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2251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284613.3
申请日:2012-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 , H01M4/921 , H01M4/926 , Y02E60/50 , Y02E60/522
Abstract: 用于燃料电池的电极催化剂、制备所述电极催化剂的方法、包括所述电极催化剂的膜电极组件和包括所述膜电极组件的燃料电池。所述用于燃料电池的电极催化剂包括包含具有氧还原活性的贵金属和13族元素的结晶催化剂颗粒,其中所述13族元素存在于所述结晶催化剂颗粒的晶胞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578847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610148650.6
申请日:2006-11-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1/10 , C10L1/00 , C10L1/1233 , C10L1/1258 , C10L1/1811 , C10L1/1824 , H01M8/04186 , H01M8/1011 , Y02E60/523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燃料组合物,其包含产生质子和电子的基础燃料,及过氧化物。所述基础燃料为至少一种选自甲醇、乙醇和甲酸中的水溶液。当采用所述燃料组合物时,能够增加催化活性,因而可以制备性能得到改善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219402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001431.X
申请日:2007-01-0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6 , H01M4/8657 , H01M4/8814 , H01M4/885 , H01M4/92 , H01M4/921 , H01M8/1007 , H01M8/1011 , Y02E60/523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担载催化剂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担载催化剂,包含该担载催化剂的电极,及包括该电极的燃料电池。具有所需的催化剂金属颗粒担载量的担载催化剂可以通过制备包含催化剂金属颗粒的初级担载催化剂,该催化剂金属颗粒是通过对催化剂金属的最终担载量的一部分进行第一气相还原反应得到的,及通过第二液相还原反应还原所述催化剂金属的剩余部分来制备的。所述担载催化剂包含具有极小平均粒度的催化剂金属颗粒,该催化剂金属颗粒以高浓度均匀分散在碳担体上,因而显示出最大的催化活性。采用所述担载催化剂制备的燃料电池具有改进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379063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510083236.7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46 , B82Y30/00 , H01M4/8605 , H01M4/8807 , H01M4/8817 , H01M4/92 , H01M4/921 , H01M4/926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担载催化剂,包括它的电极,以及采用该电极的燃料电池。该担载催化剂包括碳-基催化剂载体,吸附在碳-基催化剂载体表面上的催化金属颗粒,及离聚物,该离聚物化学或物理吸附于碳-基催化剂载体表面,并在末端具有能够提供质子传导性的官能团。在该担载催化剂中,催化剂载体在电极的形成中起着迁移质子的基本功能,进而提高效率。当使用采用该担载催化剂制得的电极时,可以制得具有改善的性能如能量密度和效率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143719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49065.2
申请日:2007-09-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8/062 , B01J21/18 , B01J23/755 , B01J32/00 , B01J35/1014 , B01J35/1061 , C04B2111/0081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4/9083 , Y10S977/70 , C04B35/524
Abstract: 提供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方法包括通过加热配位聚合物以形成碳-金属氧化物复合物而形成碳-金属氧化物复合物,然后从该碳-金属氧化物复合物中除去金属氧化物。该多孔碳材料的平均孔径为约10nm~约100nm,并且其d002为约3.35~3.50。
-
公开(公告)号:CN1315728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03147569.8
申请日:2003-07-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6 , B01J20/20 , B01J20/28057 , B01J20/2808 , B01J20/30 , B01J20/3057 , B01J21/18 , B01J23/42 , B01J37/0018 , B01J37/084 , C01B32/00 , H01M4/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具有增加微孔隙率碳分子筛的方法,一种制造具有增加微孔隙率和改进结构规律性的碳分子筛的方法;一种具有增加微孔隙率的碳分子筛;一种具有增加微孔隙率和改进结构规律性的碳分子筛;一种利用碳分子筛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和利用该催化剂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287476C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03147567.1
申请日:2003-07-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2281 , C08J2327/12 , C08J2383/02 , H01B1/122 , H01M8/0289 , H01M8/1007 , H01M8/1011 , H01M8/1023 , H01M8/1037 , H01M8/1039 , H01M8/1044 , H01M8/1048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9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极性有机燃料穿越的复合电解质膜,和使用该膜的燃料电池。该复合电解质膜包括改进二氧化硅,其中硅原子具有式1和式2表示的取代基,和含有阳离子交换基的聚合物,式1 -R1-SO3X式2 -R2-S-S-R3-其中,R1是具有2-7个碳原子的亚烷基,X是氢原子或碱金属,R2和R3每一个各为具有2-7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801514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137551.3
申请日:2005-12-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 , B82Y30/00 , H01M4/8807 , H01M4/8828 , H01M4/926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格常数为3.856~3.885、粒度为2~5nm的铂(Pt)/钌(Ru)合金催化剂,该合金催化剂担载在载体上。Pt/Ru合金催化剂高度耐CO中毒,从而当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即,利用少量Pt/Ru合金催化剂,可以制得具有较长寿命的电极和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719648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83236.7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46 , B82Y30/00 , H01M4/8605 , H01M4/8807 , H01M4/8817 , H01M4/92 , H01M4/921 , H01M4/926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担载催化剂,包括它的电极,以及采用该电极的燃料电池。该担载催化剂包括碳-基催化剂载体,吸附在碳-基催化剂载体表面上的催化金属颗粒,及离聚物,该离聚物化学或物理吸附于碳-基催化剂载体表面,并在末端具有能够提供质子传导性的官能团。在该担载催化剂中,催化剂载体在电极的形成中起着迁移质子的基本功能,进而提高效率。当使用采用该担载催化剂制得的电极时,可以制得具有改善的性能如能量密度和效率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672796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08221.4
申请日:2005-02-0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 , B01J31/08 , B01J31/28 , B01J2231/42 , B01J2231/52 , B01J2231/70 , B82Y30/00 , H01M4/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载体上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能降低载体材料负载的催化金属微粒的平均粒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度分散的载体上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降低了多孔载体材料负载的催化金属微粒的平均粒度。所述方法包括将带电载体材料与含有聚合物电解质的溶液混合,使聚合物电解质吸附到载体材料上,其中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带有与载体材料相反的电荷;将表面已吸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载体材料与含有催化金属前体离子的溶液混合,使催化金属前体离子吸附到表面已吸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载体材料上,所述的催化金属前体离子带有与聚合物电解质相反的电荷;和在还原溶液中将吸附在表面已吸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载体材料上的催化金属前体离子还原成催化金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