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9854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043884.4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9/418 , B21D1/00 , B21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积材平整度与残余应力协调优化自反馈控制方法与系统,该系统包括平整度及残余应力协调优化数据库及工艺优化控制系统。本发明系统整理了增材及锤击工艺参数,并研究归纳了工艺参数与平整度及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平整度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生产过程中,系统依据平整度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基于三维扫描技术对平整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协调优化系统及工艺控制中心实现增材参数的初始设置及锤击参数的实时控制,实现了平整度与残余应力的协调优化,在保证了增材及锤击工艺生产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参数设置的准确性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35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66178.8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大江杰信锻造有限公司 , 重庆佛思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锤击介入温度的残余应力锤击消除控制方法,包括锤击介入温度自反馈控制,当焊缝冷却到锤击介入温度时,控制锤击系统对焊缝进行锤击;锤击结束后,根据锤击变形量-锤击消除残余应力效果响应关系计算锤击后残余应力分布;当锤击后残余应力分布不满足目标残余应力分布时,根据锤击介入温度-锤击消除残余应力效果响应关系更新锤击介入温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锤击消应力系统与锤击消应力系统包括工艺数据库、响应关系数据库、焊缝温度监测系统、焊缝变形量识别系统、工艺参数优化系统与控制中心。本发明将控制锤击变形量转变为控制锤击介入温度,锤击消应力效果可控,同时避免了盲目追求锤击变形量带来的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1985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43884.4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9/418 , B21D1/00 , B21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积材平整度与残余应力协调优化自反馈控制方法与系统,该系统包括平整度及残余应力协调优化数据库及工艺优化控制系统。本发明系统整理了增材及锤击工艺参数,并研究归纳了工艺参数与平整度及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平整度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生产过程中,系统依据平整度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基于三维扫描技术对平整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协调优化系统及工艺控制中心实现增材参数的初始设置及锤击参数的实时控制,实现了平整度与残余应力的协调优化,在保证了增材及锤击工艺生产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参数设置的准确性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0875.0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H4706合金的高精度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包含获取不同应变下的真实应力值,计算对数应力与对数应变速率和温度的高阶偏导数,根据对数应力对对数应力与对数应变速率、温度之间的逼近次数等构建组合模型;进行因变量对数应力、自变量是对数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相同应变下的材料参数;遍历所有离散应变,得到所有应变水平下的材料参数值;将所有材料参数值与应变之间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取材料参数与应变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材料参数多项式,带入组合模型,得到高温合金的显示本构方程。该构建方法具有效率高、精度高、计算简单的特点,极大地简化了金属塑性成形仿真中使用的金属本构模型的构建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74149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71656.4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夹心层锻模及锻模夹心层堆焊的制备方法,所述夹心层锻模在铸钢基体和双金属梯度堆焊材料层之间,堆焊一层比两者塑性更好屈服强度更低的夹心层软质焊接材料;所述锻模夹心层堆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把铸钢作为锻模基体,在基体层上先焊接夹心层软材料;在已焊夹心层材料的基体上再堆焊过渡层材料,将夹心层材料全部焊接包裹覆盖,形成堆焊过渡层;最后焊接高温耐磨层材料;焊接完成后回火去应力,再进行机械加工获得模具;本发明夹心层锻模使用寿命长、具有较高铸钢基体承压能力;本发明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锻模寿命低及模具制造成本高的关键瓶颈问题,能够支撑高温和高压下的各类材料的模锻成形,给锻模制造提供全新制造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