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防冲地压用煤层注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09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95793.8

    申请日:2022-06-20

    Inventor: 曹安业 王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防冲地压用煤层注水装置,包括底座、U形架和活动板,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L形固定架,且L形固定架的内侧下方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U形架固定在转轴的外侧,所述注水泵的外侧设置有注水管。该煤矿防冲地压用煤层注水装置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电机,当需要调整注水方式时,首先打开第一气缸带动齿条上升,使齿条带动齿轮以及转轴转动,并带动U形架转动,再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注水泵转动,使注水管呈垂直状,即可从而煤层上方注水,对注水泵以及注水管复位后则即可从煤层侧边注水,两种注水方式可以满足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使用范围广。

    一种基于理论与数据驱动融合的冲击地压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92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37335.9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理论与数据驱动融合的冲击地压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评估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各网格节点赋值,确定初始应力集中系数;获得理论驱动模型下各网格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值;引入震动波CT探测数据,获得融合震动波CT探测表征应力模型的评估区域应力集中系数分布;引入微震数据,获得评估区域的应力集中系数的空间分布信息,利用分布信息得到评估区域的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分布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计算过程所涉及矿井大范围地质构造条件、采掘活动、实时监测的微震数据以及震动波CT反演数据,时效性高,可大范围近似实时反演煤层采掘过程中的采动应力集中系数分布,同时可实现日常监测预警。

    一种立柱式可调预紧力吸能支护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25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63730.X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一种立柱式可调预紧力吸能支护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含柱腿(1)、可升降装置(2)、弹簧(3)、柱体(4)、力传感器(5);所述力传感器(5)放置在柱体(4)顶部端头上,柱体(4)上安装有弹簧(3)、可升降装置(2),所述可升降装置(2)包含:底座(21)、螺栓(22)、滚轴(23)、销子A(24)、转臂(25)、销子B(26)、升降块(27)。本发明的实验用支护装置可独立调节预紧力、安装调节方便,结构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可用于研究吸能支护的机理,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施工巷道并进行立柱式吸能支护提供设计依据。

    一种基于煤层展布特征的褶皱构造复杂程度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070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95423.2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煤层展布特征的褶皱构造复杂程度辨识方法,包括:S1、基于矿井煤层展布特征,获取褶皱构造基础参数,并基于所述褶皱构造基础参数,采集全矿井区域褶皱构造数据;S2、基于所述褶皱构造基础参数,获取褶皱构造特征参数;S3、对各褶皱构造特征参数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各褶皱构造特征参数的复杂程度权重进行计算;S4、根据各褶皱构造特征参数的复杂程度权重,计算褶皱构造复杂程度指标值;S5、根据所述褶皱构造复杂程度指标值,获取褶皱构造复杂程度等级。本发明能够对褶皱构造的复杂等级进行准确辨识。

    两向静态及冲击动态加载的巷道模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948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1051683.9

    申请日:2016-11-24

    Abstract: 一种两向静态及冲击动态加载的巷道模型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它利用升降内框架、外框架上部压板、巷道模型顶部砧板和升降内框架上的随动液压缸,对模型加载箱内的巷道模型施加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载荷,通过冲击锤机构对巷道模型顶部施加冲击载荷,模拟“原岩应力加载‑采动应力加载”、“原岩应力加载‑采动应力加载‑顶板破断动载”等应力路径。本发明能够进行不同静态及冲击动态加载路径、不同顶‑煤‑底结构及其力学属性、不同支护方式和参数等条件下的实验,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控性好。

    两向静态及冲击动态加载的巷道模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94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1683.9

    申请日:2016-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0 G01N2203/0019

    Abstract: 一种两向静态及冲击动态加载的巷道模型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它利用升降内框架、外框架上部压板、巷道模型顶部砧板和升降内框架上的随动液压缸,对模型加载箱内的巷道模型施加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载荷,通过冲击锤机构对巷道模型顶部施加冲击载荷,模拟“原岩应力加载‑采动应力加载”、“原岩应力加载‑采动应力加载‑顶板破断动载”等应力路径。本发明能够进行不同静态及冲击动态加载路径、不同顶‑煤‑底结构及其力学属性、不同支护方式和参数等条件下的实验,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控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