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LF精炼钢水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729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541320.3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LF精炼钢水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控制的钢包炉LF精炼过程数据以及LF精炼目标钢水温度;根据LF精炼过程数据以及LF精炼目标钢水温度,得到LF精炼钢水温度预测模型;根据LF精炼钢水温度预测模型,计算得到钢水温度预测基础值、关键因素参数的SHAP值以及关键因素参数与SHAP值之间的关系趋势;根据钢水温度预测基础值以及关键因素参数的SHAP值,计算得到LF精炼钢水温度预测值,根据关系趋势以及LF精炼钢水温度预测值,得到LF精炼钢水温度控制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协助现场操作人员及时精准的调整工艺参数,从而实现钢水温度的精确控制。

    一种底吹氩钢包脱硫效果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4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47380.6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吹氩钢包脱硫效果的判定方法,涉及炼钢的技术领域。所述判定方法包括:获取底吹氩钢包的几何结构参数和脱硫工艺参数;基于前述参数建立钢包底吹多相流数学模型;验证钢包底吹多相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如果准确,直接进行仿真模拟并得到高扩散速率区钢液速度数据和等效扩散速率数据;数学模型如果不准确,重新建立模型并再次验证直至模型准确;通过前述数据来获得钢液速度方向与等效扩散速率梯度,计算二者的夹角,获得夹角数据;基于夹角数据对进行底吹氩钢包脱硫效果进行判定。本发明能对底吹氩气钢包的脱硫效果进行有效判定,在不同条件下计算并分析脱硫过程,对提高铸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种铸造高温合金焊丝快速凝固生产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33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74420.1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高温合金焊丝快速凝固生产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真空冶炼和金属铸造成型技术领域,包括熔炼炉、设置在所述熔炼炉下方的控流机构、设置在所述控流机构下方的成型机构、设置在所述成型机构下方的运输装置和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远离所述成型机构一端的丝材存放装置,通过使用熔炼炉冶炼,中间包控流,可加热变径水口和可变径导流槽定型,冷却壁快速成型,甩丝辊轮脱模的协同配合实现了铸造高温合金焊丝的连续化生产,能以50~100m/min的速率稳定生产出直径为1.0‑5.0mm,长度500~1000mm的焊丝。解决了高端铸造高温合金用焊丝无国产产品的需求,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连铸过程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550201.3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连铸过程调度方法,包括:获取炼钢厂各工序的标准工艺参数;获取当前炼钢‑连铸过程各炉次静态调度计划数据和各炉次的实时调度数据;计算不同缓冲方式下转炉冶炼时间控制极限;基于转炉实际冶炼周期与转炉冶炼时间控制极限的关系调整工序参数。本发明可确定明确的转炉冶炼时间的控制极限。当发生不同程度出钢延迟时,可根据实际延迟时间迅速判断当前炼钢厂生产运行过程精炼工序与连铸工序所需进行的调整量,可用于指导实际调度,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的实时调度过程。

    一种基于连铸坯表面回温控制的二冷水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89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489207.X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连铸坯表面回温控制的二冷水量配置方法,涉及连铸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利用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得到与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对应的二冷区各段温度和空冷段温度;S2:基于二冷区各段温度得到二冷区各段回温速率,并基于空冷段温度得到空冷段回温速率;S3:建立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与二冷区各段回温速率或空冷段回温速率之间的拟合关系;S4:基于二冷区各段需求回温速率和空冷段需求回温速率,利用所述S3中建立的拟合关系,计算得到二冷区各段需求冷却水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连铸坯表面回温控制的二冷水量配置方法,能够提高二冷水量的控制精度,从而控制连铸坯中间裂纹的产生。

    一种弹簧钢奥氏体晶粒的显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6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410944.5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钢奥氏体晶粒的显示方法,其方法步骤为:(1)将试样放入在850℃~900℃保温10~40min,然后以完全硬化的冷却速度淬火,冷却后将试样在400℃~600℃回火保温8h以上,随炉冷却到350℃后空冷至室温;(2)所述淬硬试样选取轧制方向的横截面进行切割、镶嵌;然后用砂纸进行研磨,最后进行抛光;(3)向70℃水浴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2~2.5g苦味酸、1.5~2g洗发膏、1g高线轧钢厂产氧化铁皮,搅拌均匀,配置成侵蚀液;(4)将金相样品在所述侵蚀液中静置30~60s后取出,用酒精冲洗,吹干后,即可用金相显微镜观测晶粒度。本方法具有显示效果好、侵蚀原料简单易得,侵蚀时间短等特点。

    一种钢液在水口通道内加热过程的模拟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7864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380953.8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液在水口通道内加热过程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包模型、中间包模型、金属质长水口、加热装置、电导率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示踪剂加入装置,所述钢包模型在所述中间包模型上方,所述金属质长水口按照实际钢包与长水口位置关系安装在钢包模型底部,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金属质长水口处,所述示踪剂加入装置位于所述金属质长水口上方,所述中间包模型包括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电导率监测装置位于所述出口处。该装置能够真实模拟出长水口加热过程对中间包内钢液温度和流动混匀的影响规律;以中间包流体加热效果和混匀效果为评估指标,通过设计不同的加热参数可以获得实际连铸生产中长水口加热工艺所需要的最佳加热时间和加热速率。

    一种钢包倾倒过程中钢液与渣层分离的模拟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95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51105.4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包倾倒过程中钢液与渣层分离的模拟装置,包括:钢包模型,所述钢包模型包括本体和耳轴,所述耳轴按照实际钢包与钢包模型比例关系设置于钢包模型两侧;控制器,用于控制钢包倾倒钢液的翻转速度和翻转角度。基于实际生产中钢包倾倒工况的统计结果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通过测量和计算倾倒结束后钢包模型中剩余各介质的体积,进而进行建模拟合最终得到钢包翻转速度、翻转角度和倾倒时间对钢包回浇余中钢液、液态渣和固态渣相对含量的影响规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精确有效地模拟出不同倾倒工况条件(如钢包翻转角度、翻转速度和倾倒时间)对钢包回浇余中钢液、液态渣和固态渣的影响规律,进而能准确预测实际生产中不同钢包翻转角度、翻转速度和倾倒时间下钢包回浇余中的钢水和渣的比例。

    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39438.4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并对所述炼钢转炉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完成网格划分的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准稳态流场,并通过得到的准稳态流场确定指定区域;开发UDF程序;所述UDF程序用于追踪所述指定区域的火点区形貌,并在所述指定区域进行稳定放热;将所述UDF程序导入Fluent进行编译,并将放热速率添加到Fluent能量源项方程中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到转炉熔池火点区的温度场分布。本发明能为转炉冶炼过程的熔池温度控制提供参考。

    一种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流场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88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39965.2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流场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包括:获取转炉结构参数,构建转炉三维几何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模型基本假设,选择计算模型,设定物性参数、边界条件以及求解算法,进行初始化操作和迭代计算,得到复吹条件下熔池流场;获取转炉烟气信息,求解熔池碳‑氧反应比例,计算得到熔池液相部分碳‑氧反应气泡量;构建碳‑氧反应气泡生成点,注入碳‑氧反应气泡,对碳‑氧反应气泡在渣‑金界面行为进行编译;耦合计算得到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模拟结果,后处理得到不同吹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熔池流场图。本发明方法能够分析不同冶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的熔池流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