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914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271758.2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B23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装配设备及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医用输液过滤器生产装配过程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送料装置、分距装置、夹爪装置和工作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传送带、导向装置和推送气缸,送料传送带上连接有个钩爪,导向装置位于送料传送带的下方,推送气缸位于送料传送带的侧面;导向装置设有下滑通道,下滑通道设有上部入口和下部出口;分距装置包括底板、光轴支架、导向光轴、滑块、拨爪、摆动驱动装置和分距圆柱,导向光轴与底板连接,滑块与导向光轴连接,拨爪与滑块连接;分距圆柱与摆动驱动装置连接;分距圆柱设有螺纹槽,拨爪的后端嵌入到螺纹槽中。本发明广泛用于机械、电子产品的自动化生产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6964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27774.9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驱动喷射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压电陶瓷致动器驱动的喷射式点胶装置撞针无法规律振动,影响撞针振幅的稳定性,影响点胶的速度,点胶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压电驱动机构和喷射机构,喷射机构设有撞针,其特征在于:压电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轴、连杆、第一压电陶瓷致动器和第二压电陶瓷致动器,第一压电陶瓷致动器和第二压电陶瓷致动器并排连接于支撑架的底部,轴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左端设有铰链孔,轴穿过铰链孔;所述连杆的右端通过柔性铰链机构与撞针连接;第一压电陶瓷致动器和第二压电陶瓷致动器的顶部与连杆的左端连接。本发明广泛用于点胶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4823.5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能驱动的自供电系统,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俘能结构模块,用于俘获环境中的风能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接口电路模块,用于将转化得到的电能变换为预设定电压的电能;逆止电路模块,用于阻止电能存储模块中的电能回流到接口电路模块中;电能存储模块,用于在转化得到的电能低于传感器正常工作所需电能的情况下,储能元件为传感器供电,在转化得到的电能高于传感器正常工作所需电能的情况下,由接口电路模块中预设定电压的电能为传感器供电,并为储能元件充电。本申请将电磁式风力发电结构与风致振动的压电俘能结构进行结合,可以更好的吸收环境中的风能并通过俘能结构模块将其转化为电能,最大化的利用环境中的风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3936.9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大尺度振动源的电磁式振动俘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大尺度振动源上的电磁式振动俘能装置,至少一个储能装置,主控单元以及与电磁式振动俘能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自切换可调节充电电路;其中,每个自切换可调节充电电路基于其对应的电磁式振动俘能装置输出的实时电流的波形,自动地切换向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的电路;并在主控单元的控制下,调节向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的大小。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够充分利用设置于大尺度振动源上的多个电磁式振动俘能装置所输出的电能向储能装置进行灵活高效的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1413.7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5B19/418 , B05B12/00 , G06Q10/04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路亚鱼饵生产的喷涂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属于喷涂作业管理系统技术领域,一种用于路亚鱼饵生产的喷涂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中心管理系统,中心管理系统包括仿真模块、优化模块、实际控制模块、车间状态数据反馈模块和车间可视化模块,仿真模块用于建立仿真流程,形成喷涂车间生产的仿真架构,优化模块用于进行喷涂轨迹优化和物料调度的优化。它可以提供,一种路亚饵喷涂车间整体智能化的方案,对喷涂工艺进行优化,对各个不同的生产设备的组合利用进行优化,对agv运送鱼饵的路径进行规划,对车间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四个过程整合成一个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26518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1710492003.5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B65H54/547 , B65H54/44 , B65H57/04 , B65H6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线绕线机及绕线方法,其解决了现有人工手动绕线作业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底座、立板、线性模组、电机、爪盘轴、直线旋转轴承、挡桶固定圈、挡桶和爪盘,立板与底座连接,线性模组连接于底座上,线性模组设有滑台,电机与滑台连接,挡桶固定圈与立板连接,挡桶与挡桶固定圈连接,挡桶上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直线旋转轴承连接于立板上,爪盘轴设于直线旋转轴承中;爪盘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爪盘连接,爪盘上连接有抓手,爪盘位于挡桶固定圈的内部空间中。本发明广泛用于医用缝合线的包装。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28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0421127.9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压拔测试试验台及测试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压拔式断路器测试过程效率低,成本高,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壳体、PLC控制器、二位五通电磁阀、气缸和夹具,气缸上连接有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有磁环;第一磁性开关和二位五通电磁阀上的第一线圈串联后连接于PLC控制器的电压脉冲输出端口一连接和GND端口之间,第二磁性开关和二位五通电磁阀上的第二线圈串联后连接于PLC控制器的电压脉冲输出端口二和GND端口之间;第一磁性开关和二位五通电磁阀的第一线圈之间的节点以及第二磁性开关和二位五通电磁阀的第二线圈之间的节点接入PLC控制器的第一开关量输入端口、第二开关量输入端口连接,二位五通电磁阀的出气口与气缸连接。本发明广泛用于断路器的可靠性测试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33598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91583.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过滤器的自动装配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医用输液过滤器生产装配过程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工作台、送料装置、分距装置、夹爪装置、胶盒和控制器,送料装置包括送料传送带、导向装置和推送气缸,送料传送带上连接有钩爪,导向装置位于送料传送带的下方,推送气缸位于送料传送带的侧面;导向装置设有下滑通道,下滑通道设有上部入口和下部出口;分距装置包括底板、光轴支架、导向光轴、滑块、拨爪、摆动驱动装置和分距圆柱,导向光轴与底板连接,滑块与导向光轴连接,拨爪与滑块连接;分距圆柱与摆动驱动装置连接;分距圆柱设有螺纹槽,拨爪的后端嵌入到螺纹槽中。本发明广泛用于机械、电子产品的自动化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1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55167.6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47/1421 , B23P19/001 , B65G15/58 , B65G43/08 , B65G47/28 , B65G47/8815 , B65G4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距装置及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分距装置效率低,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底板、光轴支架、导向光轴、滑块、拨爪、摆动驱动装置和分距圆柱,导向光轴通过光轴支架与底板连接,滑块与导向光轴连接,拨爪与滑块连接;摆动驱动装置连接于底板上,分距圆柱与摆动驱动装置连接;分距圆柱的圆周上设有螺纹槽,拨爪的后端连接有轴伸,轴伸嵌入到螺纹槽中。本发明广泛用于调节机械、电子产品的中心距。
-
公开(公告)号:CN106583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47115.X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C5/0225 , B05C5/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部件点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压电驱动的喷射式点胶装置,包括压电驱动机构、喷射机构、胶液输送机构和支撑连接架,压电驱动装置包括菱形放大模块、压电致动器和撞针,喷射机构设有阀体,胶液输送机构设有储胶筒,其特征在于:压电致动器与菱形放大模块固定连接,撞针上设有监测撞针位移行程的位移传感器,阀体下端设有带有外螺纹的喷嘴定位螺母,喷嘴定位螺母下端部设有陶瓷发热片,撞针的下端穿过阀体置于喷嘴定位螺母的喷嘴内腔中,喷嘴定位螺母下端设有喷嘴杆,本发明通过位移传感器可实时调节胶液分配体积和速度,确保点胶一致性好,通过陶瓷发热片确保胶液粘度可控,本发明在微电子封装、芯片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