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544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878322.0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一种臼型压电俘能器,包括压电振子、基片、第一级电极、第二级电级和固定座(5),所述压电振子包括一个压电振子主梁和多个压电振子副梁,压电振子主梁是回环型结构,压电振子主梁的一个直线段上开有缺口,将压电振子主梁直线段分成压电振子主梁A和压电振子主梁B两部分;两个长方形的压电振子副梁C和D,对称连接在回环内两侧相对的压电振子主梁中部;两个压电振子副梁中间相隔一段空隙。本发明的压电俘能器在固定体积结构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压电振子主梁二段的比例,压电振子副梁保持和压电振子主梁长度的一致,能够有效改变压电俘能器的各阶谐振频率,适应环境振动源的频率变化,提高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7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32527.4
申请日:2014-07-11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光伏电站联合出力模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风电场、光伏电站原始数据处理为建模所需数据;(2)分别建立风速平稳化时间序列和光辐射强度平稳化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3)利用Copula函数构建昼间风速序列和昼间光辐射强度序列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4)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模拟产生具有相关性的白噪声序列;(5)将白噪声序列分别代入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得到模拟风速序列和模拟光辐射强度序列;(6)将模拟风速序列和模拟光辐射强度序列分别转化为输出功率。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兼顾风电场、光伏电站出力的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从而更准确的模拟风电场光伏电站的联合出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40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683419.7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2E60/76 , Y02P80/14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风储互补微网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通过蒙特卡洛法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获取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步骤2、依据可靠性指标对配电网进行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步骤3、获取接入风储互补微网后的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入风储互补微网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接入风储互补微网的配电网模型时充分考虑分布式发电中风机、储能装置与配电网的互动,模拟风储互补微网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从而获得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接入风储互补微网后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28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708080.9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公交车日前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针对电动公交车快慢充结合的综合充电模式,包括:采集电动公交车的行车安排、电池参数以及次日的预测温度;建立电动公交车电池的慢充电池损耗模型;建立电动公交车电池的快充电池损耗模型;以电动公交车一天的充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日前电动公交车的充放电优化模型;确定电动公交车慢充和快充时的单位电池损耗成本,求解获得次日电动公交车的充放电计划。本发明针对电动公交车快充与慢充相结合的充电模式,结合电动公交车参与V2G同时电动公交车出行的具体情况进行电动公交车日前充放电优化调度,进一步降低了电池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1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563282.6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DG配电网的区域自治能力评估方法,涉及供电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输入配电网内线路、保护装置、分布式能源、负荷等元素基础数据;(2)、构建极端风灾事件模型以及灾害影响评估模型;(3)、构建配电网内分布式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模型;(4)、构建极端风灾事件下,负荷节点和系统的最优恢复模型,形成相应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5)、基于模拟极端事件下负荷节点及系统的状态,构建负荷及系统区域自治能力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834540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710961440.7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nventor: 陈丽娟 , 王国功 , 齐蓬勃 , 徐军 , 吴甜恬 , 汪春 , 焦文华 , 张永勤 , 许晓慧 , 夏俊荣 , 刘海璇 , 戈富国 , 李凡 , 张祥文 , 周昶 , 王鹏 , 杨哲 , 马效国 , 李志军 , 贾宁和 , 韩秀勇 , 赵黎明 , 蔡周 , 马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配电系统规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概率约束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的确定方法;包括:读取数据、初始化差分算法参数、基于牛拉‑半不变量法、结果判断、计算惩罚函数项h(t)、适应度值计算、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种群更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概率约束纳入到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的计算,能够保证接入容量的准确性,使整个确定过程更加合理准确、科学有效,可以提高搜索能力与搜索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74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74657.4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客户侧能量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内多元用户协同能量管理方法,它包括:数据收集、出行计划上报、预测光伏出力用电曲线、搭建区域能量管理模型、制定协同管理策略和下发指令给用户进行响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协同调度工业园区内用户的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可控负荷等各资源,以经济性最优和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目的,实现园区内用户的智能用电。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4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83419.7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2E60/76 , Y02P80/14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风储互补微网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通过蒙特卡洛法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获取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步骤2、依据可靠性指标对配电网进行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步骤3、获取接入风储互补微网后的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入风储互补微网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接入风储互补微网的配电网模型时充分考虑分布式发电中风机、储能装置与配电网的互动,模拟风储互补微网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从而获得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接入风储互补微网后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03095.8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13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配电网极端场景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故障建模领域,包括:接收配电网网架数据、负荷时序数据和光照强度时序数据;利用配电网网架数据得到极端自然灾害的典型气象特征模型;将负荷时序数据和光照强度时序数据输入模型内,得极端灾害影响下的线路故障概率模型和间歇性分布式发电资源模型;经场景削减选取典型极端自然灾害场景;用极端灾害影响下的线路故障概率模型和间歇性分布式发电资源模型计算得出线路故障概率和间歇性分布式发电资源故障概率;将线路故障概率和间歇性分布式发电资源故障概率输入建议概率分布函数,得到多个极端故障场景,选取最大概率的系统信息熵对应极端故障场景为典型极端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233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0314262.3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高渗透率DG的配电网中储能电池最优配置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傅里叶级数搭建储能一天内的能量模型;基于储能一天内的充放电量及放电深度,搭建储能电池的寿命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建立以经济成本最小的储能电池配置模型,实现DG的就地消纳;对候选节点分别运用改进的内点法进行模型求解;输出储能的最优接入位置、容量以及储能的充放电功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个过程简单直观,计算量相对较小,求解速度较快,用于储能容量的确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