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13506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58288.4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3/89 , B01J23/83 , B01J23/835 , B01J23/889 , C01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甲烷催化裂解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法与制氢方法。该催化剂的通式为xX·aA·yY·bB·(100-x-y-a-b)M。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载体M与组分A的金属硝酸盐、磷酸盐或氧化物混合,干燥、焙烧;改性载体与铈硝酸盐混合,加入氨水,沉淀干燥、焙烧;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与镍硝酸盐、组分B的金属碳酸盐、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混合,沉淀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该方法采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与再生器进行甲烷催化裂解制氢和催化剂的再生、循环使用。该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催化甲烷制氢,且将积碳选择性氧化成CO,具备双功能。该方法可廉价大规模联产氢气和CO,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生产方便、安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9865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58286.5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3/888 , B01J23/847 , C01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甲烷催化裂解生产氢气的方法。该催化剂包括通式xX·yA·zB·(100-x-y-z)M所示的镍基复合金属氧化物,X为Ni和/或其氧化物,A为辅助金属组分,B为助剂金属组分,M为载体。该甲烷催化裂解生产氢气的方法包括:使包括甲烷的原料气在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与催化剂接触并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得到包括氢气的生成气和失活的催化剂,在沉降器中分离后,催化剂携带积炭进入再生器再生,得到包括CO或合成气的再生烟气,再生后的催化剂重新进入反应器。再生产生的热量用来提供整个系统的能量需要,实现自热操作。该方法能够大规模廉价连续生产氢气,可有效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72517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5761.4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催化裂化或裂解过程将碳四烯烃转化成丙烯的方法,该技术方法为:1)醚化后碳四直接进入反应器,先与水发生水合反应,生成相应的醇。2)将反应器出口物料进行普通蒸馏,塔顶得到烷烃,塔底得到相应的醇。3)塔底物料作为裂化增产丙烯的原料,重新进入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进行裂解反应。本发明通过采用添加不影响后续反应且无需分离的质量分离剂(水),强化烷烃烯烃分离过程,然后在无需对质量分离剂进行分离的情况下,对高反应活性的烯烃组分进行高选择性回炼,从而解决了传统工艺过程中烷烃与烯烃的高效分离的难题,从而实现通过回炼增产丙烯的目标。该工艺可利用原有装置,在投资不大的情况下,提高烯烃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7820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21662.1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55/00
Abstract: 一种高酸原油流化脱酸与催化裂化的装置,包括:供高酸原油脱酸的第一提升管反应器、供催化裂化的第二提升管反应器、沉降器、换热器、以及催化剂再生器;其中,第一提升管反应器的上端与沉降器连接,第二提升管反应器的上端与沉降器连接,通过管道一将催化剂再生器与第二提升管反应器连接,通过管道二将沉降器与第一提升管反应器连接,在管道2上设有热交换器,供待生催化剂与高温再生催化剂进行热交换。该装置实现高酸原油的催化脱酸、脱残炭与重组分催化裂化,同时可避免轻组分的损失。采用两个提升管反应器,分别组成两路循环,一路用于高酸原油的脱酸、脱残炭,一路用于重组分的裂化,提高液、轻油等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28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10104639.X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7/10 , C07C4/06 , C07C2529/89 , C10G3/57 , C10G11/18 , C10G33/06 , C10G70/06 , Y02P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催化裂化生物来源含氧烃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包含生物来源含氧烃化合物和一定量硫的进料与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在等于或高于400℃的温度下接触,以产生产品物流;使流化裂化催化剂与产品物流分离和从产品物流中分离轻质馏分;和通过胺处理过程从轻质馏分中除去硫化氢,在所述胺处理过程中使用活性炭处理至少部分用于所述胺处理过程的胺溶液或处理至少部分所述胺处理过程的进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536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10423606.1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10G6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裂化与加氢生产清洁汽油并增产丙烯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和加氢精制单元。通过在催化裂化分馏塔顶增加汽油分馏塔将粗汽油分割为轻、重馏分:重汽油进入加氢单元精制;轻汽油一部分进入吸收稳定系统得到稳定轻汽油,另一部分直接返回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下部在较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裂解增产丙烯;最后将稳定轻汽油和改质后的重汽油调和得到清洁汽油产品。该方法,既高效改质了催化裂化汽油,增产了丙烯,还可增加催化裂化装置的剂油比促进重质石油烃的转化,同时还降低了吸收稳定系统的负荷和能耗,简化了流程,强化了催化裂化和加氢精制两套装置间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423263.9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裂化与加氢精制联合生产清洁汽油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和加氢精制单元。本方法通过在催化裂化分馏塔顶增加汽油分馏塔将粗汽油分割为轻、重馏分:重馏分汽油进入加氢精制单元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轻馏分汽油一部分进入吸收稳定系统得到稳定轻汽油,另一部分直接返回催化裂化第二提升管反应器上部反应区在缓和的条件下进行改质;将稳定轻汽油和改质后的重汽油调和得到清洁汽油产品。采用本方法,既高效改质了催化裂化汽油,还可增加催化裂化装置的剂油比促进重质石油烃的转化,同时还降低吸收稳定系统的负荷和能耗,强化了催化裂化和加氢精制两套装置间的协同作用,降低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524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554752.4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迟焦化加热炉,包括炉体、对流室、辐射室、炉管、炉管吊架、燃烧器,对流室设置在辐射室的上方,对流室内水平排列有炉管;炉管吊架设置在辐射室中部,将辐射室隔为两个对称区域,炉管吊架上设置有水平排列的炉管并通过弯头彼此相连,辐射室内壁上也安装有水平排列的炉管并通过弯头连为一体;燃烧器位于辐射室两对称区域的靠炉壁底部,沿辐射室内炉管的轴向均匀设置;辐射室中部内壁上设有导流挡板;炉管吊架位于辐射室内上部的炉管在不到出油口的位置提前在弯头前进行同心护径,变径后的同心扩径炉管至少有两根。本发明在保持现有传焦化炉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传热效率,可使在役加热炉至少增加20-30%的处理量,延长一倍的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757061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48362.3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石化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1B3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筛初级结构单元柱撑镁皂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镁皂石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加热至30-90℃反应1-26h,再加入合成ZSM-5分子筛的模板剂并在40-100℃下搅拌1-26h,得到混合溶液;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合成ZSM-5分子筛的凝胶,在0-80℃下搅拌2-30h,再置于80-200℃下晶化处理3-20h,得到分子筛初级结构单元柱撑镁皂石。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以ZSM-5分子筛初级结构单元作为柱子柱撑镁皂石,制备得到的柱撑镁皂石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31729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20490.0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8F120/14 , C08F118/08 , C08F2/22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散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纳米SiO2为核,通过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制备SiO2/高聚物复合纳米粒子。结果表明:以未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为核采用半连续法无皂乳液聚合可以制备SiO2/高聚物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粒子,且粒子单分散性好。本发明具有制备工序少,粒子单分散性好,单体切换灵活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