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297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80004953.1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硅氧化物负极的预锂化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硅氧化物负极的预锂化方法,所述方法在组装锂二次电池的步骤之前,将硅氧化物负极浸入电解质中,并且在其变湿之后,在向所述硅氧化物负极施加压力的同时,使锂金属与所述硅氧化物负极直接接触。经历了由本发明提供的预锂化步骤的二次电池用硅氧化物负极具有改善的不可逆性,并且通过使用所述二次电池用硅氧化物负极所制造的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充电和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1003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880033241.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一种预锂化负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产锂金属层压体,所述锂金属层压体包括i)锂金属箔和ii)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碳质材料颗粒、无机化合物颗粒、聚合物化合物颗粒、或它们的组合,并且涂布在所述锂金属箔的一个表面上,其中所述缓冲层具有2.5μm至32.5μm的厚度;生产负极,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电器、和形成在所述负极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以使所述锂金属层压体的所述缓冲层可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接触的方式用所述负极层压所述锂金属层压体,并实施预锂化。也提供一种用于所述方法的锂金属层压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5741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80024013.9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负极进行预锂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无机材料粉末引入熔融锂中以形成混合物;第二步骤,挤出并冷却混合物,以制备厚度为100-200μm的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带;第三步骤,轧制所述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带,以制备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薄膜;和第四步骤,将所述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薄膜置于负极表面上以形成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层。在本发明中,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薄膜与负极接合,从而使锂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最小化,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解决了在传统的锂金属-无机材料混合物的施加中,由于锂金属的高反应性而导致在施加混合物浆料期间锂劣化的问题。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预锂化的方法制造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具有改善的初始不可逆性,并且使用这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制造的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充电和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14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80008347.7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其中所述负极通过预锂化被锂化,负极的负极活性材料的总容量大于正极的正极活性材料的总容量,并且通过预锂化,负极的充电容量变得小于正极的充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80007220.3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2J7/00 , H01M10/44 , G01R31/388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放电的设备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根据电池调节最终放电电压以与现有技术相比延长电池的寿命的用于控制放电的设备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53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80006500.9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所述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包含所述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含: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锂钛氧化物的核,以及位于核的表面且包含氟的涂层,因此,减少活性材料中的水分量;没有由于外部水分的劣化吸附造成的因水分导致发生副反应的风险;且通过在活性材料的表面上形成的稳定的含氟涂膜可以防止SEI层的损耗。结果,可以改善且稳定地表现电池性能。[化学式1]LixTiyO4,其中x和y与本说明书中所定义的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49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80004074.5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 C01D15/02 , C01G23/005 , C01P2004/61 , C01P2006/40 , C01P2006/82 , C23C16/56 , H01M4/0471 , H01M4/0492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其制造方法和包含其的可再充电锂二次电池,该负极活性材料包含:包含下面化学式1中的锂钛氧化物的芯;和位于芯表面上并包含物理吸附到芯的酸酐的涂层,由此通过从表面有效地吸收在氧化还原反应期间形成的水分,而防止电池副反应和气体生成以及改进电池性能。[式1]LixTiyO4在式1中,x和y与说明书中限定的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0574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880024013.9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负极进行预锂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无机材料粉末引入熔融锂中以形成混合物;第二步骤,挤出并冷却混合物,以制备厚度为100‑200μm的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带;第三步骤,轧制所述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带,以制备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薄膜;和第四步骤,将所述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薄膜置于负极表面上以形成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层。在本发明中,锂金属‑无机材料复合薄膜与负极接合,从而使锂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最小化,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解决了在传统的锂金属‑无机材料混合物的施加中,由于锂金属的高反应性而导致在施加混合物浆料期间锂劣化的问题。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预锂化的方法制造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具有改善的初始不可逆性,并且使用这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制造的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充电和放电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065138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80033598.0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3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4/02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固态电池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固态电池,其可有效抑制充电/放电引起的尺寸变化、内阻上升和充电/放电特性或高电流下的循环寿命的下降。本发明的固态电池包含含有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固态电池用负极,该电极活性材料层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含碳质材料,所述碳质材料包含多个孔隙,孔隙率为10体积%至60体积%,并且以所述孔隙的最大直径计,孔径为100nm至300n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