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8054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143081.6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2/14 , H01M2/1646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能够可逆地吸藏释放锂的正极和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树脂层、收容了所述正极、负极和树脂层的电池外壳、填充到所述电池外壳内的非水电解液和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树脂层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氟化铝的绝缘层,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树脂层与所述正极合剂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03759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80118010.2
申请日:2009-05-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G9/038 , H01G11/60 , H01M6/164 , H01M10/0569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34 , H01M2300/0037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用非水溶剂包含以下述通式(1)表示、并且具有在环己烷环上导入了1个或2个取代基R的结构的含氟环状饱和烃。在通式(1)中,R以CnX2n+1表示,n是1以上的整数,2n+1个X中的至少1个是F,除此以外的X是F或H。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03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02892.3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构成是:具备至少在单面形成有凹部和凸部的集电体、和具有将斜立地形成于集电体的凸部上的柱状体部层叠为n段的结构的柱状体,其中n≥2;在柱状体上设有因锂离子嵌入/脱嵌而膨胀/收缩小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072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80120491.6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2/14 , H01M2/1646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能够可逆地吸藏释放锂的正极和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树脂层、收容了所述正极、负极和树脂层的电池外壳、填充到所述电池外壳内的非水电解液和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树脂层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氟化铝的绝缘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011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80024942.1
申请日:2007-08-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386 , H01M4/40 , H01M4/7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以及包含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负极是使用Li嵌入性元素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可以防止负极的变形或负极活性物质层从负极集电体的剥离,锂不会向负极集电体析出,循环特性、大电流放电特性和低温的放电特性优良。本发明的负极具备:在厚度方向的表面形成有凹部和凸部的集电体;和形成集电体表面朝向集电体的外部生长、包含多个含有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柱状体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本发明的负极的特征进一步在于,所述柱状体相对于垂直于集电体表面的方向有角度地倾斜,并且所述柱状体的倾斜角度对应于负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而可逆地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204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610154345.8
申请日:2006-09-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 H01M2/22 , H01M2/30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3 , H01M4/58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负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并且所述聚合物包括酸酐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00421287C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610087766.3
申请日:2006-06-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6 , H01M4/38 , H01M4/382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05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复合粒子,所述复合粒子包含在具有正极、负极、隔膜和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至少一个中,并含有能可逆地吸附和解吸锂离子的活性物质和导电剂。该复合粒子是通过由活性物质与导电剂构成的外壁和能够保持非水电解液的空洞而构成的中空体,且在复合粒子的表面设置至少一个或多个可以进出电解液的空洞的开口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036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02892.3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构成是:具备至少在单面形成有凹部和凸部的集电体、和具有将斜立地形成于集电体的凸部上的柱状体部层叠为n段的结构的柱状体,其中n≥2;在柱状体上设有因锂离子嵌入/脱嵌而膨胀/收缩小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9C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99802474.0
申请日:1999-1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 ,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364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使用可吸藏释放锂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使用不可逆容量较大的化合物和含锂复合氮化物作为负极材料。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是,使用金属氧化物作为负极材料,且负极除了金属氧化物之外,还包含通式Li3-xMxN(M为过渡金属,0.2<X≤0.8)表示的含锂复合氮化物。上述含锂复合氮化物中过渡金属M为钴(Co)的氮化物具有高容量,且可逆性良好。本发明电池的正极可使用以钴酸锂为代表的含锂复合氧化物、镍酸锂和它们的复合体,以及锰酸锂(LiMn2O4)等。由于负极中包含含锂复合氮化物,所以,提供了具有高容量,可逆性良好,且质量较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