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379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96786.6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光伏集群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分布式光伏的无功功率调节能力和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基于所述获取的无功功率调节能力和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对所述分布式光伏集群进行划分;基于划分后的光伏集群进行电压控制,可以根据集群电压调节能力指标得到电压调节能力,保证每个集群均具备足够的有功、无功调节能力来应对集群内的电压变化,可协调集群内分布式光伏的有功无功出力,快速响应光伏并网点电压的变化,迅调节电网电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391771.4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协同的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控制系统,包括:边缘管控装置、智能测控装置、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和云服务平台,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将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智能测控装置;智能测控装置,接收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发送的所述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边缘管控装置;边缘管控装置,将接收的所述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信息,以及所述计量电表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信息,以及所述计量电表数据,对所述计量电表数据、分布式电源进行监控和分析。解决当前分布式电源点多面广、难监测、难调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1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57414.6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全距离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区域能源互联网中与设定工作点相连的管线段和关键设备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静态安全边界模型得到设定工作点对应的安全限值;基于安全限值结合安全阈值计算式得到设定工作点的安全阈值;基于管线段和关键设备所供负荷与设定工作点的安全距离与安全阈值的大小关系评估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安全性;本发明采用静态安全边界模型准确的计算出设定工作点的安全限值,通过安全限值计算安全阈值,提高了安全阈值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7411.2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区域能源互联网供能效率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将获取的区域能源互联网中关键管线段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系统供能阈值模型,得到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限值;基于关键管线段所供应负荷结合供能阈值计算式计算供能阈值;基于关键管线段参数中的关键管线段所供应负荷、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限值和供能阈值评估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供能效率;其中,系统供能阈值模型是当发生故障时,基于预先设定的n种转移方案满足区域能源互联网N‑1安全可行区前提下EH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取值范围构建的。本发明采用供能阈值模型准确计算供能阈值,基于该供能阈值准确的描述系统供能程度,而且通过供能低谷指标给出需要释放供能潜力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820929.4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无缝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获取逆变器并网开关两侧的电压,并计算逆变器的角频率无缝切换补偿量和电压幅值无缝切换补偿量;确定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基于所述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对逆变器进行离网到并网的无缝切换,本发明基于逆变器的角频率无缝切换补偿量和电压幅值无缝切换补偿量实现逆变器进行离网到并网的无缝切换,避免使用锁相环,不会引入负阻尼效应,弱电网下逆变器离并网切换过程不会受到较大的电流冲击,避免出现电压畸变,在稳定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能够准确快速地追踪电网频率,实现逆变器与电网的自同步,抑制了功率尖峰及振荡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55638.9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N3/00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02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包括:基于运行成本的目标函数、基于环境成本的目标函数以及基于可靠性的目标函数;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冷热电负荷平衡约束、发电设备约束、制冷及制热设备约束、设备爬坡速率约束、综合系统与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功率约束以及储能约束;获取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参量,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参量对所述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进行求解,生成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的运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0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07165.6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微电网故障快速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基于故障发生后微电网中各线路的电压采样值确定微电网中各线路的电压不匹配值;其次,根据微电网中各线路的电压不匹配值以及三相电流之和判断故障线路;最后,利用故障线路的电压不匹配值和/或发生故障前、后的运行参数进行故障识别。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判断微电网故障线路,以及对微电网故障进行快速准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06149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38665.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储能系统储能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在初始储能容量的基础上,增加预设裕度的储能容量,并确定净收益值;判断所述净收益值是否不为正,若是,则当前储能容量为储能容量临界值;否则,继续按预设裕度增加储能容量并确定所述储能容量下的净收益值,直至所述净收益值由正转负。本方案在一个调度周期的短期内,以净收益值的正负为判断标准,判断储能容量的临界值,使得储能容量配置有据可依;在一个调度周期内,以预设裕度逐渐增加配置容量,可以精确确定储能容量临界值,在理论性的基础上,提高了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1238880.8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能流潮流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潮流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认仿真计算模型的迭代计算流程,及各运行方式初值选取的约束;生成样本训练集;对样本训练集进行训练,生成分类器;取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作为仿真计算模型的潮流交替迭代计算的初值;将初值输入仿真计算模型进行潮流迭代交替计算,若潮流计算结果收敛,输出潮流计算结果。本发明降低了初值选取的随机性,通过收敛度预测模型评价初值的收敛程度,提高了潮流计算收敛的概率,有利于快速选取初值,规避多能流潮流交替迭代中的难收敛度计算时间长的问题,可减少复杂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06149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238665.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储能系统储能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在初始储能容量的基础上,增加预设裕度的储能容量,并确定净收益值;判断所述净收益值是否不为正,若是,则当前储能容量为储能容量临界值;否则,继续按预设裕度增加储能容量并确定所述储能容量下的净收益值,直至所述净收益值由正转负。本方案在一个调度周期的短期内,以净收益值的正负为判断标准,判断储能容量的临界值,使得储能容量配置有据可依;在一个调度周期内,以预设裕度逐渐增加配置容量,可以精确确定储能容量临界值,在理论性的基础上,提高了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