-
公开(公告)号:CN10704994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336925.7
申请日:2017-05-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可实现索拉非尼和姜黄素同时给药的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健康新型药物制剂领域。使用PCL‑PEG‑PCL作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能够实现同时释放索拉非尼和姜黄素的纳米胶束,提高索拉非尼和姜黄素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实现协同给药增强疗效的目的。专利具体考察了最优聚合物载体材料、载体材料和药物用量比例、薄膜水化法的水化温度、水化时间、水化体积、体外溶出以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最终制备获得的聚合物胶束能够实现索拉非尼和姜黄素的同时给药,长循环的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研究意义和商业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1952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46014.4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A61K47/04 , A61K31/5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负载的替尼类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根据GO非共价键吸附化合物可以在不改变化合物性状的条件下实现高效负载的原理,利用π-π堆积、疏水作用、氢键、阳离子-π键等综合作用力将难溶性的抗肿瘤药物伊马替尼负载到GO片层上。本发明的载药体系在水中溶解性良好,具有PH敏感的释放特性,可以使药物在胃中稳定,在肠道中缓慢释放,达到缓慢稳定释放的作用,可以避免药物的快速过量吸收导致的副作用,可以用来改善临床给药方式,很好的临床研究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38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1021609.2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7D493/08 , C07D519/00 , A61K31/519 , A61K31/437 , A61K31/4433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莪术醇衍生物具有通式(I)的结构。本发明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莪术醇衍生物,以莪术醇的化学结构为基础,引入不同的含氮取代基,对人宫颈癌细胞、人体肝癌细胞和人肺癌细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4994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36925.7
申请日:2017-05-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可实现索拉非尼和姜黄素同时给药的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健康新型药物制剂领域。使用PCL‑PEG‑PCL作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能够实现同时释放索拉非尼和姜黄素的纳米胶束,提高索拉非尼和姜黄素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实现协同给药增强疗效的目的。专利具体考察了最优聚合物载体材料、载体材料和药物用量比例、薄膜水化法的水化温度、水化时间、水化体积、体外溶出以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最终制备获得的聚合物胶束能够实现索拉非尼和姜黄素的同时给药,长循环的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研究意义和商业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3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21609.2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7D493/08 , C07D519/00 , A61K31/519 , A61K31/437 , A61K31/4433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08 , C07D5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莪术醇衍生物具有通式(I)的结构。本发明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莪术醇衍生物,以莪术醇的化学结构为基础,引入不同的含氮取代基,对人宫颈癌细胞、人体肝癌细胞和人肺癌细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2206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78662.X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A61K9/10 , A61K31/192 , A61K47/3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蓓萨罗丁纳米混悬剂。其特征是由蓓萨罗丁和表面活性剂制成蓓萨罗丁纳米混悬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而且蓓萨罗丁与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优选为1:1-1:4。本发明可增加药物含量,质量稳定好,毒副作用低,平均粒径约为100~400nm。
-
公开(公告)号:CN102690676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46945.5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用于FCC汽油氧化脱硫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FCC汽油体系中,以铼酸咪唑盐类离子液体作催化剂,双氧水做氧化剂,密封反应体系,控制反应温度在60~80℃,搅拌反应0.5小时~2小时,反应后的体系经过分离后,取油相。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脱硫率达到95%以上,硫含量降低到10ppm以下,达到欧Ⅴ排放标准。与其他脱硫技术相比,本发明为常温常压进行,条件温和,可以在不改变燃油组分的情况下脱除其中的硫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0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998360.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氧化石墨烯电场敏感载药系统及三维氧化石墨烯电场敏感载药水凝胶。将氧化石墨烯GO通过自组装法制备三维氧化石墨烯3D@GO;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1,2‑环氧丁烷为醚化剂,异丙醇溶液为主要分散系统,得到水溶性羟丁基壳聚糖HBC。将3D@GO与HBC超声融合,制备具有电场敏感性的3D@GO‑HBC载药系统。以3D@GO‑HBC载药系统负载药物制备三维氧化石墨烯电场敏感载药水凝胶。本发明通过对外加电场的调节,辅以经皮给药的方式,消除药物的首过效应、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及扩大药物应用范围,从而达到可控且持续地释放药物,为电场调控下的药物经皮释放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554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86169.9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肠给药系统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羟丁基壳聚糖与氧化石墨烯新型直肠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通过均相合成法制备HBC,然后通过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GO,并在其表面搭载抗癌模型药物PYM,得到GO@PYM,最后将GO@PYM与HBC交联得到HBC/GO@PYM。本发明通过引入纳米材料GO,改善了原位温敏凝胶的不足,提高了载药量及其机械强度,并且提升了药物释放量与生物利用度,还有明显的缓释作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新方法解决直肠给药原位温敏凝胶机械强度不足,载药量低,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2642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332830.8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1/704 , A61K47/3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盐酸阿霉素自组装聚合物纳米粒,由盐酸阿霉素和一种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PLGA制成;所述PLGA是由乳酸LA和羟基乙酸GA两种单体构成。制备方法1)将药物盐酸阿霉素溶于极性有机溶剂A中,得盐酸阿霉素溶液;2)将PLGA溶于极性有机溶剂B中,得PLGA溶液;3)将盐酸阿霉素溶液和PLGA溶液混合均匀,得共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将共溶液滴加到水相中,持续搅拌,挥去有机溶剂;4)将挥发完毕后的溶液用离心机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即得盐酸阿霉素自组装聚合物纳米粒。其可降低药物毒性同时减少给药频率,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药物的在体释放时间,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及药效,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