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40994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46913.7
申请日:2014-02-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结构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主要由金属钨组成,其中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5~1.0wt%的锆和0.2~2.0wt%的稀土金属氧化物颗粒,稀土金属氧化物颗粒为分布于金属钨晶粒内的氧化钇颗粒或氧化镧颗粒或氧化铈颗粒。方法为先将仲钨酸铵、稀土金属硝酸盐、柠檬酸和去离子水配制成透明的混合液后搅拌反应得凝胶,再将凝胶加热烘干后煅烧得氧化钨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粉体,接着,先将混合粉体置于氢气氛中还原反应得金属钨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粉体,再将其与金属锆或氢化锆粉体进行混合得含有钨、锆或氢化锆、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粉体,最后对其进行压坯和烧结,制得目的产物。它可用于照明、高温部件、航空航天器件、耐高温容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994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46913.7
申请日:2014-02-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结构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主要由金属钨组成,其中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5~1.0wt%的锆和0.2~2.0wt%的稀土金属氧化物颗粒,稀土金属氧化物颗粒为分布于金属钨晶粒内的氧化钇颗粒或氧化镧颗粒或氧化铈颗粒。方法为先将仲钨酸铵、稀土金属硝酸盐、柠檬酸和去离子水配制成透明的混合液后搅拌反应得凝胶,再将凝胶加热烘干后煅烧得氧化钨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粉体,接着,先将混合粉体置于氢气氛中还原反应得金属钨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粉体,再将其与金属锆或氢化锆粉体进行混合得含有钨、锆或氢化锆、稀土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粉体,最后对其进行压坯和烧结,制得目的产物。它可用于照明、高温部件、航空航天器件、耐高温容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377563.3
申请日:2022-11-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MnxCu(1‑x)/Ti双层结构减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涂层技术领域。该减振涂层设置在基体上,包括贴合基体的锰铜合金层和设置在锰铜合金层表面的钛层,钛层的厚度为10~50nm,减振涂层总厚度为8μm,且锰铜合金层中Mn和Cu的质量比为(40~75):(25~60)。减振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利用Cu、Mn粉体制备Mn‑Cu复合靶;S2.基体预处理;S3.在基体上制备锰铜合金层和钛层,冷却后获得所需减振涂层。本发明通过在机械构件表面制备锰铜合金涂层,可以在保持基体强度的同时发挥Mn‑Cu的减振性能,达到材料强度和减振性能的协同提升,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终极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70620.7
申请日:2023-11-0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C22F1/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子束热加载细化W‑K合金棒材中钾泡尺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W‑K合金棒材切割成厚度不厚于1mm的样品,并打磨样品至样品表面光亮平整;(2)将经步骤(1)处理得到的样品放置在电子束装置中进行循环电子束热加载处理,其中,电子束热加载的吸收功率密度为10‑20MW/m2以及电子束在x方向和y方向的扫描频率分别为35kHz和26kHz。本发明通过施加合适功率密度的电子束热载荷,将W‑K合金中管状钾泡细化至纳米级排状分布。最终在不改变钨基体微结构的情况下达到细化钾泡的目的,提升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606580.X
申请日:2022-12-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Al‑Y‑Cr‑Fe‑Er‑O高熵复合氧化物阻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氢涂层是以Al、Y、Cr、Fe、Er的可溶性盐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方法结合低温氧化烧结制备成前驱体粉体,经过喷雾干燥在铁基基体表面形成涂层,再通过高温热处理后形成的高熵复合氧化物阻氢涂层。涂层的金属元素中Al摩尔占比为40%‑70%,其余为Y、Cr、Fe、Er四种金属元素。本发明在材料组成方面利用Al‑O的高效阻氢特性、Fe‑Cr‑O提升涂层界面结合强度、Y‑Er‑O高价氧化物同样具备优异的阻氢能力,在制备方法上使用溶胶凝胶法提高前驱体活性,通过高温烧结结合快速冷却,制备高熵涂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及阻氢效(56)对比文件纪人一.铝酸镧钙钛矿型高熵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22,第B015-466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9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84538.2
