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4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3289.7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56 , G01N3/02 , G01N19/02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质结晶器镀层高温摩擦性能分析方法,涉及钢连铸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通过正弦模式往复运动的摩擦磨损平台展开结晶器铜板镀层摩擦磨损实验,测得高温条件下结晶器铜板镀层的摩擦系数,获得一定时间后的磨损深度;然后在有限元分析ABAQUS软件中建立结晶器镀层摩擦磨损有限元模型,引入实验测得的摩擦系数进行摩擦磨损仿真计算,对比分析摩擦磨损实验与仿真计算的结果,确定结晶器铜板在复杂工况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实现对结晶器铜板镀层高温服役性能的分析。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结晶器铜板镀层高温条件下的摩擦性能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对优化结晶器铜板镀层制作工艺,提高镀层性能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1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52981.9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过程结晶器寿命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构建结晶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铸坯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待预测结晶器进行反算,得到结晶器热流密度,并确定铸坯热流密度;将结晶器热流密度作为结晶器边界条件对结晶器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得到结晶器温度场和结晶器应力应变场;基于铸坯边界条件对铸坯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得到铸坯温度场和铸坯应力应变场;基于结晶器温度场数据、结晶器应力应变场、铸坯温度场、铸坯应力应变场、结晶器三维有限元模型、铸坯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摩擦磨损模型对结晶器和铸坯之间进行摩擦磨损模拟;基于所述摩擦磨损结果,确定待预测结晶器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8085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08672.6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8 , B22D11/111 , B22D11/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结晶器液面波动抑制装置和连铸设备,其中结晶器液面波动抑制装置用于抵御钢水对结晶器液面的冲击,包括一对长侧部挡板和一对短侧部挡板,一对长侧部挡板和一对短侧部挡板可升降地设置在结晶器液面的下部,使得向上回流的钢水位于一对长侧部挡板和一对短侧部挡板的投影区域内,一对长侧部挡板和一对短侧部挡板用于改变向上回流的钢水的流动方向,抑制向上回流的钢水冲击钢渣界面,防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发生;同时改变向上回流的钢水的流动方向,能够避免液面剧烈波动引起卷渣,提高钢渣界面流速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化渣效率,有利于铸坯质量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2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08844.2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41/5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浸入式水口,包括水口主体,水口主体内设置有导流腔,导流腔用于通过钢液,水口主体的底部具有第一分流水口和第二分流水口,第一分流水口内设置有第一分流腔,第二分流水口内设置有第二分流腔,导流腔分别与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相连通,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用于均分导流腔;浸入式水口还包括至少两个分流孔,至少两个分流孔分别设置在第一分流水口和第二分流水口上。本申请中,浸入式水口能够分散钢液流股动能,扩大钢液流股范围,进而削弱上回流对钢液面的冲击,降低液面波动频率与波幅,可解决高拉速或高通钢量条件下结晶器液面波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29292.4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059 , B22D11/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型弧面连铸结晶器窄面铜板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窄面铜板包括: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工作面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工作面连接,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设有两条;所述第一工作面的横截面为凸型弧线,所述第一工作面从所述窄面铜板的上口延伸至所述窄面铜板的下口,所述第一工作面相对于两条所述第一连接线所在平面凸起的高度从所述窄面铜板的上口向所述窄面铜板的下口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发明中第一工作面宽度足够宽,第一工作面的凸起变化量小,降低了连铸板坯轧制过程形成显著宽度边线裂纹缺陷和显著的双股形状缺陷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34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23871.1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铸机水平段的板坯表面淬火系统与工艺,基于连铸机水平段的板坯表面淬火系统包括:淬火扇形段,所述淬火扇形段用于对板坯表面进行淬火;所述连铸机包括压下扇形段,所述淬火扇形段位于所述压下扇形段之后,所述淬火扇形段入口处的所述板坯表面的温度在930℃以上。本发明通过设在压下扇形段后的淬火扇形段对板坯表面实施淬火工艺,使经在线淬火后的微合金钢连铸板坯上下表面皮下0~10mm范围内的温度由930℃以上快速下降至600℃以下,实现碳氮化物弥散析出和结构由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或贝氏体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铸坯表层组织的塑性而根治微合金钢板坯热送裂纹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6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3874.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铸机末端的板坯表面淬火系统与工艺,基于连铸机末端的板坯表面淬火系统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对板坯表面进行淬火;所述连铸机包括扇形段,所述扇形段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扇形段沿所述板坯拉坯方向顺次连接;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最后一个所述扇形段的出口处,所述喷淋装置入口处的所述板坯表面温度在930℃以上。本发明通过在扇形段出口处设置喷淋装置对板坯表面实施全连续淬火工艺,使经在线淬火后的连铸板坯上下表面皮下0~10mm范围内的温度由930℃以上快速下降至600℃以下,实现碳氮化物弥散析出和结构由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或贝氏体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板坯表层组织的塑性而根治微合金钢板坯热送裂纹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6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2730.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11/20 , B22D11/22 , G06F30/17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坯连铸凝固传热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涉及钢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异型坯断面尺寸建立1/2异型坯二维几何模型;对1/2异型坯二维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1/2异型坯二维有限元模型;针对异型坯连铸凝固传热问题,建立1/2异型坯二维有限元凝固传热模型;利用1/2异型坯二维有限元凝固传热模型计算连铸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异型坯复杂的断面形状,采用三角形单元和一般四边形单元,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异型坯横截面;根据冷区不同选择合适的边界条件,更准确地模拟异型坯连铸生产全流程凝固传热,描述了异型坯连铸过程的温度场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7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11637.7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C5/40
Abstract: 一种降低颗粒物排放的转炉一次除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的烟气收集罩与转炉相配合,烟气收集罩、一级喷雾洗涤塔、二级喷雾洗涤塔、环缝文氏管、烟气水雾分离器、第一旋流脱水器、第二旋流脱水器和一次除尘风机依次串联连通;方法为:转炉炼钢过程中一次除尘风机启动,转炉烟气在一级喷雾洗涤塔、二级喷雾洗涤塔和第一烟气管道依次进行洗涤,经过环缝文氏管加速,再经喷吹高压蒸汽,形成水雾烟气进入烟气水雾分离器,受旋流作用水滴形成的水流与烟气分离,烟气再经第一旋流脱水器和第二旋流脱水器脱水,进入一次除尘风机。本发明的方法能保证烟气颗粒物含量达到15mg/Nm3以下,满足排放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26421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329645.8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板坯窄面高斯凹形曲面结晶器及其设计方法,涉及钢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领域。该结晶器的窄面铜板,其内表面工作面自上而下均为以横向宽度中心线为对称呈高斯曲线分布的凹形结构、沿高度方向为迎合坯壳窄面凝固收缩特性的连续变化曲线结构,各水槽横截面中心连线呈高斯或圆弧结构。该结晶器设计方法中,设定铸坯窄面向结晶器宽面中心方向的凝固收缩量为窄面铜板工作面沿结晶器高度方向的分布曲线,确定铸坯液芯压下过程边角部应力最小的高斯函数曲线为窄面结晶器工作面凹形结构曲线。本发明能解决传统生产过程边角部生成脆性组织的难题,有效促进铸坯边角部金属在液芯压下过程向铸坯窄侧流动,显著降低铸坯边角部压下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