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切向磨削力与低法向磨削力的磨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6737247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002429.8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切向磨削力与低法向磨削力的磨削工具,属于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磨削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磨削加工中,高法向磨削力与低切向磨削力导致材料磨除率低、磨具与工件损伤变形、磨削震动、砂轮阻塞、工件表面完整性差以及磨削烧伤频繁等问题,发明了一种“类防弹衣原理”‑磨粒在冲击载荷下产生“集群效应”使切向磨削力瞬间增大而法向磨削力瞬间减小的新型磨削工具。新型磨具由配合环、基体环和具有“磨粒集群效应”的磨料层三部分组成。通过热固结方法将磨料层固结于基体环,并装配到配合环,从而制成高精度、高自锐性的新型磨具。本发明可实现硬脆材料或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难加工材料的高切向磨削力与低法向磨削力的高效、高精度、高表面完整性的磨削加工。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复杂曲面磁场辅助光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24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8114.3

    申请日:2018-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1/005 B24B41/02 B24B41/06

    Abstract: 针对复杂曲面高效高质光整和柔性控制面临的技术难题,发明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复杂曲面磁场辅助光整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三杆并联机构、连接板、立柱、工件夹持装置、磁场发生装置、旋转平台、三轴精密位移平台和底座。磁场发生装置包括挡板、磁极、T型螺栓、圆槽盘和T型螺母。旋转平台的一端固定在三轴精密位移平台上,另一端固定连接磁场发生装置,待加工零件通过工件夹持装置固定连接在三杆并联机构的末端执行旋转平台上。通过三杆并联机构实现多自由度柔性调整,配合旋转平台和三轴精密位移平台的运动控制可以完成不同面型零件的自动化光整加工。本发明能突破传统方法对复杂曲面光整加工的局限性,从而实现高效的柔性自动化光整加工。

    一种多功能折叠自行车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9943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29975.6

    申请日:2017-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5/008 B62K11/007 B62K13/00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折叠自行车,属于自行车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为横置的圆柱体框架,圆柱体框架的前侧通过前轮支架(8)转动连接前轮(10),后轮(14)通过后轮安装支架径向滑动安装在车架(1)后侧上,车架(1)上对应开有容许后轮(14)径向滑动的后轮折叠槽(102);车把(5)通过车把支撑架(4)可转动的安装在前轮(10)的上方,车架(1)顶部设有嵌入式安装的折叠座(3);后轮安装支架两侧分别连接一组脚蹬机构,前轮(10)或后轮(14)的一侧装有电机。本发明是可以分别实现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平衡车的功能;整体的结构紧凑,节省空间,车身整体采用折叠式,实现便携式、多功能特点。

    基于AC型五轴数控机床球头刀加工刀轴矢量光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54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80231.6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86 G05B2219/33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C型五轴数控机床球头刀加工刀轴矢量光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球头刀刀轴矢量与刀位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建立球头刀刀轴矢量与五轴数控机床回转轴A和C之间的运动变换方程;建立球头刀刀位设计变量和五轴数控机床回转轴A和C之间的关系方程;确定球头刀刀轴矢量光顺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基于AC型五轴数控机床球头刀加工刀轴矢量光顺数学模型;确定上述刀轴矢量光顺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机床回转轴的急剧变化,使机床回转轴运动更加平稳和光滑,大幅降低机床回转轴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从而提高曲面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非直异形盲孔光整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2641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02428.3

    申请日:2017-0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1/04 B24B41/005 B24B41/02 B24B4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直异形盲孔光整加工方法及其装置,属于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光整加工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光整、清洗、装卸与控制四个功能系统。通过光整系统中特制超声辅助漩涡发生装置,将磨料混合化学光整液快速推进非直异形复杂结构盲孔,形成化学工作液环境,并在管道内产生高速可控旋转涡旋流场,使光整液中磨粒介质与活性化的管道内表面(特别是微凸峰处)发生冲蚀、碰撞、接触、变形与微切削,在化学、机械、超声等多能量场的耦合作用下,实现盲孔内表面材料的高效高质量去除。本发明光整液漩涡流场“柔性”可控,材料去除均一性好;装置通过数控或PLC控制,操作简便;光整与清洗并行进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易于批量自动化生产。

    一种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40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18034.8

    申请日:2014-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加工技术领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元素建模方法,包括:(1)滚齿机热误差源分析;(2)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3)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权值训练;(4)热误差补偿实验。本发明具有热误差逼近能力强、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强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滚齿机热变形,进而提高齿轮加工精度。

    机床体积误差的信息融合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051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34789.7

    申请日:2013-09-24

    Inventor: 郭前建 贺磊 程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加工技术领域中信息处理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不同误差源信息对机床体积误差进行融合预测的方法。如图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1)不同误差源信息的检测与预处理;(2)投影追踪回归模型、蚁群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3)不同模型预测结果的动态误差识别;(4)通过加权实现多模型的融合预测,并得到最优体积误差值。本发明具有预测精度高、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为机床体积误差的在线预测与补偿控制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资料。

    双转台五轴机床体积误差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6051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34786.3

    申请日:201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转台五轴机床体积误差补偿装置。基于软件的误差补偿器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DSP模块和接口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用来对温度信号和电流信号进行预处理和A/D转换。DSP模块内置体积误差模型和补偿运动模型。经A/D转换的温度信号和电流信号、由并口反馈的加工位置信号,同时输入DSP模块内置的体积误差模型,实时预测双转台五轴机床的体积误差。体积误差预测值通过DSP内置的补偿运动模型进行解耦,得到各轴的补偿运动参数。接口模块主要由1个串口和2个并口组成。串口与个人计算机相连,将所建模型置入DSP,并实时监控补偿过程。并口1主要用来反馈机床的加工位置信号,并口2主要用来将解耦后的各轴补偿参数送入数控接口卡。本发明主要通过DSP硬件开发实现补偿操作,对原有数控系统及加工程序影响较小,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一种涡旋式空气压缩机排气口污染物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97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216907.8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涡旋式空气压缩机排气口污染物过滤装置,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周围的过滤网内嵌在橡胶垫中,所述橡胶垫设有螺纹孔,所述过滤网设有排气口,所述过滤装置设有喇叭管,所述过滤装置设有阻流台,所述过滤网顶部连接有磁头。本发明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便于安装更换,通过设置一种涡旋式空气压缩机排气口污染物过滤装置,使得涡旋式空气压缩机工作时排气口所排出的气体得到过滤,有效避免气体中夹杂的污染物进入下一工作部件,降低后续工作部件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