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894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80005142.3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包含其的二次电池以及所述负极的制造方法。具体地讲,所述负极包含:集电器;设置在所述集电器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上且含有Li的第一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且包含无机材料的第二层,其中所述第一层的负载量可以满足下式1。[式1]0.65×(x1-y1)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37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0997975.5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吸湿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涉及吸湿性物质在活性物质层中位于由上述活性物质排列而形成的空隙之间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在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中,吸湿性物质在活性物质层中位于由活性物质形成的空隙之间,因而能够去除存在于电极及电解液的水分,从而能够排除因在电池内存在水分而引起的副反应,由此能够改善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24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80004732.4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其能够显著改善电池的稳定性,而不会降低诸如循环特性的电池性能,以及提供包含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粒子,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包含呈二次粒子形式的人造石墨和形成在所述人造石墨的表面上的碳层;以及涂层,所述涂层形成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粒子上且包含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565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9655.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4/134 , H01M4/02
Abstract: 在使用锂金属以增加锂二次电池的容量时,由于枝晶等而降低了充放电的可逆性。根据本发明的其上沉积有LiF的锂金属对于可逆性的降低具有高稳定性,由此具有高的充放电可逆性。另外,在沉积有LiF时,优点在于作为现有技术负极的锂金属本身不被消耗,锂金属电极的形状本身不会大幅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091966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780032793.7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金属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包含所述负极的锂金属二次电池,其具有优异的寿命特性并且在所述负极表面上形成有较少的不规则的树脂相。所述负极包括以具有空闲空间的格子结构排列的聚合物层,使得可以增加所述负极的比表面积,从而可以实现均匀的电流密度分布,所述负极具有优异的寿命特性,并且可以抑制不规则的树脂相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77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5330.1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4 , H01M4/62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其上形成有双保护层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更具体地涉及其上形成有聚合物保护层和碳基保护层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包括本发明的负极的锂二次电池中形成的稳定氟化锂(LiF)膜防止了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损失,能够提高电池性能并展示出稳定性能。另外,吸收惰性锂或锂枝晶防止了电池内部短路的发生,由此改善了电池的充电/放电循环寿命特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