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及基于其完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6402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28476.2

    申请日:2010-07-13

    IPC分类号: E02D29/16 E02D5/2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及基于其完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接缝防水方法易造成工程事故的问题。地下连续墙施工接缝防水的方法,步骤如下:1)绑扎钢筋笼,钢筋笼的两端面一端呈凹状圆弧面、另一端呈凸状圆弧面,凹、凸状圆弧面的半径与接头管半径一致;2)在凹、凸状圆弧面上都焊接同形的铁皮护面,凹状圆弧面一端的钢筋笼内、外侧面都焊接有防水板,外侧面防水板超出钢筋笼的长度大于内侧面防水板超出钢筋笼的长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接头防水问题被彻底解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起拔接头管不在受时间的限制,对地下连续墙基本没有任何扰动和破坏,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958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60317.5

    申请日:2015-09-07

    IPC分类号: E02D17/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异型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快速安全地对异型交叉节点基坑支撑体系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支撑施做为外异形、内环形结构,采用对称分段施工方法,将环形支撑分为若干弧形施工段,每次同时施工相对环形支撑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施工段,保证施工完成后的环形支撑无限接近圆形,实现结构受力的均匀性,且施工完的前一施工段组对后一施工段组起到支撑作用,其受力特征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平稳性,更好地保证了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

    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958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60317.5

    申请日:2015-09-07

    IPC分类号: E02D17/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异型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快速安全地对异型交叉节点基坑支撑体系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支撑施做为外异形、内环形结构,采用对称分段施工方法,将环形支撑分为若干弧形施工段,每次同时施工相对环形支撑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施工段,保证施工完成后的环形支撑无限接近圆形,实现结构受力的均匀性,且施工完的前一施工段组对后一施工段组起到支撑作用,其受力特征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平稳性,更好地保证了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

    基于组合支撑和注浆模板的整体道床及隧底病害整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0582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525458.3

    申请日:2015-08-25

    IPC分类号: E01B1/00 E01B27/0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既有长大铁路隧道整体道床沉降控制及隧道底部注浆加固施工领域,为了能安全、快速、高效地对道床及隧底病害段进行注浆加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组合支撑和注浆模板的整体道床及隧底病害整治方法,采用先利用组合钢板支撑对病害段道床进行支撑,再在病害段道床两侧安装注浆模板的施工方式对道床及隧底进行病害整治。本发明将病害整治施工前期的支撑与后期注浆效果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减缓了列车通过前后对于道床的破环和底板的冲击作用,有效充填了隧底破碎区、组合钢板支撑,确保了浆液与支撑钢板的完全包裹,达到了快速支撑隧底破坏区域道床、控制病害发展速度、快速高效注浆加固病害区的目的。

    一种基于后背墙推进技术的长距离顶进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534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23558.6

    申请日:2015-01-19

    IPC分类号: E01F5/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建造中顶推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距离顶进后背墙向前推进的方法,解决了长距离顶进施工中顶铁容易失稳、箱涵姿态歪斜、施工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步骤如下:(1)利用原后背墙,将箱涵顶进一段距离;(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部分连接原后背墙,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部分上部覆盖土层,组成新的后背墙,箱涵继续顶进;(3)拆除顶铁和千斤顶,采用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部分连接新的后背墙,成新的后背墙,箱涵继续顶进,(4)重复,依次顶进直到设计位置。本发明保证了顶铁的稳定性,有效控制了顶进箱涵姿态,在长距离顶进箱涵施工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