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磨具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685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19812.3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一种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磨具,其制造方法:准备物料并混合,将混合物料放入电炉内熔烧并水淬制得陶瓷结合剂块体,将陶瓷结合剂块体破碎、球磨、过筛、烘干制成陶瓷结合剂粉体,对立方氮化硼cBN磨粒进行表面氧化改性预处理,将陶瓷结合剂粉体、氧化改性处理的立方氮化硼cBN磨粒和造孔剂NH4HCO3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入临时粘结剂聚乙二醇,并混合均匀得到磨具原料,将磨具原料放入模具中,然后在压力机上加压成型制得磨具生坯,把磨具生坯放入烧结炉内烧结成型,随炉冷却制得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磨具,本发明提高磨具的总体强度,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提高磨具的使用安全性,延长磨具的使用寿命。

    一种硬质合金/高铬合金基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0605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321241.2

    申请日:2011-10-20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高铬合金基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作硬质合金/增强体,再给硬质合金增强体的一端焊接铁钉,然后在焊有铁钉的硬质合金增强体表面镀金属缓冲层,再制作易磨损件模型,把制备好的硬质合金插入易磨损件模型中,铁钉朝外,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浇铸高铬合金,浇铸成型后,取出铸件,切除铁钉,用金刚石砂轮把工作面打磨平整,然后对工件进行热处理,该复合材料增强相分布均匀、体积分数可控范围大,界面残余应力小、热影响区小、结合良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位于易磨损件的工作面表层,其厚度为10~15mm,可用于制作矿山、建筑、冶金、电力等领域的常温或高温耐磨易损件。

    一种氮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90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219326.2

    申请日:200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将下述组分:氧化硅60~67.5%、碳黑22.5~30%、α-Si3N4晶种1~10%、Y2O31~10%,湿法球磨干燥后制备成混合粉末,过筛造粒后模压成形为坯件;将坯件在氮气压力为6个大气压条件加热到1750℃保温2小时烧结,获得相对密度为20-30%的多孔氮化硅预制体。将多孔氮化硅烧结体放入压铸机模腔内加热模腔至500~700℃,或者先单独预热烧结体至500~700℃后再放入压铸机模腔内;同时,将铝合金加热至熔融状态,倒入放置着预制体的模腔内,通过压力机将熔融铝合金液压入多孔氮化硅预制体中,最后待铸块冷却后从模腔取出进行热处理,即得到氮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一种碳化硅防弹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7059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87235.5

    申请日:2010-09-17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防弹陶瓷的制备方法,步骤一:按碳化硅粉末、纳米碳黑、酚醛树脂放入球磨机中湿混;步骤二:将混匀的粉末室温下烘干后,再加入400~600ml/千克的无水乙醇,并搅拌烘干、造粒、过筛;步骤三:将粉料均匀布在模具型腔内,压力为70~150MPa;步骤四:将压制好的生坯干燥固化;步骤五:将固化后的试样加入金属硅烧结,氮气气氛下加热、真空下保温,随炉冷却;本发明制备的碳化硅防弹陶瓷,密度高于3.05g/cm3,维氏硬度大于2000HV,抗弯强度大于200MPa,弹性模量大于380GPa,防护系数不低于9.3。

    一种致密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8223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49583.6

    申请日:2010-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纯碳化硅或反应化合生成碳化硅的物质源在2250~2500℃下所发生的分解、化合反应,采用高温物理气相传输技术,以及对气相重新结晶排列堆积过程的控制,实现碳化硅晶体颗粒之间的紧密堆积,获得高致密度的多晶体块体陶瓷。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碳化硅陶瓷,晶体之间依靠纯碳化硅界面直接结合,碳化硅晶体颗粒通过晶体择优取向定向排列紧密堆积,其体积密度可接近理论密度。

    一种钨与铜及其合金异种金属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4160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19298.4

    申请日:2009-12-03

    Abstract: 一种钨与铜及其合金异种金属连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先将钨金属表面加工并表面处理;再将钨金属镀镍、表面加工和清洗;然后将铜合金加工、清洗;最后将钨与铜合金叠放装配成焊件,于真空室中压力扩散焊连接,最后得到连接件;本发明突出的特点在于钨铜真空扩散连接之前,首先在金属钨表面电镀一层薄镍,随后再与铜合金进行真空扩散焊实现钨铜异种金属的扩散连接;本发明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连接效果好,剪切强度可以达到钨母材的50-80%,为钨与铜异种金属连接开创了新的途径。

    一种破碎机复合材料锤头及其负压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0904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21867.4

    申请日:2009-04-03

    Abstract: 一种破碎机复合材料锤头及其负压铸造方法,首先采用电炉熔炼金属母体材料形成金属液,将WC颗粒与粘合剂混制成膏状填充于柱状金属网中,密封烘制后形成预制体并置于铸型型腔的端面侧。金属液出炉前5min启动真空泵,然后金属液出炉浇注,浇注完毕后4min关闭真空泵。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复合材料锤头锤体为高锰钢、合金钢或普通碳钢,锤端即工作面或打击面由金属母体与均匀分布于其中的柱状增强体组成。其中柱状增强体是通过陶瓷颗粒预制体与母液金属的熔渗而形成的复合材料,硬度为HRC55~67,具有优异的抗冲击磨损性能;柱状增强体与金属母体的界面、以及增强体中W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

    一种复合材料锤头及其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7016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510096148.0

    申请日:2005-10-13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锤头及其铸造方法,首先将锤头模具安装在立式离心铸机的转盘上,采用电炉熔炼金属母体材料形成金属液,金属液出炉前,启动立式离心铸机将转速控制在50~200转/分钟,然后金属液出炉浇注,在浇注金属液的同时将WC颗粒随流加入到金属液中,浇注完毕后将立式离心铸机的转速提高至500~900r/min,转动3~10min,停机冷却即可。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复合材料锤头的锤端即工作面或打击面为W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层硬度为HRC55~67,厚度为6-20mm,具有优异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复合材料层与金属母体的界面、以及复合材料层中W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WC颗粒分布均匀,颗粒体积分数可调范围为18%~52%。

    一种复合材料锤头及其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48912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96150.8

    申请日:2005-10-13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锤头及其铸造方法,首先采用电炉熔炼金属母体材料形成金属液,将WC颗粒预制在聚苯乙烯塑料泡沫中,然后将预制有WC颗粒的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放入锤头模具的型腔的端面侧,将锤头模具安装在立式离心铸机的转盘上,启动立式离心铸机控制转速为50~200转/分钟,金属液出炉浇注速度为5~28kg/s;浇注完毕后将立式离心铸机的转速提高至500~900r/min,转动3~10min,停机冷却即可,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复合材料锤头的锤端即工作面或打击面为W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层硬度为HRC55~67,厚度为6-20mm,具有优异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复合材料层与金属母体的界面、以及复合材料层中W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

    一种复合材料锤头及其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48910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96148.0

    申请日:2005-10-13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锤头及其铸造方法,首先将锤头模具安装在立式离心铸机的转盘上,采用电炉熔炼金属母体材料形成金属液,金属液出炉前,启动立式离心铸机将转速控制在50~200转/分钟,然后金属液出炉浇注,在浇注金属液的同时将WC颗粒随流加入到金属液中,浇注完毕后将立式离心铸机的转速提高至500~900r/min,转动3~10min,停机冷却即可。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复合材料锤头的锤端即工作面或打击面为W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层硬度为HRC55~67,厚度为6-20mm,具有优异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复合材料层与金属母体的界面、以及复合材料层中W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WC颗粒分布均匀,颗粒体积分数可调范围为18%~5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