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5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1000236.1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安刚 , 刘岩 , 尚怀嬴 , 赵兵 , 林繁涛 , 陈昊 , 郭剑 , 刘宣 , 翟峰 , 孟静 , 唐悦 , 张蓬鹤 , 于海波 , 惠娜 , 孔令达 , 梁晓兵 , 曹永峰 , 张密 , 巫钟兴 , 窦健 , 白静芬 , 杨玉博 , 张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设备生产流程中质量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边缘采集终端采集多种类型的设备在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数据,并对采集的生产数据进行清洗,获取有效生产数据;通过所述边缘采集终端基于通信协议,通过数据接口,将所述有效生产数据发送至可信采集平台;通过消息队列方式将接收到的各类型设备的有效生产数据上传至云端。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7067.7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智能量测设备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相关性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分别选取预设数量的原始测试样本和老化测试样本进行冲击测试,分别获取原始测试样本和老化测试样本的冲击强度,并根据原始测试样本和老化测试样本的冲击强度计算冲击强度的老化保持率;分别重新选取预设数量的原始测试样本和老化测试样本进行弯曲测试,分别获取原始测试样本和老化测试样本的弯曲强度,并根据原始测试样本和老化测试样本的弯曲强度计算弯曲强度的老化保持率;根据所述冲击强度的老化保持率和弯曲强度的老化保持率,确定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本发明能够提高行业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为我国量测设备行业的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3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50578.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碳源融合计量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采集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获取用户或企业的能耗和职级碳排放测量数据;根据用能设备的类型,基于能源枢纽模型对能耗和职级碳排放测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不同用能设备的空间耦合关系和时间耦合关系,构建基于能源枢纽的多能源耦合模型,并根据所述多能源耦合模型计算不同能源的用能效率;根据多能源系统碳流理论,构建基于能源系统碳流理论的能量流‑碳排放流耦合传递模型,并根据所述能量流‑碳排放流耦合传递模型计算不同能源流的碳流率;根据碳流率和用能效率计算用户或企业不同碳源的用能间接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4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83169.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量更新双路重构自校正电能表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电能表异常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电能表的原始时间序列数据,并基于所述原始时间序列数据生成时间序列集;基于所述时间序列集及基于动量更新Transformer记忆模块的双路重构自校正框架,训练得到用于电能表异常检测的检测模型;基于所述检测模型,根据目标电能表的时间序列集,对所述目标电能表的异常进行检测。本发明增强了模型对正常数据的学习能力同时提高正异常的区分度,提高了异常检测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18848.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干扰下智能电表计量误差校正方法,并公开了具有智能电表计量误差校正方法的系统,其中智能电表计量误差校正方法综合利用实验平台采集的恒定磁场强度、电流大小、功率因数和对应的有功误差值等数据,通过理论分析磁场干扰下的功率校正式,同时构建比差和角差的拟合函数,并用帐篷混沌变量初始化灰狼种群信息,对拟合函数的参数进行寻优以获取高精度的功率校正式,解决了现有的电能表计量误差校正方法准确度不高、搜索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12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55262.8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公开一种用于通信单元停电上报的检测设备及系统,包括:多个通信单元测试工位,多个通信单元测试工位分别适配待测试的不同类型的通信单元,并用于安装对应的通信单元进行测试;供电线路,分别与各个通信单元测试工位电性连接。通过一种控制回路扩展的负荷控制方法,保证专变采集终端III型的台区增加专变负荷控制扩展模块和三相电能表后,能够实现扩展到8个回路的负荷控制,且可以实时采集各个分支的负荷数据,实现分支回路负荷控制。兼容单相电能表通信单元、三相电能表通信单元、智能物联表通信单元以及II型采集器,适用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各电力企业计量中心及各通信单元设备生产厂商,可有效提升对通信单元停电事件的标准化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61513.3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nventor: 孟之航 , 高欣 , 李保丰 , 翟峰 , 赵兵 , 郜波 , 秦煜 , 陈昊 , 梁晓兵 , 郑安刚 , 许斌 , 徐萌 , 冯云 , 赵英杰 , 卢建生 , 任宇路 , 石智珩 , 谢振刚 , 杨子成 , 杨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电能表故障分类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收集电能表的历史故障数据样本集;分别遍历历史故障数据样本集中的每一故障类别样本,将该故障类别下所有样本作为少数类样本集,其余各故障类别的样本作为多数类样本集,生成多个二类数据集;根据预先训练的迁移数据选择器以及迁移任务监督器,分别对多个二类数据集进行对抗迭代,生成多个迁移数据集;分别将多个迁移数据集输入至少数类样本生成模型中,生成多个平衡样本集分别训练分类器,生成多个故障类别分类器;将实时采集的待测故障数据分别输入至多个故障类别分类器,输出多个故障类别概率,并选取多个故障类别概率中最大值作为待测故障数据的故障类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379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75199.4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用户用电故障维护决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用户用电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其中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状态层以及指标层;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中所有指标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体系中所有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每个二级指标的重要度;获取当前故障指标集,并获取预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故障信息;根据当前故障指标集中各二级指标的重要度以及对应的历史故障信息中各二级指标的故障次数,确定当前故障指标集中每个二级指标的风险程度得分;对当前故障指标集中个二级指标的风险程度得分进行降序排序,并按照排序后的二级指标确定低压用户用电的故障维护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8200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9860.X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05 , H04L43/50 , H04L41/12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供电范围内各节点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变压器供电范围内全网网络节点档案信息以及间隔预定时间段持续获取网络拓扑原始信息;对网络拓扑原始信息进行信息结构化处理操作,确定结构化网络拓扑信息;对全网网络节点档案信息以及结构化网络拓扑信息进行信息完整性处理操作,得到完整网络拓扑信息;根据持续获取的完整网络拓扑信息进行网络拓扑绘制,并根据绘制的网络拓扑确定变压器供电范围内的各节点的监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46414.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一体协同的分布式光伏分层分级调控方法及系统,属于分布式光伏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预设用户层并网自治策略、台区层边端自控策略和区域层聚合调控策略,通过明确的分层调控策略,有效减少层级间的信息交互,降低通信成本。本发明考虑了多种控制类型,以满足从即时应急响应到长期规划的各种控制需求。本发明明确了区域层、台区层和用户层之间的优先级,确保在冲突或紧急情况下按照既定的优先级进行操作,实现不同层级的配合,提高控制精度和控制的响应时间,保证电网实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现有分布式光伏控制技术的通信成本高、无法满足多种控制需求以及无法保证电网实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