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80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7998.2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特征的煤矿井下火焰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井下的区域图像,并识别区域图像中一个或多个疑似火焰区域的目标区域图像;获取目标区域图像对应的色调H通道图像、饱和度S通道图像和明度V通道图像,并根据H通道图像、S通道图像和V通道图像,确定特征图像;根据特征图像,确定目标区域图像的第一特征值;根据目标区域图像中疑似火焰区域的颜色信息和尺寸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图像的第二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根据第一特征值、第二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确定区域图像中的火焰区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井下环境火焰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593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4034.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1V1/36 , G06F18/2433 , G06F18/243 , G06F18/10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LightGBM的多源微震信号异常判识方法,包括:对多源微震信号进行噪声消除操作;获取候选目标区域的多个平均值和多个趋势值;根据多个平均值和多个趋势值,确定基于LightGBM的微震状态异常检测模型,并根据微震状态异常检测模型对地下岩层进行异常状态判识。通过消除多源微震信号中的冗余和噪声,获取用于目标检测的第一中间信号;基于对第一中间信号的目标检测,获取候选目标区域的多个平均值和多个趋势值;基于LightGBM模型,对平均值和趋势值进行训练,获取微震状态异常检测模型;并根据微震状态异常检测模型,对地下岩层进行异常状态判识,极大地降低捕捉微震的时空演化信息的困难程度,显著提高微震异常检测的鲁棒性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4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49549.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IPC: G06V10/774 , E21F5/00 , G06V10/764 , G06V20/5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巷道煤尘图像数据集构建方法及巷道煤尘浓度的智能监测方法,其中,巷道煤尘图像数据集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巷道模型的煤尘浓度对应的指定值,并确定目标风速,其中,目标风速使得巷道模型中各处的煤尘浓度均达到指定值,之后,向煤尘发生仪发送控制指令,以指示煤尘发生仪调节巷道模型的煤尘浓度达到指定值,并基于目标风速控制风机的转速或出风口开度,然后,向图像采集组件发送图像采集指令,获取以指定值为标签的巷道图像。从而提高了采集的煤尘浓度在指定值下的巷道图像的准确性。进而基于采集到的巷道图像训练用于确定煤尘浓度的预测模型,以利用该预测模型对巷道的煤尘浓度进行监测,提高了煤尘浓度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74588.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塌陷模拟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路面塌陷模拟装置包括箱体、地下工程模拟组件、载荷模拟组件、喷淋组件和供水组件;地下工程模拟组件包括至少一种地下工程模型,地下工程模型预埋在第一腔的地层中;载荷模拟组件设在箱体的上方,用于对内腔顶部的土体施加载荷;喷淋组件布设在箱体的上方;供水组件与喷淋组件、第二腔和至少部分地下工程模型连接,用于使喷淋组件向内腔顶部的土体喷水以模拟降雨、和/或向第二腔供水以模拟地下水层、和/或向部分地下工程模型供水以模拟地下工程漏水。本发明有效模拟多种因素作用下的路面塌陷灾变演化过程,多种因素能够综合同步进行,为开展塌陷预警防控技术研究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89326.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力学表征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针对目标矿区中多个监测点中的任一监测点,获取监测点对应的多个初始状态对值;构建目标矿区对应的有限元几何模型;针对任一监测点,对监测点对应的多个初始状态对值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得到监测点对应的多个第一状态对值;基于有限元几何模型以及各监测点对应的多个第一状态对值,采用数据驱动算法,确定各监测点对应的最优状态对值。由此,预先对各监测点的初始状态对值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升数据精度,可以有效增强数字驱动力学表征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617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82502.5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墙圆拱形缩尺隧道模型成型装置及方法,所述直墙圆拱形缩尺隧道模型成型装置包括内模组件、外模组件和端板,内模组件包括多个内模块,多个内模块的外壁面形成与缩尺隧道模型的内壁面相匹配的内成型面,多个内模块的内壁面限定出脱模腔;外模组件包括多个外模块,多个外模块的内壁面形成与缩尺隧道模型的外壁面相匹配的外成型面;端板具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模组件的端部设在第一卡槽内、外模组件的端部设在第二卡槽内,以限制内模组件和外模组件相对于端板移动;外成型面、内成型面和端板之间限定出成型腔。本发明能够制作复杂截面形式的缩尺隧道模型,并方便后期脱模,提高模型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8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51177.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巷道中心线的矿井对象定义及其业务属性扩展方法,涉及煤矿信息化以及煤矿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目标煤矿的业务信息,然后基于矿井对象的尺度,确定矿井对象对应的几何类型,并基于矿井对象对应的几何类型,以及矿井对象的坐标,在已生成的目标煤矿的巷道中心线地图中创建矿井对象,最后对矿井对象的业务属性进行扩展,获得扩展属性。由此,有效解决了煤矿建设中的数据孤岛问题,在实现了扩展矿井对象的业务属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煤矿数据的时效性,实现了基于巷道中心线的矿井对象定义及其业务属性扩展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76030.5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IPC: E21C35/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煤矿掘进装置,其包括掘进机和除尘组件,掘进机用于对煤层进行破碎,除尘组件设在掘进机上,用于对粉尘进行处理,除尘组件包括集尘件和除尘件,集尘件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一风筒,第一通道的一端邻近掘进机的前部,第一风筒围绕第一通道的一端的周向设置,第一风筒内具有风,第一风筒内的风沿第一通道的周向从第一风筒的一端流出并形成屏障,屏障与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粉尘可通过屏障进入第一通道,除尘件与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通道内的粉尘可进入除尘件内进行除尘。本发明实施例的煤矿掘进装置具有除尘效果好,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13293.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IPC: G06F18/27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3/0464 , G01V1/30 , G01V1/3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冲击地压矿井微震能量的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预设时段内与矿井微震相关的第一特征矩阵;对第一特征矩阵进行位置编码,获取位置特征矩阵,以基于位置特征矩阵及第一特征矩阵进行分类,确定微震的能量值类型;基于位置特征矩阵及第一特征矩阵,利用能量值类型对应的预测模型确定下一时段微震的能量值。实现了将第一特征矩阵的时序特性引入预测过程,打破了可选用的预测模型的限制。此外,实现了对宽幅能量区间内微震能量值的精细化分层预测。从而提高预测微震的能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24497.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池负极涂层材料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中,装置包括:盖板、上帽、活塞杆、底座和密封罩;活塞杆穿过盖板中间的孔与上帽连接,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在上帽的上表面;底座包括底盘和凸台,凸台与上帽用于固定待测试试样;密封罩设置在盖板与底盘之间以形成密闭空间,底盘侧面设有固结压力接口,底盘上设有第一出水孔,固结压力接口与第一出水孔在底盘内部处于连通状态,上帽上设有第一排水孔和/或凸台上设有第二排水孔。本公开提出的测试装置可对试样进行侧向加压和轴向加压,使得测试出的性能参数更加准确,适用于实际应用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