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14290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142918.5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5F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好氧堆肥反应器系统。所述反应器系统包括反应器罐体、PLC控制系统、布气系统和布水系统;所述反应器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出气口和补水口,所述补水口与所述布水系统相连接;所述反应器罐体的底部设有沥出液收集口;所述反应器罐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布气系统相连接;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气口分别设于所述布气筛网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布气系统和所述布水系统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发明良好的保温层设计可有效确保发酵效果和产品质量;基于多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可实现实验模拟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尾气净化系统和沥出液收集口的设计可有效实现堆肥发酵过程的生态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1769867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0033762.3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肥产品品质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集装置采集堆肥产品代表性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将光谱信息转换成对应的数字信息;2)确定建模的标准含量;3)对步骤1)得到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进行特征光谱的提取和预处理,得到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中的最优光谱数据信息;4)将步骤3)优选出的光谱数据点组合作为输入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法结合留一法交互验证的方法,结合步骤2)中测得的样品标准含量,建立一堆肥产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主要技术指标含量校正模型;5)评价模型;6)采集待测堆肥产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输入步骤4)中所建立的校正模型中,计算出预测待测样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含量。本发明可以对高温好氧堆肥后有机肥产品的品质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适用于农林剩余物高温好氧堆肥后有机肥产品主要技术指标的快速、无损和高精度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6279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305030.8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物料特性概率分布信息的确定方法及确定系统,属于生物质领域,首先确定物料特性值序列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然后选取多个符合频率分布直方图展示的频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并拟合多个概率分布模型,筛选通过拟合优度检验的概率分布模型,最后计算每个筛选出的概率分布模型的统计分析结果并获得概率分布模型曲线,进而通过可视化模块进行可展示。本发明采用频率直方图和经典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方法实现了物料特性数据的概率分布模型的定性及定量信息的获取与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647B8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097050.2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有机肥在线和离线检测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液态有机肥处于在线动态下,近红外光谱仪采用列扫描模式采集液态有机肥的近红外信号;当液态有机肥处于离线静态下,近红外光谱仪采用哈达玛模式采集液态有机肥的近红外信号,本发明系统地解决了液态有机肥在不同状态下采集信号的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液态有机肥在线和离线检测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3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00269.8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置可变光源的根系土壤原位成像装置及方法,包括微根窗、可变光源和控制装置;所述微根窗包括微根窗管、微型相机、成像平台、导向杆、丝杠、电机Ⅰ、底盖及上盖;所述可变光源包括外壳、滤光片轮、滤光片、卤素灯、轴Ⅰ、电机Ⅱ和光纤束;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可变光源控制电缆与可变光源电连接;通过电机控制电缆与微根窗的电机Ⅰ电连接;通过图像数据采集控制传输电缆与微型相机电连接。该成像装置,通过外置可变光源,利用滤光片分光,将光源通过光纤束引入微根窗管中作为成像光源,极大地丰富了根系土壤原位成像的波段数量与波段选择范围,收窄了每个波段的光谱范围,提高了数据质量,有效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46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86368.7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V20/69 , G06V10/74 , G06V10/762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植物染色图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待测植物样本的染色切片图像,获取组织分布图像;对组织分布图像进行RGB通道分解后,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信号强度的统计分析,获取第一定量结果和第二定量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植物染色图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将R/B值和G/B值分别作为木质素和纤维素分布的量化指标,为木质素和纤维素同步提供可分析的量化数据,实现原位同步量化分析。避免直接通过人眼分析判断木质素和纤维素分布的主观误差,提升植物检测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6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15175.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农作物根茎木质纤维组分的原位同步量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样品制备、原始拉曼光谱图像获取、原始拉曼光谱图像处理和木质纤维组分原位同步量化的步骤;所述木质纤维组分原位同步量化包括:将处理后的拉曼光谱图像根据特征波段进行强度归一化,根据归一化后相对拉曼强度单峰成像生成农作物组织中多种木质纤维组分分布的拉曼图像,再生成可以用于统计分析的量化数据。本发明的方法基于共聚焦拉曼显微图谱,不产生化学污染物,无标记且具有很高的化学特异性,可原位同步获得农作物根茎多种细胞壁木质纤维组分的空间量化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01354.X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量传递的模拟好氧发酵通风系统的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基于动量传递的模拟好氧发酵通风系统的建模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好氧发酵通风系统的模型假设信息,模型假设信息用于表征不同工况下好氧发酵通风系统的空气流动情况和空气流速分布情况;基于模型假设信息,重构好氧发酵通风系统的三维流体域模型;确定所述三维流体域模型的有限元网格文件;基于所述有限元网格文件,构建基于动量传递的模拟三维流体域通风模型,模拟三维流体域通风模型基于空气在好氧发酵通风系统内的模拟流动过程建立。使用本发明方法能够为后续设计规模化好氧发酵工程及其工艺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也能降低成本,提高好氧发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705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73232.0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01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道中粪水成分在线分析的光谱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光谱数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外套设至少有一个环形的抱箍,所述抱箍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安装有套筒,所述管道上开设有套筒孔,所述套筒穿过所述套筒孔,所述套筒外端面连接有套筒盖,所述套筒盖通过螺栓与光谱仪连接,所述光谱仪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光谱仪采集的光谱数据;采用管道、抱箍、套筒和光谱仪结构,实现通过近红外在线信号检测,配套使用数据处理模块,实现粪水成分的快速检测,满足流体的在线检测,同时达到密封以及拆卸安装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9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358354.1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光谱成像的植物茎秆切面“组织‑组分”同步分析方法,包括:获取茎秆切面感兴趣区域的光谱图像及可见光图像以及待分析组分的参考光谱,并调整空间分辨率;对获取的茎秆切面的光谱图像进行前景提取和噪点去除,并展开为依空间点序排列的光谱;对待分析组分的参考光谱和已展开的光谱图像的光谱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光谱还原得到新的三维光谱图像;提取茎秆切面的可见光图像的多空间信息,结合光谱图像信息,将突显茎秆切面不同组织结构特征的多空间信息进行融合,继而利用聚类算法提取茎秆切面各组织结构特征及分布;对光谱图像进行组分信息提取,并结合空间点信息将相对浓度与茎秆切面组织结构特征及分布进行对应,实现分析结果可视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