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73719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3145009.1
申请日:2003-06-1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B60B35/18 , F16C19/08 , F16C35/063 , F16D1/0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B27/0026 , B60B27/00 , B60B27/0005 , B60B27/0042 , B60B27/0094 , F16C19/184 , F16C35/063 , F16C43/04 , F16C2326/02
Abstract: 用于等速节的外接头部件与轮毂的内缘相适合,且为了与轮毂和外接头部件连接在一起,位于内部的外接头部件的杆部沿着径向向外的方向产生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前外接头部件的塑性变形部分中的内径ΦdA和在塑性变形后其内径ΦdB的比值(Δ=ΦdB/ΦdA)被设定在从1.05至1.15的范围(1.05≤Δ≤1.15)内。这样,沿着径向向外的方向进行型锻加工时可同时获得高的可加工性和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426908A
公开(公告)日:2003-07-02
申请号:CN02157852.4
申请日:2002-12-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5/063 , B60B27/00 , F16C19/186 , F16C19/187 , F16C19/527 , F16C33/60 , F16C43/04 , F16C2326/02 , Y02T10/86
Abstract: 提供一种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通过塑性结合实现装置的轻量、紧凑化并提高耐久性。将毂轮(1),万向等速联轴节(3)和多列的滚动轴承(2)组件化,多列的滚动轴承(2)的内侧转动面中的一方(1a)形成在毂轮(1)的外周面上,另一方(14a)形成在外侧联轴节构件(14)的外周面上,使毂轮(1)的端面(19)与外侧联轴节构件(14)的肩部(16)对接而嵌合,在嵌合部处,毂轮(1)的内周面上形成硬化的凹凸部(5),使外侧联轴节构件(14)的嵌合部(17b)扩径而咬入该凹凸部(5)中,从而将两者一体地塑性结合在一起,其中,除了外侧联轴节构件(14)的嵌合部(17b),至少在至内侧滚动面(14a)和轴部(17)的表面上形成硬化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