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9627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82320.5
申请日:2009-04-1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离层立体探测星载SAR成像处理平台的构建方法,它有十二个步骤,步骤一:初始化参数并读入回波信号;步骤二:方位向傅里叶变换;步骤三:乘以Chirp Scaling(CS)因子;步骤四:距离向傅里叶变换;步骤五:乘以距离补偿因子;步骤六:距离向傅里叶逆变换;步骤七:乘以方位补偿因子;步骤八:方位向傅里叶逆变换;步骤九:乘以方位Deramp因子;步骤十:方位向傅里叶变换;步骤十一:横向傅里叶变换;步骤十二:输出三维压缩信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洁、处理速度快的优点,它能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分布图像,实现对顶层电离层不规则体的立体精细观测,为发展新一代电离层空间环境探测有效载荷系统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它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9920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76518.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夜间可见光与热红外图像融合方法,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基于图像分层理论,运用加权引导滤波和高斯滤波组合策略,分别将夜间可见光图像和热红外图像分解为基本、边缘和纹理层;然后提出基于视觉亮度感知特性的分层互补融合方法将夜间可见光图像和热红外图像的基本层、纹理层和边缘层进行融合重构。该方法不仅保留了可见光图像的自然色彩和纹理细节,同时融合了热红外图像的热辐射信息,显著提升了目标的显著性和图像的整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218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48420.8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3K31/02 , B23K1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化扩散梯度过渡连接方法,该熔化扩散梯度过渡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多个待连接件,并将所述多个待连接件的对接面紧密对接;利用定向能量束连续扫描加热相对接的两个所述对接面以形成连接区域;其中,所述连接区域由靠近所述定向能量束的区域至远离所述定向能量束的区域产生梯度温度场,使得靠近所述定向能量束的区域发生熔化以形成熔化连接区,而远离所述定向能量束的区域保持固相状态并发生扩散连接。本发明中的连接方法可实现异型、含内流道等复杂结构的快速连接,且与传统扩散焊相比,连接时间大幅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4293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131014.2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光谱特性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反射特性差异的反射权重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物体表观颜色与可见光光谱反射特性的关系,以及可见光与近红外光谱反射特性的差异,避免近红外光谱干扰可见光光谱的反射特性,实现了融合图像的颜色真实自然。其次,逐层由引导滤波和高斯低通滤波获取纹理层和轮廓层,以及相应的基本层,并计算纹理层和轮廓层的梯度图,得出透射权重模型,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特性弥补可见光散射丢失的信息,并且有效解决融合后的边缘光晕伪影现象。最后,由反射权重和透射权重逐像素点相乘,得出最终的纹理层和轮廓层的融合权重,并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进行逐层融合,得到清晰、颜色自然的融合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63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074643.5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轴类零件表面改性的激光熔覆方法及装置,该激光熔覆装置包括:激光熔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振镜;振镜置于轴类零件的正上方,且与轴类零件表面的待熔覆区域对应设置;供料机构,其一端端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并与轴类零件表面柔性抵接,并且出料口与轴类零件表面之间存在缺口,用于在轴类零件转动作用下将粉末刮出并平铺在轴类零件表面的待熔覆区域上。该装置采用自铺粉的原料供给方式,自铺粉过程通过轴类零件的旋转运动实现,粉末利用率可达100%,激光束经由振镜完成对粉末层的扫描熔覆,可以实现分区离散扫描,降低熔覆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697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553595.3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3K2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合金大型复杂结构构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多个等截面厚度的钛合金基材;其中,截面厚度H≤100mm;在真空环境下,利用电子束将所述多个钛合金基材依次首尾相连地双面焊接,得到焊接件;其中,所述电子束焊接时的工艺条件为:电压150kV,速率4~10mm/s,束流50~150mA,聚焦电流2050~2120mA,腔内工作压强≤6.7×10‑2Pa;在惰性气氛中,在所述焊接件上靠近焊接区域的表面进行激光熔化沉积,得到复杂外形的构件,能够实现钛合金大型复杂结构构件的连接与成形,极大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制造周期,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69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53595.3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3K2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合金大型复杂结构构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多个等截面厚度的钛合金基材;其中,截面厚度H≤100mm;在真空环境下,利用电子束将所述多个钛合金基材依次首尾相连地双面焊接,得到焊接件;其中,所述电子束焊接时的工艺条件为:电压150kV,速率4~10mm/s,束流50~150mA,聚焦电流2050~2120mA,腔内工作压强≤6.7×10‑2Pa;在惰性气氛中,在所述焊接件上靠近焊接区域的表面进行激光熔化沉积,得到复杂外形的构件,能够实现钛合金大型复杂结构构件的连接与成形,极大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制造周期,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226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779469.5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锻造和选区增材复合的金属构件制造方法,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包括:分析目标金属构件的三维数模,以此确定金属构件的锻造基体和增材部位之间的分界面,其中,锻造基体为采用锻造制造的部分,增材部位为采用激光增材制造的部分;生成锻造基体的第一数模数据和增材部位的第二数模数据;根据第一数模数据锻造锻造基体,将得到的锻造基体固定在选区激光熔化设备上,根据第二数模数据在锻造基体上制造增材部位,从而构成金属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先将规则部分采用锻造技术制备出来,然后再利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在该锻造基体上增材出形状复杂的结构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6100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194488.6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95 , B22F3/1055 , B22F3/24 , B22F2003/1057 , B22F2003/247 , B33Y10/00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复杂金属构件增材及机加工联合制备工艺,该工艺将大型结构件按照一定的标准,比如构件的形状、尺寸或易于产生应力集中的位置进行划分,分块进行“增材+机加”再组合的方式,结合机加工和增材制造的优点获得符合要求的完整构件。本发明避免了复杂结构件以及尺寸较长的筒状结构件内壁后续机加工的困难,实现大型金属复杂构件的成型加工;分块机加工再清洗再组合,避免了污染,保证了成形件组织均匀性,同时也保证了成形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此外,降低了成形过程中内应力集中的问题,避免了金属零件的变形和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513743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510535735.9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π/4模式简缩极化SAR相位重构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简缩极化协方差矩阵;步骤二:设定交叉极化项初值及相关系数初值;步骤三:迭代计算交叉极化项及相关系数;步骤四:获取重构协方差矩阵;步骤五:获取发射水平极化接收水平极化通道与发射垂直极化接收垂直极化通道信号的相位差;步骤六:解方程获取各极化通道信号的相位值;本发明直接采用简缩极化SAR回波各极化通道数据重构得到相应相位信息,基于雷达数据本身完成重构,无需借助地物目标散射特性等先验信息,故不受探测目标所处环境或其他条件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