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9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5027.7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安徽大学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信任环境下基于状态信息加密传输的车辆队列控制方法,包括:车辆队列中的每辆跟随车均接收其前车发送的状态信息;其中车辆之间发送和接收状态信息时通过数字信封技术进行加解密和验证;车辆队列中的每辆跟随车均执行如下操作:利用模型预测算法计算预测当前车辆未来Np个时刻的状态信息;通过状态预测模型计算当前车辆未来Np个时刻期望的状态信息;通过MPC的目标函数计算生成当前车辆的最优控制输入;最终基于当前车辆的最优控制输入控制其运行状态。本发明在零信任构架下引入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同时通过车辆及其前车的状态信息来预测未来时刻的状态和期望状态以生成满足车辆队列控制要求的控制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8656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4121.4
申请日:2024-06-3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安徽大学 , 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G1/00 , G05D1/65 , G05D1/633 , G05D1/644 , G05D1/693 , G05D1/692 , G05D1/43 , G08G1/01 , G06N5/04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信任环境下基于信任评估的车辆队列动态分合控制方法,包括:在零信任环境下,重新构建融合车辆节点信任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而构建对应的车辆纵向运动轨迹预测模型;基于C‑F不确定推理模型,结合车辆纵向运动轨迹预测模型实时评估车辆队列中各个车辆节点的信任度;利用车辆队列动态分裂合并策略,结合车辆队列中各个车辆节点的信任度实时评估结果对车辆队列进行分裂或合并控制,以保证车辆队列在零信任场景下的安全运行。本发明基于C‑F不确定推理模型结合轨迹预测模型实时评估车辆节点的信任度,同时利用动态分裂合并策略对车辆队列进行分裂或合并控制,从而提高车辆队列运行控制时的安全性和控制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6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872125.2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30/28 , G01L11/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接触式悬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悬浮物体偏心和倾斜状态下的回复力预测方法,包括获得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和振幅分布;建立同时考虑悬浮物体偏心和倾斜的回复力预测理论模型;基于气体润滑理论,推导出挤压膜内流体运动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和样条插值法,获得悬浮物体的倾斜角和回复力大小;建立回复力和偏心距离的数学关系,并与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本发明从挤压流体运动的角度揭示了近场声悬浮偏心下回复力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同时考虑悬浮物体偏心和倾斜的回复力预测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悬浮物体偏心时回复力的大小,为近场声悬浮在非接触精密悬浮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0955.3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偏振原理的角度测量水平仪及使用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外壳、顶盖,所述顶盖底部设有若干个升降调节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两组分别用于检测被测平面相对于标准水平面X轴、Y轴的倾斜角度的测量组件。本发明放置在被测平面时,重心保持架带动检偏器、激光接收器相对于外壳转动以调整其位置,使得起偏器与被测平面平行,检偏器与标准水平面平行,被测平面的倾斜角度反映在起偏器和检偏器的角度变化上,而起偏器和检偏器角度变化会引起光强变化,根据激光接收器检测到的光强信号变化便可计算获得被测平面的倾斜角度及方位,可同时进行检测被测平面的倾斜角度及方位,且操作简单方便,使用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14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51934.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11C11/418 , G11C11/419 , G11C7/12 , G11C8/08 , G11C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基于8T‑SRAM和电流镜的存内计算电路。本发明包括存储部、存内计算部、传输控制部、电流镜部、反相器部、关断控制部。本发明一方面将1bit权重存储在8T‑SRAM单元内,另一方面将5bit带符号数分为1bit符号位和4bit无符号数两部分、并分别输入到8T‑SRAM单元、传输控制部,从而在近存内计算的方式下实现5bit带符号数与1bit权重相乘及同或累加。本发明没有引入电容等非线性器件,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精度,避免单元面积变大。本发明采用电流镜复制参考电流源Iref,使存内计算部充放电速度相等,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充放电非线性,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1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51934.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11C11/418 , G11C11/419 , G11C7/12 , G11C8/08 , G11C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基于8T‑SRAM和电流镜的存内计算电路。本发明包括存储部、存内计算部、传输控制部、电流镜部、反相器部、关断控制部。本发明一方面将1bit权重存储在8T‑SRAM单元内,另一方面将5bit带符号数分为1bit符号位和4bit无符号数两部分、并分别输入到8T‑SRAM单元、传输控制部,从而在近存内计算的方式下实现5bit带符号数与1bit权重相乘及同或累加。本发明没有引入电容等非线性器件,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精度,避免单元面积变大。本发明采用电流镜复制参考电流源Iref,使存内计算部充放电速度相等,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充放电非线性,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6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75010.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11C11/418 , G11C11/419 , G11C11/412 , G06F15/78 , G06F7/5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流域8TSRAM单元、一种动态自适应量化的存算电路、CIM电路及其芯片。其由2个PMOS管P1~P2,6个NMOS管N1~N6构成;其中,P1、P2、N1~N4构成经典的具有两个存储节点Q和QB的6T存储单元;N5的栅极和漏极与N6的源极相连;N5的源极接信号线NIN;N6的栅极接存储节点Q;N6的漏极接计算位线CBL;所述6T存储单元用于实现数据读写保持功能;N5和N6构成乘法运算部分。自适应乘累加电路中采用了8TSRAM单元,并配置了可以随运算结果自适应调整的采样电流生成电路和参考电流生成电路;以保证输出的表征运算结果的计算电流保持稳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CIM电路方案的性能和能耗难以均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34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87758.6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11C11/419 , G11C16/10 , G11C16/26 , G06F11/14 , G11C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9T2M的nvSRAM单元、模式切换电路以及非易失性存储电路。nvSRAM单元包括PMOS管P1~P4,NMOS管N1~N5,以及磁隧穿结MTJ1和MTJ2,其中,P1、P2、N1、N2、N4、N5构成6T单元,其余构成NVM。NVM中,MTJ1正向接存储节点Q,反向接N3和P3的源极;MTJ2正向接存储节点QB,反向接N3和P4的源极。P3和P4的漏极接小电源VDD2;P3和P4的栅极接第一控制信号;N3的栅极接第二控制信号。模式切换电路包括两个反向器,两个与门,一个或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路无法在可靠性、高速性能和低功耗等指标方面实现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94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63317.8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11C11/417 , G11C7/18 , G11C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态随机存取存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回存10T‑SRAM单元、基于该种自回存10T‑SRAM单元构建的阵列结构、以及基于该种阵列结构构建的存内运算全阵列激活电路。本发明提供的自回存10T‑SRAM单元,通过复用电源端和地端,控制各个晶体管之间导通与关断相互配合,在单元内部进行充放电。不仅可以多种存内运算,还能实现自动回存运算结果,不需要额外的面积开销和功耗开销,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并且两个操作符的输入相互独立,比传统结构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60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82884.2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11C11/40 , G11C11/408 , G11C11/4091 , G11C11/4096 , G06F7/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位点积运算逻辑方法、多位点积和并行异或计算电路。该多位点积运算逻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个4位操作数的电压信号通过字线WL1~WL4同步输入至预存有1位操作数的存储单元内;采集该存储单元的位线BL1~2和BLB1~2的电压信号,并分别转换成表征电压信号的二进制数;将表征BL1~2电压信号的1个二进制数作为被减数,与表征WL1~2中高电平个数的1个二进制数进行差值计算,得到1个表征BL1~2差值结果的二进制数;将表征差值结果的二进制数进行左移两位的移位操作后,并与表征BLB1~2运算结果的二进制数相加计算,得到所需运算结果。本发明可以同时对不同的字线进行多位点积运算实现4'b乘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