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3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36508.9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7/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碳市场背景下电力市场低碳策略优化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低碳策略优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上层发电企业决策模型;上层发电企业决策模型包括:上层目标函数和上层约束条件;构建下层市场出清模型;下层市场出清模型包括:电力市场出清模型、碳市场出清模型和低碳优化模块模型;将上层发电企业决策模型和下层市场出清模型确定为电碳多市场双层决策模型,将双层优化模型转化为单层均衡约束规划模型;利用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迭代最优算法,对单层均衡约束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电力市场低碳策略。本申请减少了系统碳排放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7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7701.4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8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N3/126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综合能源规划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韧性的风光热集成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具体的风光热集成系统建立光伏和风力发电运行模型;步骤2、选择失负荷深度、失负荷时间、失负荷率作为系统韧性评价的指标,通过加权得到综合指标;步骤3、建立风光热集成系统以消纳率为优化目标的安全性模型;步骤4、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进行韧性和消纳率的多目标优化,得到韧性指标和消纳率指标的帕累托边界;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帕累托边界作为可行性解,采用TOPSIS层次分析法得到优化结果。本发明平衡了系统能源消纳率和韧性,提升了集成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益,推动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89046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1403.3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B05D5/08 , B05D7/14 , B05D3/12 , B05D3/00 , C09D187/00 , C09D5/08 , C08G83/00 , H01M10/36 , H01M4/04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金属有机框架锌电极保护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ZrCl4和H2BDC,滴加浓盐酸搅拌,将混合物转移至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加热至120℃反应24h,离心收集金属有机框架粉末;然后将纳米MOF颗粒与乙醇和氟硅烷改性剂混合,超声波处理和搅拌后烘干,获得氟硅烷改性纳米MOF颗粒;最后,将F‑MOF纳米颗粒与有机溶剂混合,使用喷枪喷涂于锌箔基板上,制得超疏水金属有机框架涂层的锌电极。制备的F‑MOF纳米颗粒通过促进[Zn(H2O)6]2+水合物脱溶,加快锌离子传输,从而抑制析氢反应和锌枝晶的形成,提高了锌阳极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3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391621.1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F18/2431 , G06Q50/06 , G06F16/215 , G06F16/2458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风光出力预测与市场风险管控方法和系统,属于风光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风光出力预测与市场风险管控方法,通过采用构建得到的训练特征集训练随机森林模型,以使风电光伏发电机组能够根据历史公开数据,在外部环境波动较大的场景下,实现电力预测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并且,本发明基于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输出的检测结果和风力历史出力值的高斯分布结果标准差进行比较,能够实现电力市场风险预警点的精确确定,以达到优化电力系统风险管控方案的目的,进而能够帮助电力系统调度部门机构进行风险监测,维护电力市场运行竞争有序、安全高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667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8131.1
申请日:2024-01-30
IPC: G06F11/34 , H04L43/08 , G06F18/23213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任务调度的数据中心用能调节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业务负载调度域领域。主要公开了基于任务调度的数据中心用能调节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云计算用户将业务负载的计算请求提交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将业务负载划分为多个任务,并将多个任务分配到至少一个设备;根据各任务在每个时间步下的资源占用、计算量完成度、电功率和能耗之间的约束关系,得到各任务的能耗可调度域模型;利用能耗可调度域模型得到各任务的能耗可调度域;计算同一任务类型的多个任务的能耗可调度域。本发明更能够体现不同计算任务的能耗异质性,满足数据中心的用能灵活性调度能力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880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77372.2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L67/1012 , H04L67/1023 , H04L67/1008 , H04L67/101 , H04L67/1029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力‑算力‑通信协同调度的数据中心用能优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最小化数据中心的用电成本模型;在多地理位置数据中心间任务调度时考虑数据传输和任务计算的时序先后逻辑关系,并更新相应状态下的各数据中心内的最新数据状态;基于各数据中心内的最新数据状态和调度决策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对最小化数据中心的用电成本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以数据中心用能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最优调度方案。本发明具有优化网络通信设备用能成本、考虑数据中心处理任务时的数据可用性以及保证各数据中心间数据不重复传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9499.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电企业参与电碳多市场协同均衡分析方法和系统,涉及电碳多市场协同领域。本发明计及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之间的耦合机制,考虑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在不同时间尺度的交互关系,构建电碳多市场双层决策模型,并将电碳多市场双层决策模型转换为单层均衡约束规划模型,以使单层均衡约束规划模型更符合实际市场运行规则,能够准确反应出市场运行规律和实际情况。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能够在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的同时,提高市场均衡性。并且,通过求解电碳多市场均衡问题,不仅可以为发电企业提供碳市场背景下电力市场投标策略,还可以帮助市场运行主体进行低碳经济调度和优化电力市场规则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57256.0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资源规划的惯量充裕性量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资源规划方案中系统惯量充裕性量化不准无法获得最佳资源规划方案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内嵌典型日运行的资源规划模型获得规划方案与各典型日运行数据;根据各典型日内常规机组、新能源、储能特性及负荷曲线,计算维持系统频率安全的最小惯量;根据系统运行实际惯量水平,计算系统惯量充裕性量化指标;改变待规划资源的空间分布,再次规划多类型资源,获得可能的规划方案集并对比各规划方案下的惯量充裕性水平,兼顾经济性考虑,确定最终规划方案;在资源规划阶段考虑了频率安全约束,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系统运行惯量充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86753.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综合评价体系后,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改进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W;确定模糊关系矩阵R,用各指标综合权重向量W将不同模糊关系矩阵R进行综合,得到科技成果对各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得到所述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最终评价。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避免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46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72855.3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电‑氢联合低碳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低碳调度领域,方法包括:建立低碳调度过程中各环节的模型;获取设定区域内各碳捕集电厂在调度周期内的碳排放时空数据,并确定设定区域内各时刻碳捕集电厂的CO2浓度贡献量;获取归一化气温依赖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太阳入射总辐射通量及日平均温度,并确定全天单位植被净光合固碳量,进而确定设定区域内各时刻的自由CO2浓度;基于低碳调度中各环节的模型及自由CO2区域浓度约束,以电力系统总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电力系统电‑氢联合低碳调度模型,并求解得到调度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风电消纳率并促进电力系统的低碳减排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