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45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82811.3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及系统,所述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包括确定钻孔所处的目标地层层位;进行钻孔的施工,并使所述钻孔处于所述目标地层层位中;对目标区域进行压裂注浆和固废浆液充填注浆,通过所述压裂注浆以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岩层中形成裂隙网,通过所述固废浆液充填注浆以使固废浆液经过所述裂隙网充填至采空区。本发明实施例的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能够将固废充填至地下采空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废弃物的处理,无需对固废进行升井,降低固废处理成本,也不会对地表环境造成破坏,还能够充填采空区,避免地表沉降。

    煤巷喷涂支护系统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11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1042900.4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巷喷涂支护系统。该煤巷喷涂支护系统包括:机械臂,机械臂设置在车体上;喷涂装置,喷涂装置包括喷头和用于储存喷涂材料的储料区,喷头与机械臂连接,储料区通过输料管路与喷头连接,储料区设置在车体上;尺寸采集装置,尺寸采集装置设置在车体上,用于采集新掘巷道的尺寸;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车体上,驱动装置与机械臂连接,驱动装置根据新掘巷道的尺寸,驱动机械臂动作以带动喷头将喷涂材料喷涂到新掘巷道的围岩表面,形成一层密封喷层,对巷道形成临时支护。该系统能够根据新掘巷道的尺寸,驱动机械臂以带动喷头将喷涂材料喷涂到新掘巷道的围岩表面,喷涂更加灵活,且喷涂形成的密封喷层可产生对巷道的临时支护效果。

    围岩性能随钻评价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632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87682.7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岩性能随钻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钻机在所述围岩中不同岩性的岩层中钻孔的钻进参数范围;利用钻机对巷道围岩钻孔,并获取所述钻机的钻进参数;将得出的钻进参数与钻进参数范围进行对比,得出所述围岩所包含的岩层,以及所述围岩的裂隙参数;根据所述裂隙参数获取所述巷道围岩的RQD值;将所述巷道围岩的RQD值与RQD分类表中的RQD值进行对比,获得所述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级别。本发明实施例的围岩性能随钻评价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时调整巷道掘支工艺及支护方案。

    围岩稳定性判定、预警和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305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68895.5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岩稳定性判定、预警和支护方法,打设锚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掘进机开挖巷道并每完成一次开挖进尺后;钻机在顶板上打设第一钻孔,检测装置实时分析钻机在打孔过程中的随钻参数;当检测装置分析随钻参数未达到离层临界值时,按照设定的锚杆支护距开挖面的距离安装锚杆;当检测装置分析随钻参数达到离层临界值时,判定打孔区域所在的顶板为不稳定顶板,在第一钻孔内安装锚杆;不稳定顶板在此后不少于二次的开挖与支护过程中,减少空顶距离,并打设第二钻孔,如发现随钻参数仍超过离层临界值,补打锚索;直至第二钻孔随钻参数持续小于离层临界值时,不打锚索,直至第一钻孔随钻参数持续小于离层临界值时,延长空顶距离。

    一种微地震震级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59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9414.5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微地震震级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微地震目标监测点进行向量扫描,得到所述目标监测点对应的破裂辐射能量;基于所述目标监测点对应的破裂辐射能量计算所述目标监测点对应的信噪比下限;根据所述目标监测点对应的信噪比下限确定所述目标监测点对应的微地震等效能量;根据所述目标监测点对应的微地震等效能量确定所述目标监测点对应的微地震震级。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确定的目标监测点对应的微地震等效能量,可以有效且精确的确定微地震震级。

    一种复合岩层定向钻进压裂前向交替作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8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63234.9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岩层定向钻进压裂前向交替作业方法,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复合岩层定向钻进压裂前向交替作业方法包括:根据矿井下防灾压裂需求确定巷道内施钻地点,并确定定向钻孔参数;根据施工地点的顶板岩层柱状图和岩性水理特征确定钻进分段数量和每个钻进单分段的长度L;将钻机布置在开孔位置,调整开孔直钻角度,确定开孔点的坐标;进行钻进单分段钻的钻进施工,并在退钻过程中对钻进完成的钻进单分段进行洗孔。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岩层定向钻进压裂前向交替作业方法,有效解决了软硬复合岩层在钻孔穿层成孔较长时间后出现泥化塌孔、错动变形导致孔径缩小,从而造成封隔工具卡阻、分段压裂不成功的问题,提高全钻孔分段压裂的成功率。

    煤层顶板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63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13927.7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煤层顶板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煤层顶板信息;其中,煤层顶板信息包括多个不同层位的顶板岩层信息;针对任一层位的顶板岩层,对对应的顶板岩层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岩层指标和岩石指标;对岩层指标之间和/或岩石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以确定各个岩层指标各自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各个岩石指标各自对应的第二权重;对各个岩层指标和各个岩层指标各自对应的第一权重进行加权求和,以及对各个岩石指标和各个岩石指标各自对应的第二权重进行加权求和,以得到顶板岩层的可压裂性评分,由此,全方位地评价顶板岩层的可压裂性,进而准确地从煤层顶板各个层位的顶板岩层中,确定可压裂性优先级较高的顶板岩层。

    微震事件识别方法和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13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45439.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微震事件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煤矿区域进行监测,以获取待识别微震信号;对待识别微震信号进行动态频率切片小波变换DFSWT,得到对应的目标时频图;对待识别微震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目标特征;基于目标时频图和目标特征,采用目标识别模型,得到目标识别模型输出的多个微震事件的预测概率;其中,预测概率用于指示发生对应微震事件的概率;根据多个微震事件的预测概率,从多个微震事件中确定煤矿区域发生的目标微震事件。根据待识别微震信号经过动态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得到的目标时频图、以及待识别微震信号特征提取得到目标特征,实现对煤矿区域发生的微震事件的自动识别,提升微震事件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裂缝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12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9628.7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裂缝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煤矿坚硬顶板强矿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坚硬顶板的最小主应力的方向,布设钻孔;在钻孔内依据预设分段压裂间距进行第一分段压裂,结合混合压裂液,得到与最小主应力方向垂直的平行裂缝组,混合压裂液包括支撑剂,预设分段压裂间距内具有诱导应力;在平行裂缝组中每两个相邻平行裂缝的中部区域进行第二压裂分段,结合压裂液,得到每两个相邻平行裂缝之间的转向裂缝,转向裂缝延转向裂缝的裂缝方向与每两个相邻平行裂缝的延长线相交,实现基于诱导应力改变裂缝的扩展方位生成转向裂缝,增强裂缝网络的复杂化和连通性,提高坚硬顶板的致裂弱化和垮落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