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753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80055086.1

    申请日:2020-05-28

    Inventor: 朴升熙 李济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包括:配备有第一接线片和第二接线片的第一电极组件;电连接至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二电极组件;多个连接接线片,其设置在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并与其连接,并且电连接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以及壳体,其配备有在其一侧开口并具有容纳空间以容纳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以及电解质的容纳部分,以及联接至容纳部分的所述开口一侧并且覆盖容纳部分的所述开口一侧的盖,其中在折叠壳体时,壳体折叠使得盖的外表面的一侧和另一侧合在一起。

    可再充电电池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4127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80036945.2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减小未涂覆部与引线接线片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电阻以便实现电极组件中的高输出的可再充电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通过在电极之间设置隔膜而卷绕;引线接线片,连接到电极;以及壳体,容纳电极组件且具有引出到外部的引线接线片,其中,引线接线片包括:第一接线片,连接到电极的未涂覆部且形成有第一宽度和第一厚度;以及第二接线片,连接到第一接线片且形成有小于或等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和大于或等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可再充电电池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2650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510520272.9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卷绕的电极并且在卷绕的电极之间具有隔板;袋,容纳电极组件;引线接线片,连接到电极并引出到袋的外部,引线接线片包括具有第一厚度、连接到电极并引出到电极组件外部的内接线片。

    真空沉积装置和使用该真空沉积装置的真空沉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65252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10115766.0

    申请日:2011-04-2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将沉积物质沉积到基片中除未涂覆部分之外的涂覆部分的真空沉积装置和使用该真空沉积装置的真空沉积方法。所述真空沉积装置包括:辊筒,在真空腔内支撑具有涂覆部分和未涂覆部分的基片的连续移动;沉积源,安装在所述辊筒的对立侧以向所述涂覆部分提供沉积物质;掩模,在所述沉积源的开口与所述辊筒之间移动时阻断沉积物质从所述沉积源向所述涂覆部分移动;检测传感器,检测在移动的基片上设置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控制器,根据基于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计算得出的并且在所述掩模上设置的第三参考点和第四参考点是否分别对应于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来控制所述基片和所述掩模的移动,以便将沉积物质沉积到所述涂覆部分。

    连续沉积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44059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347681.5

    申请日:2011-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正或负电极板上形成活性材料层和非涂覆部分的连续沉积装置。该连续沉积装置包括:第一引导鼓,接触从拆卷机供应的电极集电器的第一表面,以支撑电极集电器;第一沉积源,邻近第一引导鼓以将活性材料供应到在第一引导鼓上传递的电极集电器;第一遮蔽单元,遮蔽在第一引导鼓上传递的电极集电器的部分以形成非涂覆部分;第一驱动单元,连接到第一遮蔽单元以使第一遮蔽单元沿第一引导鼓的外表面往复移动;第一引导单元,邻近且连接到第一遮蔽单元以支持第一遮蔽单元的移动;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到第一引导单元以使第一引导单元在一方向上水平地往复移动,该方向垂直于通过第一驱动单元移动的第一遮蔽单元的移动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