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497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0063360.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2D29/12 ,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悬浮隧道的逃生系统,包括自动报警系统、逃生时间延长系统和逃生路径。自动报警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装置、水位监测装置、温度测控装置、有毒气体探测装置和集控中心;逃生时间延长系统包括浮重比调节系统、联络通道密封门和隧道口紧急封门;逃生路径包括隧道内逃生路径和隧道顶部逃生路径;隧道内逃生路径包括通向接岸结构的隧道路面逃生通道和隧道上层逃生通道,以及双管隧道的联络通道;隧道路面逃生通道设在隧道中层;隧道上层逃生通道通过开设在上隔板上的多个人孔进入;隧道顶部逃生路径包括若干个设在隧道顶部的备用应急逃生出口和救援潜航艇。本发明的逃生系统,能延缓悬浮隧道内涌水速度,为人员逃生赢得足够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71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51861.2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2B3/06 , E02B3/10 , E02D27/40 , B63C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浮隧道接力延伸的人工岛管节外供系统,包括设在岛外部分的材料码头、防波堤和港池以及设在岛内部分的管节转运船坞、过渡通道和管节转向平台。材料码头位于岛外部分的内端并设在偏人工岛顶推侧接岸结构一侧;防波堤位于接力人工岛的逆流端;港池为防波堤后沿至材料码头前沿之间的水域,港池口门设在人工岛接收侧接岸结构的一侧;管节转运船坞包括坞口、坞室和坞尾;过渡通道设在坞尾与人工岛管节连接系统之间;管节转向平台设在人工岛管节连接系统的人工岛接收侧接岸结构和人工岛顶推侧接岸结构之间。本发明的人工岛管节外供系统,为悬浮隧道延伸段管节的安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管节供应方式,并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98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63378.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悬浮隧道的浮重比调节系统,包括隧道管节内浮重比调节系统和接岸结构内浮重比调节系统。隧道管节内浮重比调节系统布置在每段管节的给排水室内并包括设在每段管节的给排水室内的排水装置、给水装置和水位监测仪;排水装置包括一组排水管道与潜水泵;给水装置包括一组给水管道;接岸结构浮重比调节系统布置在水泵房内,该水泵房横向设在接岸结构内的管节对接段的一侧,该水泵房与伸到接岸结构内的接岸段管节的给排水室之间通过输水廊道连通;该水泵房自下向上分为蓄水室、输水廊道室、供水阀室和动力与监控室。本发明的浮重比调节系统,能用于隧道营运期隧道管节的超载处理、拉索更换、渗漏修补等工况下的浮重比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09194310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40505.6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IPC: E01D15/1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栈桥,包括贝雷架和多个用于支撑贝雷架的嵌岩钢管桩,下端的所述嵌岩钢管桩采用现浇工艺浇筑在水流下方的岩层内;所述贝雷架通过多块贝雷片拼接后固定而成,所述贝雷片拼接处的底面上设有用于插入嵌岩钢管桩顶部的插杆,相拼接的两块贝雷片上各自的插杆插入且固定在同一个嵌岩钢管桩上。本实用新型将贝雷架设置成多块拼接式的结构,缩短了制作周期;本实用新型相邻的两块贝雷片拼接时的接缝位于嵌岩钢管桩上,使得拼接设计的贝雷架在刚性和强度方面满足设计要求;插接式的固定方式简化了安装工序,缩短安装周期,使用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09144034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940126.7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冬季养护装置,包括:固设在外模板外侧的至少一个加热装置、用于覆盖加热装置以防止热量散失的覆盖板,所述覆盖板设置在外模支撑架的内侧,所述加热装置和覆盖板均位于外模板与外模支撑架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模板的外侧设置加热装置,采用加热装置加热混凝土的表面,使混凝土内部和表层的温差控制在设计范围内,从而解决混凝土表面温度散失太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144655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940092.1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IPC: E01D1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劲性骨架的塔柱,包括:底节预埋座和设置在底节预埋座上的骨架主体,所述底节预埋座采用金属波纹管焊接而成,所述金属波纹管由环状结构的外壁和平滑结构的内壁组成,所述金属波纹管上最薄处的壁厚大于5mm。本实用新型的底节预埋座选用金属波纹管焊接而成,具有质量轻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将金属波纹管支座制成环状外壁和平滑内壁的结构,并且最薄处的壁厚大于5mm,既能满足受力要求,又能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使用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12000649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300623.1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邻近既有水上桥墩施工的可移动式浮箱平台,包括:浮箱单元,所述浮箱单元为若干个,若干个浮箱单元拼接后,形成带有施工区域的浮箱平台,待施工桥墩位于所述施工区域内,所述浮箱平台构成水上施工平台,施工设备和/或施工人员位于所述水上施工平台上作业;定位桩,若干个所述定位桩位于浮箱平台的角点和/或边缘处,用于固定所述浮箱平台;平头吊架,所述平头吊架安装于水上施工平台上,平头吊架上通过回转总成连接有沿平头吊架转动的吊臂;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设置于所述水上施工平台上,且所述行走轨道形成闭合行走施工路线;限位固定装置,设置于行走轨道上,用于固定平头吊架。
-
公开(公告)号:CN215669674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097287.6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2D29/16 , E02D3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隧道用接头结构,包括,已安装悬浮隧道,以及与已安装悬浮隧道接头的待安装悬浮隧道,两者之间形成接头部;变形腔,所述变形腔与接头部连接,所述变形腔通过腔体大小的变化,以形成抵抗力,抵抗安装中的外力;第一止水带,所述第一止水带设置于变形腔和接头部之间,所述第一止水带至少包括支撑部以及止水部,沿所述接头部外周,所述止水部至少形成止水圈。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安装了一部分的悬浮隧道,其通过变形腔以及止水带的配合使用,提高了使用中的强度,确保了接头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167414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3018755.8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15/14 , E01D19/00 , E01D2/04 , E02C1/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桥结构,涉及水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浮桥结构,包括:主桥段、引桥段和船闸结构;主桥段设置于航道上方,引桥段连接于主桥段的端部和陆地之间,船闸结构设置于主桥段下方,且位于航道的中央;主桥段包括多个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于多个第一支撑结构顶部的第一箱梁;引桥段包括第二支撑结构和设置于第二支撑结构顶部的第二箱梁;第一箱梁和第二箱梁的端部连接,桥面铺设在第一箱梁和第二箱梁的顶部;船闸结构位于主桥段对称中心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浮桥结构可适用于深水、软基水域,并且桥梁跨度较传统浮桥更大。实现了不受水深限制的航道通航。
-
公开(公告)号:CN215669675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113381.6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2D31/00 , E02D3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悬浮隧道结构的抗浮导环,包括,导环,所述导环套设于悬浮隧道结构上,形成外部保护结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导环内侧,与所述导环固定连接;锚定单元,沿所述导环外周,设有若干的锚定单元,所述锚定单元用于实现缓冲结构多个方向的锚定;所述锚定单元受力锚定时,所述缓冲结构产生对抗预应力,形成保护圈,并沿悬浮隧道结构的外周,将部分所述悬浮隧道结构外壁进行包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与悬浮隧道分离的缓冲结构的增加,提升了悬浮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了锚索与隧道管体直接接触,不会导致隧道结构因应力集中而破损,起到有效缓冲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