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185508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600100.X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湖北省超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绝缘软质吊带的特高压绝缘子串更换装置,包括塔身横担,塔身横担上分别铰接有一个绝缘子串体与两个吊具,且绝缘子串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吊板,吊板下端一体连接有翼型卡件,且翼型卡件下端铰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下端铰接有导线卡件。本实用新型利用绝缘子串体设置自上而下分布的翼型卡件与导线卡件;绝缘吊带与硬质绝缘拉杆相比重量更轻,软质吊带具备绝缘强度高、有效长度更长、质量更轻的特点;通过使用特制的悬挂吊板与导线联板,只需将两个相同的联板提线器通过特制的连接杆与牵引连杆进行对接即可完成更换工作,特制的1000kV导线联板根据特高压导线联板外形设计,能够对多根导线进行一并套装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213878776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098453.6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湖北省超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柜内设备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力柜内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前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通孔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对滑板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滑板内设有用于对两块移动板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滑板上贯穿设有固定孔,所述隔板上设有与固定孔固定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电力柜内的元气件进行防护,防护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211856454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22213213.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湖北省超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合绝缘子的超声波旋转探伤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板,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与支撑立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安装有探伤设备,所述支撑立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支撑立板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套筒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设有四个圆周分布的扇形夹板,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设有与四个扇形夹板连接的弹性锁紧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有清理机构。本实用新型,其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复合绝缘子的末端进行固定,并且在对复合绝缘子进行探伤前可以方便快速的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可提升探伤的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046240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279582.6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三峡大学 , 湖北省超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全自动动态瞄准装置,包括激光点和运动目标像素的采集、采用激光自动瞄准模式对运动目标进行粗定位和采用激光跟踪仪对运动目标进行精确定位。该装置包括激光器、激光点和运动目标像素采集模块、粗定位模块、精准定位模块。所述激光器发出激光;所述激光点和运动目标像素采集模块是为了获取激光点同运动目标的像素坐标;所述粗定位模块的激光瞄准模式包括两种模式,一是激光点逐次逼近模式,二是激光点离散点插值模式,利用这两种模式对运动目标进行粗定位;所述精准定位模块是利用激光跟踪仪具有的小范围搜索性能,实现目标质心的精准定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112867U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22093216.0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湖北省超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电力巡检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其中一个转动杆与无人机本体电性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缺齿轮,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安装有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当无人机进行摄像时,齿条板左右移动时通过空槽带动连接杆左右摆动,连接杆带动摄像机左右摆动,实现摄像机全面摄像,当无人机降落时,四个万向轮与地面相碰时,四个限位杆分别压缩第一弹簧,对无人机进行上下缓冲,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对无人机进行左右缓冲。
-
公开(公告)号:CN212695663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820534.6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湖北省超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接线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对称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内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活性炭网板,所述活性炭网板背离固定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箱体内等间距的固定安装有多个接线板,所述箱体内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伺服电机,每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在箱体内的底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扇叶将外界空气不断的吸入到箱体,箱体内的原有的空气会不断的从箱体上端的排气口排出,进而使得箱体内的空气不断的流动,将箱体内的热量带走,避免了将箱门打开进行散热,提高了电力接线箱使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052860U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21279948.X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三峡大学 , 湖北省超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振镜的树障清除线激光装置,包括光纤激光器、x轴方向振镜、x轴方向扫描镜、y轴方向振镜、y轴方向扫瞄镜、场镜、激光瞄准器、光纤激光器模块、振镜模块、电源模块和瞄准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光纤激光器通过光纤的QBH输出头与振镜模块相连接,采用更加安全的树障清除方式,有效的保护了人员的人身安全,场镜与y轴方向扫瞄镜呈垂直状分布,最大化振镜模块对装置整体的控制作用,振镜模块固定设置在封装壳体内部,实现对线激光的有效控制,电源模块与激光装置通过输电线呈电性连接,满足大功率工作的生产需求,瞄准模块固定设置在装置封装壳体外部,提高对树障清除的准确度,提高装置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6796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822725.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场强度检测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包括磁场强度检测模块测输电线路的磁场强度,形成监测数据;监测数据传输至无人机上的飞控模块和地面接收系统;当监测数据临界于无人机所能承受的飞控不被干扰的磁场强度时,地面接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无人机通过自动驾驶远离输电线路;无人机远离输电线路后,悬停空中安全区域,等待操作人员接回无人机控制权;操作人员接回无人机控制权。与传统避障方法相比,该避障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无人机的工作领域,并在无人机上设置了避障模块,减少了因无人机被磁场干扰而出现失控事故的概率,保护无人机自身和输电线路的安全,显著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42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63026.4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超声的全光型耐张线夹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激励模块、激光接收模块、控制与同步模块和缺陷判断模块,所述激光激励模块、激光接收模块、缺陷判断模块和控制与同步模块通讯相连接;激光超声的全光型耐张线夹无损检测方法采用激光超声激励耐张线夹表面,借助超声回波法,利用非接触式激光方法接收回波信号,通过扫描方式实现耐张线夹表面的全面扫描,最终对接收到的回波超声信号进行分析和图像可视化方式实现耐张线夹内部缺陷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57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656120.7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超声图像分辨率增强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得被检测物体的固定位置信息;步骤2:获得第一激光发射位置信息,生成第一发射指令;步骤3:脉冲激光器激励发射第一脉冲激光;步骤4:获得第一回波信号;步骤5:控制脉冲激光器激励移动至第二激光发射位置信息,生成第二发射指令;步骤6:重复步骤4和所述步骤5,获得第二、第三直至第N回波信号;步骤7:对第一、第二直至第N回波信号进行叠加处理,生成第一叠加信号;步骤8:将第一叠加信号发送至图像重建系统进行缺陷重建,生成被检测物体的第一图像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检测灵敏度不高,降低缺陷图像分辨率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