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8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0178.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蓄热耦合多孔介质燃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一级预热器、二级预热器和多孔介质燃烧装置,一级预热器包括熔盐套管、低浓度瓦斯管道和高温烟气管道,熔盐套管套在低浓度瓦斯管道外周,高温烟气管道通过熔盐腔体与熔盐套管相连。二级预热器包括螺旋式换热器I、低浓度瓦斯管道和熔盐混合管道,熔盐混合管道与螺旋式换热器I连接。多孔介质燃烧装置包括多孔介质燃烧器、螺旋式换热器II,螺旋式换热器II布置于燃烧器周围,吸收燃烧器热量。螺旋式换热器II与螺旋式换热器I相连,为螺旋式换热器输送热量。本发明既可实现了烟气余热及燃烧器热量的循环利用,并可延长多孔介质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341036.5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7C41/01 , C07C41/09 , C07C43/04 , B01J23/745 , C07C29/145 , C07C31/12 , B01J23/72 , B01J21/18 , C10L1/185 , C10L10/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长链醚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丁醇、2‑丁酮、固相的加氢催化剂和固相的B酸催化剂以2‑丁酮:加氢催化剂:B酸催化剂=26.7~36.1:1.8~3.3:1.8~3.3wt%,余量为丁醇的比例混合得到样品一;步骤二,将样品一置于惰性气体环境,在90~120℃下反应2~10小时,得到样品二;步骤三,对样品二进行冷却,分离固相的加氢催化剂和B酸催化剂后,得到液相长链醚。采用成本较低的原材料实现了加氢催化剂制作,节约了制备成本;通过加氢催化剂和B酸催化剂的混合作用,使丁醇醚化,以简易、成本低的方式实现长链醚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4223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427641.4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23/72 , B01J23/75 , B01J23/34 , B01J27/224 , B01J35/56 , B01J35/61 , F23G7/07 , B01J35/64 , B01J3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浓度瓦斯催化燃烧的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以泡沫陶瓷为载体,将载体洗涤烘干后煅烧,得到预处理后的载体;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配置活性组分对应的硝酸盐溶液,再将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置于硝酸盐溶液中搅拌后静置,过滤得到预处理后的浸渍溶液;将预处理后的载体浸没在浸渍溶液中1~5min,然后取出以20~60r/min转速翻转干燥30~60min,同时吸收多余水分;重复上一步骤3~5次后,将所得载体烘干后煅烧,然后冷却得到所述整体式催化剂。本发明的活性组分负载均匀、负载量大且不易脱落,能够实现CH4浓度>4%的低浓度瓦斯的直接燃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47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73049.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壁面凹腔与喷射助燃协同抑制微管内氨旋流火焰吹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预混氨气的进气段设置旋流强度可调的旋流器;(2)在进气段的进气喷口和燃烧室之间设置凹腔结构;(3)在凹腔结构上游的进气喷口端面上设置与凹腔连通的环形阵列均匀分布的喷射助燃口;(4)通过进气段向燃烧室内通入预混氨气;(5)在燃烧室内点燃步骤(4)通入的预混氨气,形成根部位于凹腔结构内的微火焰,同时通过二次预混易燃气入口将二次预混易燃气通过喷射助燃口喷入凹腔结构内,在凹腔结构内产生环形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微小易燃气火焰并作用于微火焰根部,通过壁面凹腔与喷射助燃的协同作用实现微管燃烧室内火焰根部熄火与吹熄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23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53872.0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24H3/00 , F24H9/00 , F24H9/18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激励的宽温域燃烧型空气加热装置及方法,包括喷注面板、燃烧室和喷管;喷注面板上设有位于中心的点火孔和沿周向均布的多个喷注器,喷注器为同轴三通道结构,外环空气管道上设有同轴双圆柱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燃烧室上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旋转滑动弧激励进气结构和多个掺混空气口。本等离子体激励的宽温域燃烧型空气加热装置针对不同总温来流工况特性,通过调整喷注器、滑动弧激励进气结构以及掺混空气口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量,同时利用介质阻挡和旋转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提高燃料雾化以及空气掺混性能,可解决在连续变马赫数的宽温域多工况调节过程中火焰稳定性差、难以实现稳定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923321.9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23G7/06
Abstract: 一种低浓度瓦斯资源再利用的方法,步骤如下:将燃料气通入反应器内,与反应器中的氧化态载氧体进行还原反应,燃料气被氧化后排空,氧化态载氧体被还原,还原态载氧体作为反应器中的被氧化物进行氧化反应;将低浓度瓦斯通入氧化反应阶段的反应器中,与还原态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还原态载氧体被氧化成氧化态载氧体,低浓度瓦斯生成CO2、H2O和H2排空,最终实现低浓度瓦斯的完全转化。本发明所述方法使用化学链燃烧技术对浓度为0.25~1.5%的低浓度瓦斯进行利用,系统燃烧效率高,提高低浓度瓦斯的抽采利用率,显著减少瓦斯排空量,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有效利用低浓度瓦斯的难题,缓解了温室效应,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72854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546403.8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蓝天众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23G5/00 , F23G5/08 , F23G5/46 , F23G5/44 , F28D7/06 , F22B1/16 , F01K11/00 , F01B29/12 , F01B23/00 , B02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一端与热盘炉连接,另一端与分解炉连接,还包括蒸汽生成单元、蒸汽机、动力转换单元和磨料单元,所述磨料单元中装有煤粉,经所述磨料单元加工后的煤粉一部分送入热盘炉中,另一部分煤粉送入分解炉中。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热量收集、产生蒸汽和蒸汽机产生转矩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将热盘炉内燃烧气体的温度降低所释放出来的热量通过换热装置收集起来,对煤粉进行磨细加工,本方法充分利用能量,节约成本,提高在线式热盘炉的燃烧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719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546431.X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蓝天众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物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危险废物深度降稠易输送机构,包括固液分离组件、粉碎组件、过滤组件、气动隔膜组件和储液组件,所述固液分离组件与粉碎组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组件设于粉碎组件左下侧,所述气动隔膜组件设于固液分离组件下侧,所述气动隔膜组件与储液组件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危险废物的固液分离,方便多向处理,固体废料进入窑尾和分解炉分解,最后通过储液组件对液体实现降稠和分解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了危险废物深度降稠易输送机构的使用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懂,操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熟练掌握;操作简单,各个步骤还能够独立工作,提高本发明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75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573808.0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1J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灰在线增强载氧体耐磨性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配气系统、共同流化改性器和电加热炉,反应器安装在电加热炉内;将载氧体置于反应器中,通入空气使其保持流态化,启动电加热炉,升温至850℃并保持恒温,关闭挡料板,从进灰口加入生物质灰,依次切换N2 5min、20%CO/N2 20min、N2 5min、空气20min为一次循环反应,通过多次氧化还原循环实现载氧体与灰的动态融合以及载氧体的在线改性。本发明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载氧体性能的改善,提高机械强度、稳定反应活性、降低物料磨损率并提高流态化载氧体的烧结耐温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168946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548015.7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1B3/26 , C01B32/05 , C01B32/162 , D01F9/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活性炭为催化剂催化甲烷裂解制氢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以甲烷为原料,添加微量硫化氢,以活性炭为催化剂,于900‑950℃、常压下反应,得到产物氢气和碳,其中硫化氢的浓度为100ppm‑300ppm。本发明在甲烷原料气中添加微量硫化氢,提高了活性炭催化甲烷裂解制氢的活性,延长了活性炭催化剂的失活时间,对提升活性炭催化甲烷裂解制氢的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