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71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8885.9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灭火介质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下针对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灭火剂降温较慢,并且无法持续降温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高汽化热多孔灭火介质,所述高汽化热多孔灭火介质为含有纳米多孔材料和全氟己酮的液溶胶,所述纳米多孔材料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多孔灭火介质汽化热高,汽化速度快,能有效克服全氟己酮降温性能不足的缺陷,能够快速阻灭锂离子电池火灾中的明火和持续降温,从而有效抑制其复燃,并可长久保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高汽化热多孔灭火介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可调控产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52885.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42 , B82Y30/00 , B82Y40/00 , C09K21/14 , C09K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消防锂电池的纳米微胶囊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酪蛋白酸钠与D‑乳糖水合物作为壁材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将碳氟有机溶剂作为芯材加入,反应后得到纳米微胶囊抑制剂乳液;将纳米微胶囊抑制剂乳液静置分层,将下层沉淀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纳米微胶囊抑制剂。本发明的纳米微胶囊抑制剂添加到电解液中,得到具有主动消防响应的锂电池。该方法简单易实施、制备的微胶囊抑制剂为纳米级,分散性好,易于与电解液均匀掺杂;且纳米级的微胶囊抑制剂使其在电解液中的添加量增加,起到更好消防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纳米微胶囊抑制剂可提高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提高锂电池对热失控的处理效果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46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406236.1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的快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样本需评估的目标及参与评估的因素,并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2)评价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中因素的关系,并构建两两比较阵A;(3)进行一致性校验,并对电池开展健康状态评估;(4)评估各样本的目标,输出结果。本方案能够快速对回收退役电池进行电池健康状态的评估,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测试方法原理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1166961.9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F30/20 ,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特征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包括步骤:A)选择配电网特征,将接入IIDG后流经测量点的短路电流If_DG作为样本标签;B)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网建模及仿真,获得样本集合;C)通过机器学习集成方法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误差分析;D)利用已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本发明通过分析与短路电流相关的配电网特征,提出了配电网特征组合,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网建模及仿真,形成样本集,准确地进行短路电流计算,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2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1165727.4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用高可靠性直流电源及检验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直流电源系统电池组串联,可靠性差;充放电实验不能完全发现电池故障隐患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包括母线、AC/DC模块、断路器和直流负载;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并联的电池组;双向DC/DC模块,设置在直流母线与电池模块之间,间接控制电池模块的充放电;监控单元,监测电池模块的数据,根据数据判断电池模块的状态,控制双向DC/DC模块的输出电压;上位机,与监控单元通过通信协议连接,接收、储存监测数据,远程下发控制命令。保证直流系统供电,避免电池组单只落后效应,提高可靠性;电池组更滑流程简单;能够实现直流电源的100%额定容量核对性放电,完全发现故障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8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22040.8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直流电源供给系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变电站蓄电池组更换时过程繁琐,利用车辆负载成本大,存在安全隐患;利用新能源电动车动力电池供电无法隔离负载短路时的故障,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具有电池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为变电站直流系统提供电源;电源变换模块,将动力电池提供的电源转换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用电源;外接电池模块,并联在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直流母线上,外接电池模块用于瞬时提供大电流;直流空开,设置在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本方案将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转变为直流系统的备用电源,并加装能瞬时提供大电流的电池,方便变电站蓄电池组的更换,提高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634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63566.8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电容等极差不等厚度的电容芯体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导电体、绝缘层、电容屏、测量引出线和保护套,导电体安装在保护套内,绝缘层以及电容屏交替缠绕在导电体上,测量引线与电容屏连接并伸出保护套外,绝缘层由绝缘丝束或绝缘带浸渍粘结固化材料按测地线方式缠绕而成,电容屏包括若干个不同长度的电容极板,电容极板均采用导体或半导体的带状材料均匀缠绕而成;本发明基于通过调节每层极板的电容值可以实现对各层极板的分压值进行控制的原理,在保证每层极板极差相等的情况下,即满足等极差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极板半径设计各层极板的绝缘厚度来实现各层极板等电容的条件,从而使得各层极板之间的分压值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175142.0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延时的自适应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低延时的自适应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电压源、第一DCDC变换单元、第二DCDC变换单元、第三DCDC变换单元、第一外部电路和第二外部电路,所述电压源既通过二极管D1和第一DCDC变换单元和第一外部电路相连,又通过第二DCDC变换单元和二极管D2后与第一外部电路相连,第三DCDC变换单元既与第二外部电路连接,又与第一DCDC变换单元相连。控制方法根据DCDC变换器外侧电压自动改变二极管的导通状态,有效实现DCDC模块的自通断。本发明通过两个反向并联的DCDC变换单元,达到双向变换的目的,并辅助并联一个DCDC变换单元,利用逻辑电路压降的硬件检测方式,简化电路和检测切换的流程,提高工作速度,并能够实现多路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4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107015.0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双有源桥变流器系统,包括有左边部件、中间部件以及右边部件,所述中间部件与左边部件电连接,所述右边部件与中间部件电连接,所述左边部件包括若干台DC/AC逆变器,所述若干台DC/AC逆变器的输入端依次并联,所述中间部件包括若干台中高频变压器,所述右边部件包括有若干台AC/DC整流器,所述若干台AC/DC整流器的输出端依次串联,一台DC/AC逆变器、一台中高频变压器以及一台AC/DC整流器构成一组双有源桥变流器模组。采用该技术方案无需模块间的信息通信,就能实现含有较多模块的串并联组合系统的均衡控制,且各个模块的串联端口的电压动态响应能够保持一致,有利于整个组合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543945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0836144.6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塔单模组检修工装,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中的支架导轨、叉齿连接部、转接导轨以及迁移机构,支架导轨数量、间距分别与待检修模组导轨相对应,叉齿连接部、迁移机构分别与支架连接,叉齿连接部设置在支架底部,支架设有固定待检修模组的限位件,转接导轨对应待检修模组导轨安装至阀塔框架,支架导轨通过转接导轨与待检修模组导轨对接。本方案中的检修工装通过叉齿连接部固定安装至叉车的叉齿,利用叉车进入检修通道,检修工装与叉齿连接紧密不相对移动,先将转接导轨对接至待检修导轨,减少安装支架导轨时的侧移距离,不受场地影响,模组拆卸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