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49111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310487.9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降低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的方法——紫外照射法。本发明首先向容器中加入一定茶水比的待处理茶饮料,然后设定紫外光波长和紫外照射强度,启动紫外照射装置,开始紫外照射处理;照射一定时间后,关闭紫外照射装置,得到处理后的茶饮料,处理后的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浓度显著降低。本发明所述处理条件可以有效降低茶饮料中的吡虫啉残留浓度。此外,在本发明所述处理条件下,茶饮料中的生物碱、茶多酚等功能成分没有明显变化,茶饮料仍具有良好的品质。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该方法对降低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作用,易被企业接受并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70677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028473.2
申请日:2007-06-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D06M15/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形状记忆织物整理剂及其整理方法,其由如下组分和重量百分数组成:水性形状记忆聚氨酯2~20%,低甲醛免烫整理树脂3~30%,能杀菌的中药材提取物1~10%,催化剂1~5%,余量为水。各组分按比例复配即可。本发明的杀菌水性形状记忆织物整理剂甲醛含量低、强力损失小、具形状记忆性能、高防皱性能、抗菌保健功能,可取代传统的免烫整理树脂整理织物,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513375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3139627.5
申请日:2003-06-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饮料加工技术,本发明采用微波加工新技术,将马蹄原汁与乌龙茶水混配而成。产品具有汤色嫩黄绿、原茶香明显、滋味可口、酸甜适中、带茶味、内含物丰富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功能性木糖醇,它不参加胰岛素代谢,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也不会引起龋齿,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系和预防结肠癌发生,增加了其健康保健功能,木糖醇化学性质稳定,耐热耐酸,溶解热大,给人以清凉味甜的口感。
-
公开(公告)号:CN1187721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9058.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万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493/22 , G01N33/531 , G01N33/535 , G01N33/53 , G01N33/577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维菌素B1a和/或其结构类似物的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应用。本发明将阿维菌素水解后连接间隔臂得到一种阿维菌素B1a和/或其结构类似物的半抗原,再偶连载体蛋白制备人工抗原,进一步制备单克隆抗体,根据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建立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检测样品中阿维菌素残留。该方法用于痕量检测阿维菌素残留可以免去繁琐的前处理步骤,检出限为0.03ng/mL,IC50(半抑制浓度)为0.1ng/mL,线性范围IC20~IC80为0.04~0.20ng/mL。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47486.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万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4/765 , C07D233/64 , C07K14/77 , G01N33/53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胃糜烂素的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肌胃糜烂素的结构首次合成了不同于原药的免疫原,并以此为基础制备了特异性检测肌胃糜烂素的抗体,该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除了与组胺仅有0.72%的交叉率之外,与其他结构类似物均无交叉,并基于该抗体建立了免疫分析法。本检测方法检测肌胃糜烂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25~12.03ng/mL,IC50值为3.88ng/mL,检出限(IC10)为0.65ng/mL。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198085.3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9K11/88 , C09K11/65 , B82Y20/00 , B82Y40/00 , C01B32/15 , C01B19/02 , A61K33/44 , A61P35/00 , G01N21/64 ,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27/057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步合成功能化的硒掺杂碳量子点和单质硒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1)以含碳物质为碳源和还原剂,还原硒前驱体形成单质硒并经加热碳化、裂解碳源合成硒掺杂碳量子点;(2)合成和分离单质硒。本发明以含碳物质为碳源和还原剂,还原硒前驱体生成单质硒,并通过微波法或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功能化的硒掺杂碳量子点和单质硒。该发明方法耗时短,操作简单,具有绿色、高效的特点;所合成的碳量子点赋予了硒的功能特性,单质硒具有不同的晶型结构,两者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光探测器领域、显示照明领域、生物领域、检测和催化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进一步拓宽了量子点和单质硒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517959.2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膜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叶纤维素纳米晶/非水溶性蛋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硫酸水解法制备得到茶叶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调节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的pH值,将茶叶非水溶性蛋白与茶叶纤维素纳米晶悬液、丙三醇混合后干燥成膜,得到茶叶纤维素纳米晶/非水溶性蛋白复合膜。纤维素纳米晶的加入,提高了茶叶非水溶性蛋白的成膜性,纤维素纳米晶添加量为0.6%、丙三醇添加量为0.5%时,复合膜的抗拉强度为3.3MPa,弹性模量为22983kgf/cm2。该法制备的茶叶纤维素纳米晶/非水溶性蛋白复合膜,制备方法简单,吸水性良好,为可食性包装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6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31274.8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B19/02 , C01B32/15 , B82Y40/00 , B82Y30/00 , B82Y20/00 , G01N21/64 , C09K11/65 , C09K11/88 , B01J27/0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荧光碳量子点制备纳米硒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含碳物质为碳源,选用有机小分子或聚合物为表面钝化剂,含氮、磷、硫、硼化合物为掺杂原子化合物,经微波或水热碳化、裂解合成表面富含亲水性官能团、荧光性能强的荧光碳量子点;再以富含羟基、羧基等亲水性官能团的荧光碳量子点为功能化软模板,采用软模板法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硒;本发明还发现在Hg2+存在下,基于硒和汞的高亲和力触发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硒的类氧化酶活性,成功构建基于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硒的荧光‑比色双信号光学传感器,实现Hg2+的高选择、高灵敏的荧光‑比色双信号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94197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811635948.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茶褐素制备纳米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褐素的提取;(2)利用茶褐素制备纳米硒:亚硒酸钠与维生素C在茶褐素存在的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纳米硒溶胶,脱除过量的维生素C得到纳米硒成品。本发明以茶褐素为模板,制备出粒径更小、静电稳定性更强、稳定分散性更优的纳米硒,为纳米硒功能活性的发挥以及纳米硒的应用提供前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5667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1549635.1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球形果蔬预冷及包装气体预充一体机,包括移动平台、液氮罐、氮气收集室、传送带、预冷箱和包装箱;液氮罐、预冷箱和包装箱设在移动平台上,液氮罐的出口通过进氮管与预冷箱相连通;预冷箱上设有可开合的箱盖和进水阀,预冷箱内设有用于盛放果蔬的且具有倾斜坡度的升降平台;包装箱内设有用于测量果蔬重量的压力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包装箱上设有根据压力传感器信号而动作的自动感应门;升降平台上的果蔬在被预冷后滑落至传送带,传送带将果蔬通过自动感应门后输送至包装箱内;氮气收集室通过进气管与预冷箱相连通,氮气收集室通过出气管与包装箱相连通,出气管上设有出气阀和流量计。本发明实现果蔬的快速预冷和气调,保障果蔬的新鲜度和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