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5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25189.5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西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隧道地质探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岩溶隧道的多源探测数据;根据所述多源探测数据、危险源信息、危险源探测准确率设计部分可观察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所述部分可观察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中的元素包括状态空间S、动作空间A以及奖励函数R;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方法训练所述部分可观察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直到所述部分可观察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收敛从而得到探测模型;将岩溶隧道当前的状态空间对应的数据输入至所述探测模型中,从而得到岩溶隧道的最佳探测动作。本发明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完成危险源位置的选择以及下一个探测点位置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52930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0953760.9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四川北新天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8 , G06F111/10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3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8744.9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四川北新天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隧道大变形自适应支护结构,包括初衬结构和二衬结构,初衬结构的围岩侧设置有覆盖围岩的第一缓冲垫层;初衬结构和二衬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垫层;第一缓冲垫层的刚度小于第二缓冲垫层的刚度。本发明一种软岩隧道大变形自适应支护结构,减少对二衬结构的局部挤压,从而保护二衬结构安全,减少裂缝。同时,在发生局部变形时,在吸收能量时,会将压力分散到其他部位,完成一次应力分散,再由第二缓冲垫层完成二次应力分散,使得应力传导到二衬结构上时,会被大量分散;而由于二衬结构一般均为拱形结构,对于均匀分散的应力有着非常好的抵抗效果,不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可以有效减少二衬结构混凝土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3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3661.0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北新天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隧道大变形应急处置装备,可以为软岩隧道大变形中各个施工阶段提供相应的应急支持,既可以保障施工出现软岩大变形时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可以在出现相应险情时保护隧道初支结构,减少了后续施工浪费的时间,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8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99604.5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永久防止明洞顶部过载的处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明洞上方清方形成施工通道,并在明洞靠近山体一侧设置承载结构,承载结构用于承载山体滑坡体;清理明洞顶部滑坡体和明洞两侧滑坡体;利用轻质混凝土在明洞顶部修建斜坡面;识别滑坡和落石的运动路径,在山体滑坡体处设置引导式被动网,引导式被动网底部开口,用于引导滑坡和落石能落在明洞顶部斜坡面上;在引导式被动网底部开口处设置泥石流归槽,在明洞顶部斜坡面上设置导流槽,泥石流归槽用于将引导式被动网引导落下的滑坡和落石送入导流槽,导流槽将滑坡和落石送出明洞另一侧;采用本方案,能大幅削减滑坡体或落石对明洞直接冲击造成影响且可以永久防止再次发生顶部过载。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9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38235.5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西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风险监测与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岩溶隧道风险智能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得多源耦合数据;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对处理后的多源耦合数据进行高维融合,重建探测区域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对探测区域进行地质风险等级分类,生成对应的风险分布图;生成动态风险评价指标,并在风险等级超出预设阈值时触发预警信号;本发明包括多源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高精度三维模型重建、风险等级分类及动态风险监测与预警等步骤,能够解决现有岩溶隧道施工中风险探测手段单一、评估精度不足以及实时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9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8235.5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西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风险监测与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岩溶隧道风险智能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得多源耦合数据;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对处理后的多源耦合数据进行高维融合,重建探测区域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对探测区域进行地质风险等级分类,生成对应的风险分布图;生成动态风险评价指标,并在风险等级超出预设阈值时触发预警信号;本发明包括多源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高精度三维模型重建、风险等级分类及动态风险监测与预警等步骤,能够解决现有岩溶隧道施工中风险探测手段单一、评估精度不足以及实时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28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640513.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通道变截面导坑侧向扩挖大高差洞室方法,包括:步骤1.在既有洞室中搭设施工平台;步骤2.在所述施工平台上开挖预定位置处两侧的第一段变截面导坑并进行支护;步骤3.从两侧的第一段变截面导坑同时开挖横向联络通道;步骤4.从第一段变截面导坑终点处采用全断面开挖的方式进行第二段变截面导坑施工;步骤5:从第二段变截面导坑终点继续以其终点断面尺寸向前全断面开挖施工,直至新建洞室终点处形成导坑;步骤6:开挖中台阶土体,步骤7:拆除施工平台,从既有洞室起始处采用分部开挖下台阶。本方法其主要适用于既有洞室与新建洞室高差大于10m的工程中,能够保障在既有洞室稳定前提下,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02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99600.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防护的装配式钢箱棚洞,解决了无法自由分级分层防护等问题。本发明包括主体承重框架和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可活动索拖柱、拉绳和柔性网,顶部框架的顶点处连接可活动索拖柱,相邻可活动索拖柱之间设有圆管斜撑连接,柔性网通过拉绳固定于可活动索拖柱的顶部且向一侧倾斜,沿底部框架的钢梁两端均设有钢棒耗能器,钢棒耗能器远离底部框架的一端通过拉绳穿过滑轮与其对应可活动索拖柱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砂垫层、混凝土板垫层和支座,混凝土板垫层上铺设砂垫层,若干支座均匀设置于顶部框架的钢梁上与混凝土板垫层连接。本发明具有可自由组合防护,避免多次落石冲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3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9603.0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包括棚洞本体以及用于承受落石头冲击的缓冲板;所述棚洞本体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远离斜坡侧;所述缓冲板一端连接斜坡;所述缓冲板靠近棚洞本体的侧面与第一支撑结构活动接触,所述接触位置靠近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通过结构设计,能够达到抗连续落石冲击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