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2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26584.2
申请日:2021-12-14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F16L55/027 , F16L57/02 , G21C3/32 , G21C3/33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级缓冲的高抗震抗弯曲管中管式导向管及燃料组件。导向管由外管、内管和端塞组成,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的底端均与端塞固定连接,外管上且位于内管上端部向上位置设置有溢流孔,外管靠近底部位置径向设置有若干旁流孔;内管径向上设置有若干缓冲孔;在内管长度上与外管通过多个连接部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外管上且位于内管上端部向上位置设置溢流孔,使落棒开始时导向管内的水快速溢出,实现快速落棒;通过内管径向上开设的若干流水孔配合端塞底部流水孔实现水力缓冲;通过外管旁流孔缓解缝隙腐蚀;通过多个连接部提高等效刚度和承载能力,提升燃料组件抗震能力和高燃耗下抗弯曲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245780.8
申请日:2020-11-10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王金雨 , 彭诗念 , 柴晓明 , 张卓华 , 张宏亮 , 余红星 , 杨洪润 , 何晓强 , 曾畅 , 苏东川 , 李松蔚 , 李文杰 , 李权 , 向玉新 , 徐涛忠 , 巨海涛 , 倪东洋 , 娄磊 , 谭怡 , 景福庭 , 田超 , 于颖锐 , 王小彬 , 李磊 , 何正熙 , 李垣明 , 邓坚 , 李兰 , 熊夫睿
IPC分类号: G21C1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管反应堆的带核试验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按照热管堆设计比例通过热管将试验用堆芯与热电转换装置或冷却装置连接,形成热管堆带核试验装置;将热管堆带核试验装置与现有研究堆或中子源耦合连接,无需建设试验堆即可直接进行带核集成试验。本发明采用热管堆局部次临界模块,结合现有研究堆或其他中子源,不建设实验堆即可直接进行带核集成试验,对设计进行快速验证迭代,可有效降低试验成本,提高研发速度和设计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71365.1
申请日:2021-11-18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组件格架、燃料组件及压水堆堆芯。本发明的燃料组件格架包括搅混翼,所述搅混翼经过N次折弯成形,侧面呈“S”型,其中N≥2。本发明的搅混翼利用多次弯折成形分步对流体进行横向引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组件,采用若干个上述燃料组件格架沿燃料组件轴向排列布置,格架栅元对燃料棒进行夹持,不同格架的搅混翼持续对冷却剂起到搅混作用。采用上述燃料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水堆堆芯,同一堆芯中有不同富集度燃料组件,在换料期间卸出若干燃料组件,并装入若干新的燃料组件。本发明能够增强燃料组件格架的搅混性能,同时增强冷却剂传热能力,进而提升核燃料组件的热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97233.6
申请日:2021-11-23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内部缓冲层的复合包壳管及其构成的燃料棒,包括外层管,外层管内部同轴安装有内层缓冲管,内层缓冲管组织结构为海绵状或点阵排列。本发明复合包壳管,通过增加内层缓冲管,其组织结构为海绵状或点阵结构,内部包含大量孔隙或空腔,在受到燃料芯块热膨胀和辐照肿胀挤压时,内层缓冲管能够产生较大的形变,从而为燃料芯块尺寸的增长提供一定的包容空间,同时这种变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内层缓冲管、尤其是外层管受到来自燃料芯块膨胀所产生的应力,大幅降低了PCI造成包壳失效的风险,另外内层缓冲管内部的孔隙或空腔能有效阻挡燃料芯块裂变产物向外层管迁移,避免了对包壳管的腐蚀,消除了包壳管应力腐蚀开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210.9
申请日:2021-11-11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两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和第二流量区,第一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所述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采用堆芯功率和流量分两区设计,在堆芯全寿期内中心区域始终保持较高功率水平以及外围区域始终保持较低功率水平,相比于现有的三区控制技术而言,在保证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降低性能以及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性能不削弱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堆芯设计复杂程度高,实际应用过程中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协同控制的灵活性更强,同时降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05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65172.8
申请日:2021-10-28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G21C1/32 , G21C17/112 , G21C5/02 , G21C5/06 , G21C15/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测量堆芯温度的热管反应堆集成固态堆芯结构,包括堆芯基体,堆芯基体上开设了若干用于安装燃料组件的燃料安装孔和若干用于安装热管的热管安装孔,热管安装孔与燃料安装孔交错布置,堆芯基体上还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测温装置的测温孔,测温孔位于热管安装孔与燃料安装孔之间。安装在测温通孔的测温装置提供了分布式的堆芯温度,温度测量更加准确、可靠,为反应性控制提供了在线温度数据,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基体或热管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1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45780.8
申请日:2020-11-10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王金雨 , 彭诗念 , 柴晓明 , 张卓华 , 张宏亮 , 余红星 , 杨洪润 , 何晓强 , 曾畅 , 苏东川 , 李松蔚 , 李文杰 , 李权 , 向玉新 , 徐涛忠 , 巨海涛 , 倪东洋 , 娄磊 , 谭怡 , 景福庭 , 田超 , 于颖锐 , 王小彬 , 李磊 , 何正熙 , 李垣明 , 邓坚 , 李兰 , 熊夫睿
IPC分类号: G21C1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管反应堆的带核试验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按照热管堆设计比例通过热管将试验用堆芯与热电转换装置或冷却装置连接,形成热管堆带核试验装置;将热管堆带核试验装置与现有研究堆或中子源耦合连接,无需建设试验堆即可直接进行带核集成试验。本发明采用热管堆局部次临界模块,结合现有研究堆或其他中子源,不建设实验堆即可直接进行带核集成试验,对设计进行快速验证迭代,可有效降低试验成本,提高研发速度和设计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959109.1
申请日:2017-10-16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UO2燃料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方法,包括:计算在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之间新产生的裂变气体浓度和不考虑释放的当前时刻的燃料基体裂变气体浓度;计算晶界气体浓度的上下阈值以及上下阈值对应的等效燃耗;判断当前时刻局部燃耗和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是否达到热释放开启的条件,达到开启条件时计算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下的裂变气体原子晶格扩散系数D、时间‑燃耗转换系数TBu;计算当前时刻t的燃耗系数和当前时刻的热释放率FGRth(t)。本发明重新推导建立了晶界气体浓度和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关系,相比于以前假设晶界浓度恒定不变的计算方法,与实验中发现的晶界气泡连通过程符合的更好,可以更准确的计算裂变气体热释放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3122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31779.1
申请日:2018-01-12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G21C15/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管式压水反应堆系统,所述压力管式压水反应堆系统中设有非能动安全系统,所述非能动安全系统包括:冷却水池、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中,压力管式反应堆浸泡在冷却水池中,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中的换热器浸泡在冷却水池中;一方面可以继承目前压水堆成熟的技术,另一方面可以使压水堆具有固有安全性,提高压水堆的安全性;第三,保持压水堆的堆芯功率密度和反应堆的功率,从而保证具有较高的经济性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