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的排气消音器的配设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461713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3108432.X

    申请日:2003-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8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两轮摩托车上,使动力单元以及排气消音器的重量向后轮的左右两侧分散,强固地进行排气消音器的对动力单元的支撑。在将可转动地支撑形成在该动力单元(P)的外壳(10)上的吊臂(26)的水平的枢轴(24)的两端部连接在车身架(1)上的两轮摩托车中,在从发动机(E)延伸出的迂回后轮(6r)的排气管(16)上,将夹着后轮(6r)被配置在与发动机(E)相反侧的排气消音器(17)连接,将该排气消音器(17)通过消音器撑杆(30)支撑在前述吊臂(26)的排气消音器(17)一侧的端部。

    链导引件的安装构造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176C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98119455.9

    申请日:1998-10-07

    Abstract: 一种链引导件的安装构造,用冲模形成曲轴箱1的链室5,同时形成朝脱模方向扩开并开放的支承凹部20,把弯曲成略弓形并且由树脂成形的链导引件15的滑动端部18,从链室5的开口部插入,并嵌合入支承凹部20内。在链导引件15的另一端的左右侧,一体地突出形成突出长度不同的突部40、41,该突部40、41分别嵌合在嵌合宽度不同的支承槽32、33内,该支承槽32、33形成在气缸体2的支承壁24上。链导引件15的相对于链室5的支承,仅仅在突部40、41的定位嵌合部22和滑动端部18这样2个部位,用长的跨度承受来自凸轮链10的力,并且,滑动端部18可自由滑动,所以,可提高对凸轮链的随动性。另外,将链导引件15装反时,由于突部40和支承槽32不能嵌合,所以能防止装反。

    空冷式内燃机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077C

    公开(公告)日:2001-12-12

    申请号:CN95102500.7

    申请日:1995-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30 F02B6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冷内燃机,它具有由直接连于曲轴的冷却扇的冷风全面冷却缸体及缸盖的冷却散热片。在缸体14及缸盖15的外圆周表面,以一定间隔形成冷却散热片23、24,在曲轴22的右端呈一体地安装离心冷却扇26,从车体右方看时,曲轴22及冷却扇26呈顺时针旋转,冷却散热片23的右侧部23b向车体下方以45°角倾斜后,缓之向下方弯曲,其方向是与中心线呈直角的周向,缸体14的左方及下方的冷却散热片左侧部23c及下部23d的方向是周向。

    内燃机用辅机齿轮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59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80100347.X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的内燃机用辅机齿轮,其即使浸渍在包含窜漏气体、结露水的润滑油中之后,也能够在与所啮合的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动力传递齿轮之间形成期望的齿隙,实现齿轮成本降低、耐久性提高、啮合声音减小。在与向内燃机(3)的辅机(8)传递曲柄轴(31)的驱动力的动力传递齿轮(47)啮合的内燃机用辅机齿轮(82)中,动力传递齿轮由铁系的金属材料形成,以与曲柄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内燃机用辅机齿轮设置于旋转轴(88),为采用不含纤维等加强材料的耐热树脂的单一组成并通过注射成型得到的树脂制齿轮,该旋转轴(88)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曲柄箱(35)内,在曲柄箱(35)中支承有曲柄轴,初始使用前的绝对干燥状态下的内燃机用辅机齿轮的齿形形状设定为,内燃机用辅机齿轮吸收水分后的最大膨润状态下的与动力传递齿轮的齿隙大于规定的最小状态。

    跨座型电动车辆
    5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3399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0135882.6

    申请日:2017-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座型电动车辆,在该跨座型电动车辆中,构成能够维持良好的效率并实现小型化的通气室。该跨座型电动车辆(1)具有驱动装置(26),其配置在从头管(4)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的下方且配置在从头管(4)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框架(6)的后方。驱动装置(26)具有:马达侧壳体(48),其具有电动马达(59);以及驱动侧壳体(49),其具有传递来自电动马达(59)的动力的驱动机构。在驱动侧壳体(49)中,沿其纵壁(52)配置有通气室(53)。

    跨座型电动车辆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339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135882.6

    申请日:2017-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座型电动车辆,在该跨座型电动车辆中,构成能够维持良好的效率并实现小型化的通气室。该跨座型电动车辆(1)具有驱动装置(26),其配置在从头管(4)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的下方且配置在从头管(4)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框架(6)的后方。驱动装置(26)具有:马达侧壳体(48),其具有电动马达(59);以及驱动侧壳体(49),其具有传递来自电动马达(59)的动力的驱动机构。在驱动侧壳体(49)中,沿其纵壁(52)配置有通气室(53)。

    车用散热器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40737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810088144.1

    申请日:2008-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散热器,位于水冷式内燃机的曲轴箱一侧,并直接固定在曲轴箱上。在车用散热器和曲轴箱之间,具有一罩,其为流过散热器的冷却空气设有排气口。水冷式内燃机的冷却水通道结构设置有从支路连接管的主管分出的旁路支管和进气支管,该支路连接管从汽缸盖伸出,主管的一个连接部分直接连接到汽缸盖的水箱,另外一个连接部分通过散热器进流管与散热器相连,旁路支管与温度调节装置相连,且进气支管与水泵相连。

    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44029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810136144.4

    申请日:2008-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10 F01P5/06 F01P2050/16

    Abstract: 一种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在车体框架搭载具有水套的发动机主体,在构成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部分的曲轴箱的侧方配置散热器,使冷却风通过该散热器地吸引冷却风的冷却风扇安装于由所述曲轴箱旋转自如地支撑的曲柄轴的一端,并配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内方,具有风口并从侧方覆盖所述冷却风扇的护罩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曲轴箱之间,使冷却风从冷却风扇向排风口顺畅地流通,从而提高冷却效率。阻止来自所述冷却风扇(97)的冷却风在与所述排风口(108)对应的部分向所述曲轴箱(21)侧流通的整流板(122)固定配设于比所述排风口(108)及所述冷却风扇(97)靠向曲轴箱(21)侧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