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70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723464.4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其保藏号为CGMCC No.40037。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茭白黑粉菌用于制备用于促进茭白的生长和孕茭的微生物菌剂的应用,以及以所述茭白黑粉菌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微生物菌剂。本发明的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在离体规模化生物发酵后,通过田间喷施或灌施的方法使茭白黑粉菌成为优势菌群而在植物中定殖生长而促进孕茭,同时又不会产生灰茭等不利因素,从而达到满足茭农生产的实际需要和绿色环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157031.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福建中妆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Q1/6876 , C12N15/11 ,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斑马鱼模型中TRPV1信号通路筛选皮肤疼痛舒缓原料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了RNA提取试剂、RNA逆转录试剂、特异性引物和qPCR反应体系试剂,用于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所述相关基因包括TRPV1基因、SP基因、NGF基因和TNF‑α基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试剂盒的应用,通过建立斑马鱼模型,使用所述试剂盒筛选出皮肤疼痛舒缓的化妆品原料。这极大减少了实验周期,对舒缓皮肤疼痛和瘙痒的化妆品功效成分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1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56637.X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南方农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号为CGMCC No.2412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以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用于制备微生物菌剂的应用,以及所述微生物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可用于制备微生物菌剂,且对于油菜菌核病、生菜菌核病、瓜类白粉病、柑橘溃疡病等由多种作物病害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2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71715.5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417/06 , C12N1/14 , C12Q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十字花科蔬菜核盘菌的化合物,结构如下所示:其中,R1选自氢、卤素;R2选自氢、卤素;R3选自氢、卤素;R4选自氢、卤素;R5选自氢、卤素。本发明的化合物能够实现十字花科蔬菜核盘菌的快速检测,具有准确性高、操作难度低、耗时短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3610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1062301.1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1/14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69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米曲霉,该真菌菌株分类命名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5680。所述菌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培养方法为:将菌株接种到发酵培养基,30±2℃、转速22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4‑5d。本发明筛选到的一株米曲霉可用于阿特拉津污染的土壤、水体的治理中。对于低浓度污染的水体或土壤,相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方法,采用本发明的菌株不仅能有效快速去除阿特拉津污染,而且绿色环保经济实惠。该菌株在阿特拉津污染的水体及土壤环境治理、工业场地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136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62301.1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1/14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69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69 , B09C1/105 , C02F3/347 , C02F2101/38 ,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米曲霉,该真菌菌株分类命名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5680。所述菌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培养方法为:将菌株接种到发酵培养基,30±2℃、转速22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4‑5d。本发明筛选到的一株米曲霉可用于阿特拉津污染的土壤、水体的治理中。对于低浓度污染的水体或土壤,相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方法,采用本发明的菌株不仅能有效快速去除阿特拉津污染,而且绿色环保经济实惠。该菌株在阿特拉津污染的水体及土壤环境治理、工业场地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20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395548.0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一定化学计量比称取一水合氢氧化锂、钛酸四丁酯、双氧水和按照一定方法制备的生物质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均匀搅拌2小时,将搅拌后的悬浮液转移至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50°C下反应6小时,得到前驱体浆料,将前驱体浆料进行抽滤、干燥、研磨,得到前驱体粉体,然后将前驱体粉体在惰性气氛中500°C下处理4小时,最终得到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独特,操作方便,得到的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40623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63316.2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6 , H01M4/622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聚丙烯腈复合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特别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充放电体积膨胀等材料的复合和改善。本发明主要是聚丙烯腈和硅的复合材料,聚丙烯腈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后和硅粉复合用作负极材料。本发明是用于改善硅在用作锂离子负极材料时的体积膨胀效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改善体积膨胀效果显著的优点。本发明的聚丙烯腈/硅负极极片电化学性能优异,1C倍率100次循环下可达1500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58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76100.9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多孔碳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钛酸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一定化学计量比称取一水合氢氧化锂、钛酸四丁酯和多孔碳,加入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将搅拌后的悬浮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24~48小时,得到前驱体浆料,将前驱体浆料进行干燥、粉碎,得到前驱体粉体,然后将前驱体粉体在惰性气氛中在500℃~700℃温度下处理5~10小时,制备得到钛酸锂/多孔碳复合材料。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63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25109.0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5/07
Abstract: 一种可以稳定可靠地获得昆虫离体神经元细胞的生理缓冲液、消解液及神经元细胞制备方法。生理缓冲液包括氯化钠180~200mmol/L、氯化钾5~7mmol/L、氯化钙4~5mmol/L、氯化镁4~6mmol/L、磷酸二氢钠0.8~1.0mmol/L、蔗糖70~90mmol/L、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0~12mmol/L、酵母浸提物2~3g/L,pH7.2~7.4。消解液通过将胰蛋白酶与IV型胶原蛋白酶溶于生理缓冲液得到,其中每10ml生理缓冲液溶有0.8-1.2mg胰蛋白酶和6.0-14.0mgIV型胶原蛋白酶。消化解离方法包括解剖昆虫获得昆虫神经索及用所述消解液消化解离所述神经索。用本发明生理缓冲液和消解液制备昆虫神经元细胞获得的昆虫神经元细胞稳定完整,所用材料易得,成本低,应用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