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集成化爆炸箔起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39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22102.1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集成化爆炸箔起爆系统,包括一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和分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两种爆炸箔起爆系统。一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上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升压电路单元、脉冲充放电单元、爆炸箔起爆芯片和火工装药。升压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设置有电缆组件,与控制系统电缆网连接;升压电路单元输出端连接由高压电容器、半导体开关或者真空冷阴极管开关等高压开关组成的脉冲充放电单元,对脉冲单元进行电容的充电、放电操作;分体式爆炸箔起爆装置,从升压电路单元与脉冲功率单元处将一体式的爆炸箔起爆装置断开,通过电缆和连接器连接,形成升压电路单元与剩余单元组合体CDU两部分。

    一种预紧力与预紧力矩关系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672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02234.3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紧力与预紧力矩关系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装置包括能够提供扭转载荷的设备、扭转力传感器套筒、压力传感器工装、分离螺母套筒和数据处理设备。方法为通过对分离装置施加扭转力,通过扭转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实时反应作用在分离装置上的预紧力矩以及分离装置产生的预紧力,完成对分离装置的预紧力与预紧力矩关系标定。有益效果为:能够连续标定并自动绘制预紧力和预紧力矩关系的曲线;能够保证分离装置施加预紧力矩时分离螺母和连接螺栓相对与被连接结构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使标定结果更真实;应变片导线都在外部,且不会随这分离装置发生扭转。

    一种判别分离螺母可靠性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451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76888.9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一种判别分离螺母可靠性的试验方法,步骤为:(1)对分离螺母所采用的点火器进行不小于30次定容测压试验,记录每次定容测压试验时的燃气峰值压力,由此计算得到分离螺母所采用的点火器的燃气峰值压力散差σVL/μVL;(2)进行不小于30次分离螺母设计安装预紧力矩状态下的冷气分离试验,记录每次冷气分离试验时分离螺母解锁瞬间的冷气气压值,由此计算得到分离螺母临界解锁气压散差σVS/μVS;(3)根据步骤(1)和步骤(2)的结果,计算分离螺母分离性能分布的变差系数,并由此确定用于发火试验的样本数量N;(4)利用分离螺母所采用的点火器进行80%设计药量的发火试验,若全部正常实现分离螺母的解锁分离,则判断分离螺母的可靠性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一种分离螺母解锁临界装药量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378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77056.9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一种分离螺母解锁临界装药量的确定方法,步骤为:(1)进行M次分离螺母设计安装预紧力矩状态下的冷气分离试验,记录每次冷气分离试验时分离螺母解锁瞬间的冷气气压值,由此计算得到M次分离螺母解锁瞬间的冷气气压值的均值P,M不小于;(2)根据分离螺母所采用的点火器主装药类型,确定单位质量的主装药所能产生的能量RT,利用公式预估分离螺母临界装药量mM,其中V为分离螺母的解锁容腔容积;(3)根据步骤(2)得到的临界装药量预估值mM,在确保有效压药密度的基础上确定分离螺母所用点火器的最小主装药量。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幅减少分离螺母临界装药量摸索试验的试验成本和周期,能有效指导分离螺母的点火器装药量设计。

    一种自解锁自缓冲旋转锁定式多节减阻杆和性能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0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21804.6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一种自解锁自缓冲旋转锁定式多节减阻杆,涉及航天器结构领域,包括外壳、中间壳组、内壳、燃气发生器、自解锁组件和底盘,中间壳组位于外壳内,内壳位于中间壳组内,中间壳组包括多个依次套接的壳体;外壳、壳体和内壳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形成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外部壳体的内壁顶部设有凸起的内圈段,内圈段沿着周向设置多个旋转U槽;内部壳体外壁面设置有圆柱导销,圆柱导销与旋转U槽一一配合,底盘固定连接于外壳底部,燃气发生器连接于底盘的中部并伸入内壳中,自解锁组件设置于燃气发生器的出口位置,以在自解锁组件解锁后燃气发生器的出口打开。解决了现有多节展开锁定减阻杆结构存在的解锁冲击大、到位冲击大、锁止结构间隙过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