申请日:2023-07-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C23C14/35 , C23C14/32 , C22C30/00 , B22F5/00 , B22F9/04 , B22F3/14 , B22F3/17 , B22F1/052 , B22F1/054 , B22F1/12 , B82Y30/00 , B82Y40/00 , C23C14/14 , C23C14/06 , C23C14/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镀膜用合金靶材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组分按照摩尔量制备而成:Fe 0.2‑0.24份、Cr 0.2‑0.24份、Al 0.2‑0.24份、Ti 0.2‑0.24份、Si 0.02‑0.1份、Y 0.02‑0.1份;其中,Fe、Cr、Al、Ti、Si和Y的摩尔量之和等于1。该靶材致密性高达98‑99.5%可以用于制备Fe‑Cr‑Al‑Ti‑Si‑Y高熵合金涂层或Fe‑Cr‑Al‑Ti‑Si‑Y的氮化物、氧化物高熵陶瓷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603928.3
申请日:2022-05-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陶瓷纳米孪晶颗粒弥散增强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钨合金由锆、钨、氧、碳构成的Zr(W)‑O‑C高熵陶瓷纳米孪晶颗粒和钨(W)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Zr(W)‑O‑C含量为0.5~2.0%,W含量为98.0~99.5%。本发明通过控制原料钨粉体和制备过程的氧杂质,并引入合适量的ZrC纳米颗粒,利用ZrC与钨中的杂质氧反应,原位生成Zr(W)‑O‑C高熵陶瓷纳米孪晶颗粒,既降低杂质氧对钨的脆化作用,提升合金的低温韧性,又利用纳米Zr(W)‑O‑C颗粒钉扎晶界和位错提升合金的强度。本发明的钨合金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和抗拉强度,在室温即展现出塑性,拉伸强度远高于目前报道的纯钨和常规的弥散强化钨合金。室温下,本发明的钨合金的抗拉强度高达1.65GPa,且延伸率>5%。
-
公开(公告)号:CN1141628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52013.3
申请日:2021-12-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C01B32/949 ,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小粒径的纳米碳化钨粉末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碳化钨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柠檬酸溶于去离子水,加入仲钨酸铵,加热,搅拌直至凝胶形成;将凝胶干燥,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钨粉体;将纳米氧化钨粉体置于反应炉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进行还原和碳化,得到碳化钨粉体;将碳化钨粉体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能球磨,即得小粒径的纳米碳化钨颗粒。本发明制备的碳化钨颗粒的平均粒径可达到10nm左右,且粉末粒度分布均匀。制备的纳米碳化钨可以用作硬质合金的制备原料,用来制备高性能的超细晶或纳米晶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606580.X
申请日:2022-12-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Al‑Y‑Cr‑Fe‑Er‑O高熵复合氧化物阻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氢涂层是以Al、Y、Cr、Fe、Er的可溶性盐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方法结合低温氧化烧结制备成前驱体粉体,经过喷雾干燥在铁基基体表面形成涂层,再通过高温热处理后形成的高熵复合氧化物阻氢涂层。涂层的金属元素中Al摩尔占比为40%‑70%,其余为Y、Cr、Fe、Er四种金属元素。本发明在材料组成方面利用Al‑O的高效阻氢特性、Fe‑Cr‑O提升涂层界面结合强度、Y‑Er‑O高价氧化物同样具备优异的阻氢能力,在制备方法上使用溶胶凝胶法提高前驱体活性,通过高温烧结结合快速冷却,制备高熵涂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及阻氢效果优异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14308.3
申请日:2022-12-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C22C1/04 , B22F9/22 , B22F1/17 , B22F1/054 , B22F3/105 , B22F3/14 , B22F3/15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9/00 , H01B1/02 , H01B1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热导层级纳米结构铜钨(Cu‑W)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凝胶,随后通过干燥、煅烧、分段低温氢气还原制备出一种纳米钨颗粒在Cu中均匀分布的W@Cu核壳结构复合粉体,再经过致密化烧结,得到一种高性能的纳米W颗粒增强Cu合金。合金中W颗粒的尺寸为3‑10nm且均匀分布于超细晶Cu基体中,大幅提高Cu合金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其室温抗拉强度可达700MPa、热导率达370Wm‑1K‑1,300℃的抗拉强度可达到638MPa,而且在800℃退火1小时后能够保持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稳定,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在核聚变堆高热负荷部件、电子元器件、焊接电极等领域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