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830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20820.0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川 , 叶中飞 , 刘光辉 , 宋高丽 , 陶亚光 , 炊晓毅 , 李清 , 吕中宾 , 刘泽辉 , 张博 , 杨晓辉 , 谢凯 , 魏建林 , 马伦 , 高超 , 张世尧 , 张宇鹏 , 王天 , 李梦丽 , 陈钊 , 任鹏亮 , 白银浩
IPC: B25B21/0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动拧紧扳手,其包括减速器单元、直流电机单元、驱动控制单元、无线收发单元、电源单元以及壳体;电源单元与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为驱动控制单元提供电力来源;驱动控制单元与直流电机单元电连接,为其提供驱动控制信号;直流电机单元与减速器单元电连接,带动减速器单元转动,输出扭矩;无线收发单元与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驱动控制单元为无线收发单元提供电源和数据信号,无线收发单元与外部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无线传输。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电动拧紧扳手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对目标螺栓快速的施加精确扭矩,实现高精度的扭矩加载,并且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能够实时地对拧紧数据进行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1830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0620820.0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川 , 叶中飞 , 刘光辉 , 宋高丽 , 陶亚光 , 炊晓毅 , 李清 , 吕中宾 , 刘泽辉 , 张博 , 杨晓辉 , 谢凯 , 魏建林 , 马伦 , 高超 , 张世尧 , 张宇鹏 , 王天 , 李梦丽 , 陈钊 , 任鹏亮 , 白银浩
IPC: B25B21/0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动拧紧扳手,其包括减速器单元、直流电机单元、驱动控制单元、无线收发单元、电源单元以及壳体;电源单元与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为驱动控制单元提供电力来源;驱动控制单元与直流电机单元电连接,为其提供驱动控制信号;直流电机单元与减速器单元电连接,带动减速器单元转动,输出扭矩;无线收发单元与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驱动控制单元为无线收发单元提供电源和数据信号,无线收发单元与外部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无线传输。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电动拧紧扳手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对目标螺栓快速的施加精确扭矩,实现高精度的扭矩加载,并且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能够实时地对拧紧数据进行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94192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1174964.7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郑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特高压变电站架空线结构力学特性的方法,属于特高压变电站架空线结构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特高压变电站架空线结构的基础参数,架空线包括均选择扩径导线的跨线和引下线;采用悬链线方程分别对跨线、引下线找形;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基于对跨线、引下线找形的曲线生成对应的跨线、引下线几何模型,并建立对应于架空线结构的附属零件几何模型,装配后生成架空线结构装配模型。本发明确立了变电站架空线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根据导线实际工作情况对跨线和引下线的线条进行模拟,力学分析更趋近于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3183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36659.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川 , 刘光辉 , 叶中飞 , 宋高丽 , 陶亚光 , 炊晓毅 , 李清 , 吕中宾 , 刘泽辉 , 张博 , 杨晓辉 , 谢凯 , 魏建林 , 马伦 , 高超 , 张世尧 , 张宇鹏 , 王天 , 李梦丽 , 陈钊 , 任鹏亮 , 白银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帽螺栓的组合套筒,该组合套筒包括套筒(1)和转换夹头(2);套筒(1)具有容纳转换夹头(2)的内腔(1‑4);转换夹头(2)的外表面与套筒(1)的内腔的内表面相匹配,转换夹头(2)的内表面与待施工螺母的外表面相匹配。该组合套筒可用于输电铁塔的不同双帽螺栓规格,套筒与转换夹头可灵活组合,只需少量组件即可适配大范围的螺栓规格;可有效解决对双螺帽结构的单一螺母施工问题,同时可满足大扭矩螺栓的可靠施工需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42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04623.8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R43/04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电导线多端同步压接工具,可以通过活动压杆和固定压杆进行多边形每个面的同步压接,降低在压接过程中降低飞边产生概率;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压头,实现对不同尺寸导线的压接;同时在上导轨盘、下导轨盘和导向盘都存在一个开口,开口处设置固定压杆,拆下固定压杆,方便导线、铝管的放入和取出,以便于对导线、铝管的压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95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0927764.3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博 , 刘竹丽 , 刘贝贝 , 吕中宾 , 马杰 , 魏建林 , 叶中飞 , 杨晓辉 , 李清 , 姚德贵 , 寇晓适 , 伍川 , 马伦 , 宋高丽 , 李梦丽 , 白银浩 , 张宇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输电导线覆冰截面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集覆冰现场图像;B对获得的覆冰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覆冰图像数据阵列;C分离覆冰图像的前景与背景,提取覆冰截面特征;D对提取的覆冰截面特征进行数值化处理;E对覆冰截面轮廓进行模型重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输电导线覆冰截面轮廓进行数值化处理,并基于获取的覆冰截面轮廓信息在自然世界坐标中进行模型重构,得到清晰的覆冰轮廓边界,基于重构的覆冰模型,获取覆冰导线的气动力参数,进而开展输电导线在覆冰时的舞动特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89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0768020.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魏建林 , 张博 , 马伦 , 谢凯 , 宋高丽 , 李清 , 吕中宾 , 刘泽辉 , 伍川 , 炊晓毅 , 刘光辉 , 高超 , 张世尧 , 陶亚光 , 陈钊 , 李梦丽 , 张帅 ,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塔绝缘子串风偏参数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直线塔绝缘子串风偏参数测量装置包括一套UWB标签和至少两套UWB基站,UWB标签用于安装在直线塔绝缘子串的最下端,设直线塔绝缘子串自然垂落时,UWB标签设置在C点,UWB基站安装在直线塔的邻近UWB标签的侧面上,且其中两套UWB基站设置在经C点的水平面上。以从新的技术路线的角度测量输电线路风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026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10463208.X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川 , 张博 , 叶中飞 , 杨晓辉 , 陶亚光 , 吕中宾 , 李清 , 潘勇 , 姚德贵 , 卢明 , 魏建林 , 谢凯 , 马伦 , 任鹏亮 , 宋高丽 , 李梦丽 , 王超 , 陈钊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输电杆塔双帽螺栓施工的套筒式扳手,包括快速自紧式操作手柄机构和可调式六爪锁紧机构。快速自紧式操作手柄机构包括:偏心锁紧块、手柄、扭转头。可调式六爪锁紧机构包括:限位环、调节套、套管主体、移动卡爪;六个移动卡爪安装在套管主体滑槽中,相间60°均匀布置;调节套套装在套管外侧,其下端面与移动卡爪上端面通过涡状线进行配合,可通过旋转调节套驱动卡爪径向移动,改变加持半径,且能实现自锁。本发明解决了固定卡口扳手通用性差、活动扳手不适宜狭小空间作业,且易损坏螺母端面、套筒式扳手无法实现存在错位角的双螺母施工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19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767985.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钱诗林 , 魏建林 , 张博 , 刘泽辉 , 谢凯 , 陈钊 , 宋高丽 , 刘光辉 , 陶亚光 , 叶中飞 , 李梦丽 , 炊晓毅 , 伍川 , 张世尧 , 高超 , 王天 , 庞锴 , 任鹏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相间距轨迹动态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前置装置、通讯转换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数据采集前置装置包括控制系统、UWB芯片、UWB天线、连接板和防护盒;控制系统包括UWB无线通讯及测距模块、ARM控制模块和锂电池;数据采集前置装置的数量为三个;数据采集前置装置分别设置在同一断面A、B、C三相输电线路的间隔棒上,实时采集线路同一断面A‑B和B‑C相间距信号;控制系统与通讯转换系统无线连接并与机房服务器连接,通讯转换系统设置在输电铁塔顶部,将无线UWB‑串口信号转换为以太网;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同样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展示功能。直接测量输电线路相间距离,全面获取相间距的轨迹信息,获取完整的运动数据,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739235.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川 , 叶中飞 , 蔡道达 , 刘泽辉 , 严波 , 陶亚光 , 高英博 , 张博 , 孙运涛 , 陆桂来 , 刘光辉 , 炊晓毅 , 李清 , 马伦 , 张世尧 , 谢凯 , 高超 , 陈钊 , 张帅 , 宋高丽 , 李梦丽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貌优化的加强型耐张连板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拓扑优化的初始模型,设定固定区域和设计区域;S2:确定拓扑优化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设计变量是设计区域内各子区域的形状改变量,目标函数是最大化耐张联板的第一阶屈曲模态对应的荷载比例因子,约束条件是珠的分布率小于限定值;S3:对耐张联板初始模型进行拓扑优化;S4:结合加工成本、难度,得到耐张联板的合理加筋优化设计;S5:对耐张联板的合理加筋优化设计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判断屈曲荷载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Mises应力是否满足静强度要求。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可以得到最佳的加强筋位置、形状及尺寸,提升耐张联板的抗屈曲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