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6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912972.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1G53/44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和电池。本发明公开了具有O2型结构、并且应用于固体电池时具有低电阻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固体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得到具有P2型结构的含有Na的氧化物粒子;和将所述含有Na的氧化物粒子的Na的至少一部分离子交换为Li,得到具有O2型结构的含有Li的氧化物粒子,其中所述含有Na的氧化物粒子为具有1.0μm以上且不到3.5μm的平均粒径的球状粒子,所述含有Li的氧化物粒子为具有中空单层结构的球状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9008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59472.4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和锂离子电池。提供最初的充电时的膨胀小、并且在反复充放电的情况下无膨胀区域的维持率也高的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以及具有这样的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本公开的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具有硅包合物,所述硅包合物具有I型硅包合物和II型硅包合物。另外,本公开的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的I型硅包合物的含有比例相对于II型硅包合物的含有比例的比例为0.01%以上且53%以下。本公开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本公开的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4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52615.9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23F1/30 ,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C23F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能够增加钠除去工序中的含有钠的硅包合物的可处理量并且能够减少所得到的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中残留的钠量的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制造这样的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制造硅包合物电极活性物质的本公开的方法包括:(a)提供含有钠的硅包合物;和(b)使含有钠的硅包合物与氟化氢溶液接触,从含有钠的硅包合物中将至少一部分的钠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254111.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ECU执行处理,该处理包括判定充放电控制是否正在执行的步骤、在判定为充放电控制正在执行的情况下取得端子部的温度的步骤、设定充电电力的限制值和放电电力的限制值的步骤、以及使用设定后的充电电力的限制值和设定后的放电电力的限制值来执行充放电控制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2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0656230.9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抑制了例如Li离子等金属离子插入时的膨胀的活性物质。通过提供一种活性物质来解决上述课题,该活性物质具有硅包合物型晶相,且包含Na元素、Si元素和M元素,所述M元素是离子半径比Si元素大的金属元素,所述M元素相对于所述Si元素与所述M元素的合计的比例为0.1原子%以上且5原子%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25117.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4/62 , H01M4/139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提供在不牺牲电池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充电时的厚度方向的膨胀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硅活性物质粒子、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粒子、和多层碳纳米管,并且在剖面中在厚度方向50μm×宽度方向50μm的区域中具有平均1根以上的长度10μm以上的面方向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18700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318677.3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5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以及车辆的控制方法。电动车辆(车辆)具备全固态电池,该全固态电池在电动车辆的前后方向(规定方向)上层叠有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另外,电动车辆具备检测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一加速度和上述前后方向的第二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电动车辆在第一加速度超过第一基准值的情况下禁止全固态电池的充放电,并且在第二加速度超过比第一基准值大的第二基准值之前允许全固态电池的充放电。
-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598266.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50/204 , H01M50/26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其具备:单电池,由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构成;电池模块,在一对约束构件之间层叠有多个单电池;中间板,配置于层叠的单电池之间;检测部,构成为检测向中间板施加的载荷;及推定部,构成为基于向中间板施加的载荷的变化来推定单电池中的硫化氢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850870.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态电池的再生方法和全固态电池系统。全固态电池的再生方法包括准备具有不含铜的负极的全固态电池的步骤以及执行全固态电池的过放电控制的步骤。过放电控制是通过使全固态电池放电至负极的电位低于铜的溶出电位来缓和全固态电池的充放电所伴随的电极反应的不均即反应不均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