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注浆管式盾构洞门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7394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73770.8

    申请日:2009-02-11

    IPC分类号: E21D11/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铁隧道工程中盾构始发和接收时洞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注浆管式盾构洞门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外置注浆管式盾构采用扩大洞门的方式始发与接受,造成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高,甚至始发失败等问题。外置注浆管式盾构洞门施工方法,其所述的洞门设置有与外置注浆管对应的凹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方面节约洞门扩大的费用和工期;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洞门喷水涌沙的危险;此外,还可以使得外置注浆盾构得以大面积推广,间接节约同步注浆量,减小地层扰动及地面沉降,保证盾构隧道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

    利用隧道围岩地质参数和设置分流孔的注浆堵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154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33687.8

    申请日:2010-03-24

    IPC分类号: E21D11/38 E21D1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隧道围岩地质参数和设置分流孔的注浆堵水方法,是为解决在长大富水隧道存在大股高压裂隙水,水量集中且水压较大时,现有注浆技术存在跑浆现象严重,封堵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在岩壁集中涌水处附近1m以内完整的岩壁上钻设与集中涌水处裂隙相通的分流孔;(2)堵塞隧道表面集中涌水处裂隙周围渗水岩隙;(3)在集中涌水处两侧5~10m的距离钻设与集中涌水处裂隙相通的注浆孔;(4)径向注浆;(5)注浆孔注浆;(6)分流孔注浆。本发明利用隧道围岩自身的地质条件及参数,合理布置分流孔和注浆孔,解决了由于高压裂隙水导致的跑浆等问题,能显著降低施工成本和保证施工安全,封堵高压股状裂隙水效果明显。

    外置注浆管式盾构洞门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7394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3770.8

    申请日:2009-02-11

    IPC分类号: E21D11/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铁隧道工程中盾构始发和接收时洞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注浆管式盾构洞门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外置注浆管式盾构采用扩大洞门的方式始发与接受,造成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高,甚至始发失败等问题。外置注浆管式盾构洞门施工方法,其所述的洞门设置有与外置注浆管对应的凹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方面节约洞门扩大的费用和工期;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洞门喷水涌沙的危险;此外,还可以使得外置注浆盾构得以大面积推广,间接节约同步注浆量,减小地层扰动及地面沉降,保证盾构隧道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

    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958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60317.5

    申请日:2015-09-07

    IPC分类号: E02D17/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异型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快速安全地对异型交叉节点基坑支撑体系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支撑施做为外异形、内环形结构,采用对称分段施工方法,将环形支撑分为若干弧形施工段,每次同时施工相对环形支撑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施工段,保证施工完成后的环形支撑无限接近圆形,实现结构受力的均匀性,且施工完的前一施工段组对后一施工段组起到支撑作用,其受力特征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平稳性,更好地保证了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

    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958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60317.5

    申请日:2015-09-07

    IPC分类号: E02D17/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异型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快速安全地对异型交叉节点基坑支撑体系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异型深大交叉节点基坑环形支撑施做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支撑施做为外异形、内环形结构,采用对称分段施工方法,将环形支撑分为若干弧形施工段,每次同时施工相对环形支撑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施工段,保证施工完成后的环形支撑无限接近圆形,实现结构受力的均匀性,且施工完的前一施工段组对后一施工段组起到支撑作用,其受力特征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平稳性,更好地保证了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