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辆低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75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16094.1

    申请日:2014-01-14

    Inventor: 禄盛 严斌 朴昌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速范围运动车辆的车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利用轮速传感器获取当前车辆行驶速度vreal(n);利用拉普拉斯—高斯曲线规划期望速度变化量△v(n)从而确定期望车速v(n),直至v(n)达到最终目标车速vtar;根据v(n)动态修正速度偏差e(n)和速度偏差变化率ec(n)的量化因子Ke(n)和Kec(n);计算e(n)和ec(n),并结合Ke(n)和Kec(n)通过模糊理论最终确定比例系数KP(n)的变化量△KP(n)和积分系数KI(n)的变化量△KI(n);利用增量式PI算法计算期望压力值致动制动器,最终实现速度控制的目的。本发明缩短稳定至最终目标车速的调节时间、保证控制过程中的舒适性以及提高系统鲁棒性。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机械结构的状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2608.9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机械结构的状态评估方法,包括:构建有限元模型;实时采集机械结构数据;构建机械结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模型提取机械结构三维模型的节点和面片信息;对节点和面片信息进行重构;将动态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并输入有限元模型中进行仿真;根据仿真数据构建多源数据集;将多源数据集中的数据与实时监控数据进行融合,并输入到预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中,得到实时预测结果和机械结构的风险评估结果;将重构数据、实时预测结果、机械结构的风险评估结果输入到孪生模型中,得到机械结构的状态评估结果;本发明结合边缘计算技术,有效缓解云计算的传输和计算压力,从而提升系统的实时性和计算效率。

    一种薄壁件铣削加工变形高效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1695.6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件铣削加工变形高效预测方法,属于数控机床领域,旨在提高薄壁件加工变形预测的精度并降低计算成本。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合理选择刀具和加工材料,基于Abaqus建立薄壁件铣削加工有限元模型;运用拉丁超立方法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有限元软件仿真获取充足的低可信度数据集和有限的高可信度数据集;采用加法标度缩小高低可信度数据之间的差距;基于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将高低可信度数据融合为变可信度数据集,训练以各铣削参数为输入,加工变形为输出的加工变形预测模型。本发明结合数值仿真与变可信度模型,并通过加法标度提升预测精度,为薄壁件加工变形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预测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通信中断条件下基于事件触发的混行车群切换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20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2278.4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中断条件下基于事件触发的混行车群切换协同控制方法,属于智能车辆与智慧交通领域。该方法首先设计了包含网联自动车、自动驾驶车和传统人驾车的混合交通场景,并制定了四种子车群划分规则。接着,建立了考虑通信中断的混行车群内异质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包括网联自动车、自动驾驶车和传统人驾车的动力学模型。当子车群领头网联自动车发生通信中断时,该车辆退化成自动驾驶车,并与前一个子车群合并形成新的子车群。为保障切换过程的稳定性,本发明建立了基于事件触发的协同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事件触发函数控制车辆状态,确保混行车群协同行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解决了通信中断对混行车群协同控制的影响。

    一种机器人高空作业平台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04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2311.5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空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高空作业平台及控制方法,包括:四个微型涡轮发动机、两根滑轨单元、两个类液压杆结构以及多功能机器人;四个微型涡轮发动机分别设置在两根滑轨单元的两端;两个类液压杆结构分别连接两根滑轨单元的两端,使得两根滑轨单元平行;多功能机器人设置在滑轨单元上,且多功能机器人能在滑轨单元上运动;本发明通过滑轨和类液压杆结构,平台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高空物体,提高了作业的灵活性。

    一种环件径轴向尺寸控制方法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04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12523.9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件径轴向尺寸控制方法,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模式及相应的方法:内径胀形模式:反复进行对环形件的内胀操作和旋转操作,直至达到胀形要求后结束;外径收缩模式:反复进行对环形件的外侧挤压操作和旋转操作,直至达到外径收缩要求后结束;内径胀形及外径收缩模式:反复进行对环形件的变形操作和旋转操作,变形操作包括内胀操作和外侧挤压操作,直至达到变形要求后结束;内径胀形及外径收缩和端面变形模式:完成内径胀形及外径收缩模式后,进行端面变形挤压操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最终环形件,其壁厚均匀、内外径圆度较好、端面平整,能够使得被加工的环形件的径轴向的尺寸精度高,变形更均匀。

    基于自建生态的风机叶片维护机器人远程监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36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23455.X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建生态的风机叶片维护机器人远程监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维护机器人采集风机叶片图像,并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采用改进的ORB算法提取风机叶片图像特征;构建数据结构并进行高效遍历搜索,快速查找与原始地图相似数据点及新增数据点,完成实时地图更新;将环境信息以及更新后的地图同步到终端设备;终端根据环境信息以及更新后的地图对风机叶片进行危险预警以及风险评估;根据危险预警结果以及风险评估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控制风机叶片维护机器人工作;本发明通过改进ORB算法及FLANN完成实时地图更新,结合多传感器自建虚拟生态环境,依托终端应用程序远程监测风机叶片的实时状态,提高风机叶片维护效率及操作安全性。

    一种圆柱面显微成像离焦模糊的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6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5395.5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面显微成像离焦模糊的恢复方法,包括:获取圆柱绕轴线旋转过程中圆柱面的视频;从视频中等间隔抽取图像帧,通过拉普拉斯算子选择图像帧中的清晰部分进行图像拼接,得到圆柱面的清晰全景图像;将视频中的图像帧与圆柱面的清晰全景图像通过模板匹配进行配准,从清晰全景图像中截取与图像帧相同尺寸的清晰图像,将与图像帧相同尺寸的清晰图像作为图像帧的标签构建模糊数据对;利用模糊数据对圆柱面离焦模糊恢复模型进行训练,将待恢复的图像帧输入训练好的圆柱面离焦模糊恢复模型,得到恢复后的清晰图像;本发明可以准确地恢复因显微景深问题所造成的离焦模糊圆柱面图像,解决了圆形显微成像传感器圆柱面成像离焦模糊的问题。

    一种基于自适应伸缩卷积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9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95799.0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伸缩卷积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中的诊断分类器采用自适应伸缩卷积模块替换常规卷积进行特征提取。所述的自适应伸缩卷积模块采用由n个子核组成的宽卷积核,相邻两个子核之间的间隔为Si,i+1(i=1,2,3……n‑1),其中的n和Si,i+1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规律的常数或通过有监督模型训练自适应学习获得。本发明的诊断分类器的自适应伸缩卷积模块,可以根据输入数据的特点以及任务的需求,动态地调整卷积核的组成和间隔,不仅能够关注输入的局部特征,而且可以扩大感受野并能够增强网络捕捉周期性规律的能力。使用自适应伸缩卷积模块替换原卷积分类模型的前几层常规卷积,进行模型训练和故障识别,能够提高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一种低信噪比条件下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30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71170.4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信噪比条件下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包括:采集信号并将其离散化;将离散序列分帧成子信号,加窗补零操作后对进行FFT,并获取帧序向量;搜索每帧信号频谱的最大谱峰,并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修正得到对应的频率;将两组向量在平面内进行等步距逐次旋转扫描;同步投影不同旋转角度的频率向量,划分频带记录频率数量统计结果;采用中值滤波消除趋势项,求得统计量的最大值,进而得到参数初步估计值;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线性调频信号初始频率和调频率的最终估计结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低信噪比条件下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难度大、精度低、计算复杂的难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