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船无线充电系统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143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096373.9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船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水面电能供给平台和设置于无人船的电能接收部,水面电能供给平台包括第一储能部和电能发射部,电能发射部包括电能输入正极端、第一极板、电能输入负极端和第一导电端子,电能输入正极端和电能输入负极端均与第一储能部电连接,电能接收部包括电能输出正极端、第二极板、电能输出负极端和第二导电端子,电能输出正极端和电能输出负极端均与无人船的第二储能部电连接。设置于水面电能供给平台的第一极板与设置于无人船的第二极板形成耦合电容,结构简单,通过电场耦合进行能量传输,抗错位能力强,解决无人船在使用磁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由于错位,涡流损耗等引起的效率低的问题。

    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26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97408.0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控制方法及无人船充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电能发射部和电能接收部,电能发射部包括第一子支路和第二子支路,第一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入正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一极板,第二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入负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一导电端子,电能接收部包括第三子支路和第四子支路,第三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出正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二极板,第四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出负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二导电端子。电源的正负极不必同时裸露,从而无短路以及产生电火花的问题,需要的元器件少,系统结构简单,无需谐振补偿电路,从而解决了因谐振补偿电路导致的失谐问题。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无线充电磁耦合装置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568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28288.5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无线充电磁耦合装置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根据用户选择的无线充电补偿电路拓扑结构确定磁芯影响磁耦合装置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相关参数;S2:获取对磁芯尺寸的约束条件;S3:以相关参数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磁芯的窗口面积与有效截面积的积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磁芯的体积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为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满足约束条件的磁芯尺寸;S4:判断满足约束条件的磁芯尺寸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指标要求的磁芯尺寸,若是,执行S5,若否,执行S6;S5:输出满足预设指标要求的磁芯尺寸;S6:获取新的约束条件,重复执行S3。本发明有利于提高磁耦合装置的电能传输效果。

    一种面阵CCD棱镜光谱仪及其时空累加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6534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077816.4

    申请日:201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阵CCD棱镜光谱仪及其时空累加数据处理方法,其包括直视棱镜分光系统、会聚透镜、面阵CCD电荷耦合器和计算机,所述直视棱镜分光系统将待测光信号色散为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经会聚透镜聚焦后在面阵CCD电荷耦合器上形成按波长递增依次排列的连续线状光谱,所述面阵CCD电荷耦合器向计算机输送相应的电荷量信号,并由所述计算机通过时空累加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光谱图,实现待测光谱的显示和存储。所述时空累加数据处理方法有效增强了光谱仪的灵敏度和信噪比,使其特别适用于微弱光谱信号的快速测量。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装调,生产成本低,体积小,操作便利,应用面广。

    一种用于板簧加工的淬火钳

    公开(公告)号:CN110079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910474629.2

    申请日:2019-06-03

    Inventor: 蔡春伟 任秀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板簧加工的淬火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设置,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能够相对移动,以夹紧或松开板簧,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均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导向结构,淬火钳还包括多组钳爪组件,导向结构与钳爪组件对应设置,钳爪组件包括能够用于压紧板簧的钳爪本体,在对应设置的一组导向结构与钳爪组件中,导向结构呈长形,钳爪本体能够沿导向结构的延伸方向移动,延伸方向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相对方向平行或呈锐角,通过使用导向结构能够快速、精确地对钳爪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由于导向结构能够对钳爪本体进行限位,钳爪本体不易出现转动错位等情况,加工出的板簧的产品一致性好。

    一种脉宽可调的高速隔离驱动MOSFET的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94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25248.3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宽可调的高速隔离驱动MOSFET的电路及方法,其电路结构包括驱动信号隔离传输模块、MOSFET导通控制开关和MOSFET关断控制开关;所述驱动信号隔离传输模块用于将脉冲驱动信号隔离传输至变压器次级端;所述MOSFET导通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一MOSFETQ1的输入电容充电回路的形成与关断;所述MOSFET关断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一MOSFETQ1的输入电容放电回路的形成与关断。本发明可实现高速隔离驱动MOSFET所产生的的输出信号脉冲宽度在纳秒至秒级范围内可调,并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等优势,有利于在大范围的市场内推广。

    阵列式磁耦合发射装置、系统及无人机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990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175178.X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阵列式磁耦合发射装置、系统及无人机充电方法。所述阵列式磁耦合发射装置包括阵列式平面供电网、磁芯和原边控制器,所述阵列式平面供电网的两个平面分别为充电面和底面,所述磁芯布设在所述底面,所述充电面用于承载待充电无人机;所述阵列式平面供电网主要由阵列式正六边形磁耦合发射线圈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磁耦合发射线圈可构成一个多相的单体发射单元。本申请拓展了阵列式磁耦合发射装置充电区域,通过采用若干个磁耦合线圈灵活组合的方式构成的平面供电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错位能力。

    无线充电的磁耦合结构及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7776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811242777.3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的磁耦合结构及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磁耦合结构应用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包括设置在充电坞上的发射端和设置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上的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和设置于所述发射线圈远离所述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一侧的发射磁芯。本发明可以帮助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实现海底无线充电,解决了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续航能力差、充电困难的问题。该磁耦合结构的发射端,在发射线圈的一侧设置发射磁芯,降低了发射磁芯对发射线圈的限制,增加了发射线圈设置的灵活;且发射端的磁芯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之间留有距离,避免海水压力改变发射磁芯的参数,从而提高该系统的对于水下无线充电的适应性。

    无线充电装置及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9385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1242776.9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无线充电装置和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设置在降落面上的发射端和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包括多个绕制成多边形结构的单元线圈,各所述单元线圈的一个顶点朝环绕中心汇集,各所述单元线圈环绕所述环绕中心排列。该无线充电装置的接收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在无人机上,易于将不具备无线充电能力的无人机改造成无线充电无人机,并且对无人机的停靠精度要求较低,使得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容易且高效。

    一种基于反射退偏特性的可见光室内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1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18391.3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一种基于反射退偏特性的可见光室内定位系统,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解决了多径反射效应引起室内可见光定位误差的问题,系统包括LED定位光源和定位终端,LED定位光源包括LED和微控制器一,微控制器一能够控制部分或全部LED依次发射调制光信号,每个LED上都安装有起偏器;定位终端包括光电探测器一、光电探测器二、检偏器、指向装置、处理模块和旋转装置,检偏器安装在光电探测器二上,旋转装置能够转动检偏器,检偏器透射方向和起偏器透射方向的夹角α保持为90°;光电探测器接收线偏振光并发送至处理模块进行运算获得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本发明能够明显减小多径反射对定位误差的影响,提高可见光室内二维和三维定位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