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581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7981.1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一种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将计算机视觉算法和图论中的网络流理论结合起来,利用车站既有安装的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实现了所有监控区域的节点类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监控区域之间OD类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测,并且实现了监控盲区内客流量的实时监测,进一步还实现了出入口、车站站厅非付费区、付费区、站台、换乘区域等多层次范围区域以及车站整体客流的实时监测;通过网络流平衡理论,校验了客流检测参数值,提高了客流检测的精度;无需额外增加任何客流计数传感器或摄像头,只需安装本发明提出的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装置,就能实现车站所有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测,有效节约了客流监测的安装和运维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车站协同仿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7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25874.3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车站协同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乘客出行仿真过程分解;按到站时间顺序注册列车到站事件;生成待出行乘客集合并选择出行路径;执行进站仿真任务后在目标站台生成候车乘客集合并推送至中心;更新该列车的车内乘客信息;执行换乘仿真任务后在目标站台产生候车乘客集合并推送至中心;执行出站仿真任务后产生出站乘客集合并推送至中心;同步下发下一步仿真时钟,实现线网与车站的仿真时钟同步;由此,本发明实现线网中心与车站节点的任务分解、信息交互、实时通讯及协同仿真,实现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仿真及评价,提升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集度指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5974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201405.6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集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该算法通过从点、线、面三个层级构建了不同时间粒度的车站、线路、网络密集度指数计算方法。车站密集度指数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车站密集度指数的关键区域的密度因素,采用不同时间段的各区域客流量占总客流量的比值作为权重,设定合理的阈值,以大于阈值的管理对象的加权与全部管理对象加权的比值得到车站密集度指数模型;线路级的密集度指数模型综合考虑了车站和区间的影响,采用车站和区间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出,车站部分为该线路上所有大于设定阈值的车站的加权和与所有车站加权和的比值,区间部分为该线路上区间满载率的平均值;网络级的密集度指数计算模型由各线路的密集度指数加权得到,权重为线路客运量与网络客运量的比值。本发明方法能真实的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线路和网络的拥挤状况。

    一种用于盾构施工中的渣土安全转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194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98641.0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施工中的渣土安全转运装置,属于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架、输送管、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输送管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输送叶片一。本发明,通过输送管将渣土螺旋输送过程中,通过滤网对渣土进行初滤和排出,并通过刀头的差速转动利用刀组对大颗粒渣土物料进行研磨破碎细化处理,有效避免结块渣土物料混入大颗粒渣土物料中,并通过滤板对渣土物料进行过滤和分选,使大颗粒和小颗粒渣土物料最终分别通过输送带二和输送带一输送,实现了渣土输送后自动分选并根据颗粒大小分别转运,减少了混合输送对输送装置的损伤和输送的不稳定性,有效提升了输送效率和安全性。

    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581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207981.1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一种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将计算机视觉算法和图论中的网络流理论结合起来,利用车站既有安装的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实现了所有监控区域的节点类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监控区域之间OD类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测,并且实现了监控盲区内客流量的实时监测,进一步还实现了出入口、车站站厅非付费区、付费区、站台、换乘区域等多层次范围区域以及车站整体客流的实时监测;通过网络流平衡理论,校验了客流检测参数值,提高了客流检测的精度;无需额外增加任何客流计数传感器或摄像头,只需安装本发明提出的地铁车站全息客流实时监测装置,就能实现车站所有客流参数的实时监测,有效节约了客流监测的安装和运维成本。

    快慢车混合运营的市域快轨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710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687380.X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一种快慢车混合运营的市域快轨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基于解析法和直接计算法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包含追踪运行以及越行两种快慢车模式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框架和思路。以列车停站时间、起停附加时间、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列数、快慢车越行方式、越行站设置数量及位置等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因素为输入,通过运行图结构推理的方式,在快车停站以及快车不停站等情况下分别对追踪运行和越行两种模式的线路通过能力进行推理和计算;由此,本发明解决了面向复杂列车开行方案的快慢车混合运营模式下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兼容性差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下的快慢车混合运行周期时间计算难的技术问题。

    快慢车混合运营的市域快轨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7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87380.X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一种快慢车混合运营的市域快轨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基于解析法和直接计算法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包含追踪运行以及越行两种快慢车模式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框架和思路。以列车停站时间、起停附加时间、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列数、快慢车越行方式、越行站设置数量及位置等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因素为输入,通过运行图结构推理的方式,在快车停站以及快车不停站等情况下分别对追踪运行和越行两种模式的线路通过能力进行推理和计算;由此,本发明解决了面向复杂列车开行方案的快慢车混合运营模式下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兼容性差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下的快慢车混合运行周期时间计算难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