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空区散料回运回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4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33832.X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散料回运回填系统及方法,包括装载机构,装载机构包括给料设备、装料设备、提升轨道、仓下运输设备,给料设备的下侧设置有装料设备,装料设备的下侧设置有仓下运输设备,装料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提升轨道;运输机构,运输机构包括集装袋、自卸单轨吊挂钩、挂钩间连杆、牵引装置和运输轨道,集装袋的上端设置有自卸单轨吊挂钩,自卸单轨吊挂钩之间设置有挂钩间连杆,自卸单轨吊挂钩的一侧设置有牵引装置,自卸单轨吊挂钩的上侧设置有运输轨道;堆码机构,堆码机构包括升降连杆、承载平台和推袋部件,升降连杆的上端设置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的上端设置有推袋部件。本发明具有对散料的粒度要求低、运输的小时运量大的优点。

    井下探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85933.0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井下探测装置、系统及方法,包括:主体、多级伸缩缸、一级安装架、伸缩套管和二级安装架;主体上安装有设有安装块,主体后端安装设有配重箱,主体内部安装内嵌有多级伸缩缸,多级伸缩缸伸缩端安装有一级安装架,一级安装架上连接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和多级伸缩缸的级数相同且嵌装在安装块内,一级安装架上安装有纵转电机,二级安装架下方安装有横转电机,横转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柱;主体两侧安装设有移动履带,主体内部设有使能电机。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井下探测装置,实现了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适用性,不仅能够在井下复杂的环境中高效运作,还能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精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45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82811.3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及系统,所述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包括确定钻孔所处的目标地层层位;进行钻孔的施工,并使所述钻孔处于所述目标地层层位中;对目标区域进行压裂注浆和固废浆液充填注浆,通过所述压裂注浆以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岩层中形成裂隙网,通过所述固废浆液充填注浆以使固废浆液经过所述裂隙网充填至采空区。本发明实施例的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能够将固废充填至地下采空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废弃物的处理,无需对固废进行升井,降低固废处理成本,也不会对地表环境造成破坏,还能够充填采空区,避免地表沉降。

    可拆卸墩柱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19275.9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墩柱,所述可拆卸墩柱适于设在巷道内,所述可拆卸墩柱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柱体的下端适于与所述巷道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柱体在所述第一柱体的上方浇筑形成,所述连接装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变化,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且所述连接装置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适于注入填充物,且在所述填充物注入所述空腔内时,所述第二柱体向上移动以远离所述第一柱体且使所述第二柱体的上端与所述巷道的顶部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连接装置分离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本发明的可拆卸墩柱使用完毕之后可以方便拆卸并且可以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注浆管组件、注浆钻孔护孔方法及充填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72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82814.7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注浆管组件、注浆钻孔护孔方法及充填注浆方法,所述注浆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和阀体,第一管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一管体设在钻孔中,且第一端部位于钻孔内,阀体设在第一管体的第一端部,阀体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阀体在第一管体内的介质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处于关闭状态,阀体在第一管体内的介质压力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时转换至开启状态,并导通第一管体的第一端部。本发明实施例的注浆管组件能够在第一管体充填具有一定压力的介质以抵抗地层变化,阻止钻孔塌陷,同时能够在注浆时保障第一管体形成的注浆通道畅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