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357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310091384.8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质代谢网络动态研究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辅助的脂质组学,并结合非靶向的同位素异构体筛选。其特征在于,结合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细胞、动物或人体的实验,高分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 resolution‑UHPLC‑MS)的脂质组学分析,非靶向的同位素异构体筛选,在获得静态脂质代谢指纹的同时,可以捕获包含其中的动态代谢过程(如脂质分子的合成、转化、分解等过程)。本发明具有高度的分子特异性和广泛的网络覆盖能力,方法重复、稳健、可靠。该方法为深入研究脂质代谢开辟了新思路,以期对生物体系的病理生理过程、代谢扰动获得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7951C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00110558.2
申请日:2000-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产物的在线分析方法,反应产物经取样,通过毛细管分离柱进行分离,再由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过程是在高温高压取样接口上进行的,当高温六通进样阀处于进样状态时,载气通过定量管,将样品带入毛细管分离柱;当高温六通进样阀处于取样状态时,载气直接联毛细管分离柱,反应器中出来的样品气通过定量管放空。本发明可以对全部混和物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及分组定量地实时进行分析,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
-
公开(公告)号:CN1356547A
公开(公告)日:2002-07-03
申请号:CN00123367.X
申请日:2000-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工业色谱模拟系统,由通用气相色谱仪通过各种阻力匹配部件与色谱柱相接构成,其特征在于:色谱柱之间的切换点上放置非破坏性气相色谱检测器作为监测工具,检测被测组分在柱系统切换点上的运动状态。用该模拟系统监测的结果,可以作为工业过程色谱的流程设计、色谱柱选择、色谱柱的考察和切换程序的设定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331414A
公开(公告)日:2002-01-16
申请号:CN00110577.9
申请日:2000-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液氨催化制低级脂肪胺反应过程产物的分析方法,系采用毛细管色谱分析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毛细管色谱柱为长度5~50m,内径0.25mm~0.53mm,液膜厚度为3~7μm的交联或涂渍聚甲基硅氧烷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本发明利用高效的毛细管色谱法对以上八种胺的生产工艺进行全组分分析,即使工艺更换品种时,上道工序残留的溶剂和产品亦不会对分析控制造成影响,并且只需单柱即可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操作简单,定量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580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39346.5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二级质谱碎片树预测代谢途径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初始数据匹配构建训练数据集,基于深度学习对初始预测模型进行训练,进行交叉验证选取准确率最高的模型参数,输入待测数据获得途径预测结果。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想要获取谱学数据中的代谢途径信息必须要经过化合物鉴定从而导致信息利用率不足的问题。相较于现有方法,该方法将实验质谱数据与代谢途径进行有效关联,更利于基于代谢组学数据的生物学功能阐释。该方法具有途径预测准确率高;可用于代谢组数据高效利用,便于代谢途径富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284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590497.6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IPC: G16C20/10 , G16C20/40 , G16C20/70 , G16C20/9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预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建立了植物次生代谢途径预测方法,实现对于已知结构信息的化合物所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预测。首先在信息更丰富的代谢途径数据集(源数据集)上进行深度学习模型预训练;然后通过迁移学习,在目标数据集上以预训练参数进行微调,构建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预测模型;最后,将待预测化合物的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字符串输入模型,获取其预测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信息。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目前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数据信息不足的问题,具有预测准确率高,模型训练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46427.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直接进样质谱的代谢物定性方法,采用四极杆隔离窗口移动的数据非依赖采集模式获取混合样本中代谢物二级信息,根据子离子强度与隔离窗口中心值变化得到母离子与子离子潜在对应关系;随后将不同浓度的个体样本提取物分别注入质谱,采用谱图拼接式分段扫描模式获取代谢物一级信息,数据非依赖模式获取二级信息,根据母离子与子离子强度相关性得到母离子与子离子对应关系。最后将同一母离子采用上述两种模式得到的共有子离子作为该母离子的二级质谱实现母离子‑子离子的精确归属,从而对质量相近的代谢物进行精确鉴定。有助于基于直接进样质谱技术的高通量代谢组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1896.4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直接进样高分辨质谱的高通量检测代谢物新方法,涉及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及高分辨质谱领域。本发明基于直接进样高分辨质谱技术,首先利用直接进样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超高分辨质谱构建高覆盖、高质量准确度的血清代谢物分子式数据库;其次,根据自建数据库中分子式个数在不同质核比范围内的分布,指导建立基于直接进样纳升喷雾电离高分辨质谱的高通量代谢组检测方法;最后,通过对高通量检测方法获得的非靶向代谢物数据进行自建数据库搜索,实现代谢物的高通量分子注释。本发明通过两步采集的策略,以高可靠、高覆盖代谢组分子库为桥梁,兼顾了检测通量、覆盖度及可靠性。本发明方法的可靠性更高、代谢组覆盖范围更广,适合大规模代谢组数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1839.5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浆样品中脂质代谢物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作为联合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心房颤动疾病的试剂盒中的新应用。本发明还涉及检测心律失常受试者中的心房颤动的试剂盒,通过检测来自受试者的血浆样品中上述联合标志物的各自浓度,基于二元逻辑回归方程计算所述联合标志物变量Prob以及判断截点值(cut‑off值),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心房颤动。所述试剂盒可实现对心房颤动疾病高灵敏、高效检测。本发明涉及的三种脂质代谢物具有检测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特点。上述几种脂质代谢物联合使用,可在心房颤动的辅助诊断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31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07875.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结构关联网络的规模化代谢组定性方法。首先,收集开源代谢组数据库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基于代谢物分子结构相似性构建代谢组水平分子结构关联网络;其次,对生物样本提取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并构建保留时间预测模型;进一步通过少量结构确证的代谢物作为种子代谢物,基于网络相邻代谢物与种子代谢物有相似MS2这一前提,对代谢物进行定性。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大规模实验MS2数据库,即可真正实现代谢组规模的快速定性,且定性结果更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