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318814Y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20168123.6
申请日:2008-1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套管式U型集热管。套管内管的一端与第一法兰相连接,套管外管套在套管内管外面,套管内管的另一端与套管外管相通,套管外管与套管内管的连接端与蒸汽出口管的一端相连接,蒸汽出口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法兰相连接,U型真空玻璃管套在套管外管外面,并通过耐热固定密封件固定在套管外管外面,金属套壳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和大垫圈固定在耐热固定密封件上,金属套壳的另一端的凹槽与U型真空玻璃管之间嵌有橡胶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将所吸收的热能高效传递到需要利用热能的设备中,整个集热管效率高、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大面积使用并能反过来减少整套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造价,为太阳能中高温利用的普及提供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982201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62042.5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5D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连杆传动的线性菲涅尔聚光跟踪装置,本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主动杆、连接杆、从动杆、端盖、前支撑板、轴承、轴套、镜片固定转动件、反射镜片、后支撑板,镜片固定转动件包括转动轴、镜片连接头、镜片端盖板、传动受力杆、镜片安装槽、弹性垫片。主动杆的一端与转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从动杆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镜片固定转动件的转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镜片固定转动件通过前后端的转动轴穿过轴承安装在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反射镜片的两端安装在镜片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结合连杆传动结构特点,灵活可靠的实现了对线性菲涅耳聚光系统进行适时跟踪控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2267235U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20399046.7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热改善型U型太阳能集热管。入口法兰与套管外管连接管、波纹连接管、套管外管顺次连接;套管内管一端与入口法兰和套管外管连接管一端焊接连接;套管内管的另一端与套管外管相通;套管外管连接管管壁开口与蒸汽出口管一端连接,蒸汽出口管另一端与蒸汽法兰连接;真空玻璃管套在套管外管外面,并通过波纹连接管焊接连接;套管外管另一端与真空玻璃管封闭端之间设有支撑件;热阻内嵌管通过过盈配合与套管内管连接,形成热阻区,真空玻璃管上设有真空抽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管内管入口处安装热阻内嵌管,增大套管内管液体与套管外管气体在蒸汽出口处之间的传热热阻,从而达到改善传热,保证和提高集热管出口蒸汽品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1621869U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20142048.3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 Y02E10/46 , Y02P8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光式太阳能热电冷联产装置。太阳能集热场与第一流量控制阀、太阳能锅炉系统、第四流量控制阀、汽轮机发电装置、热输出装置依次连接;汽轮机发电装置与输变电装置连接,汽轮机发电装置乏汽出口与冷凝器、冷凝水泵、太阳能锅炉系统依次连接,太阳能集热场与第二流量控制阀、蓄热器、第三流量控制阀、太阳能锅炉系统依次连接;太阳能锅炉系统与第五流量控制阀、制冷装置、冷输出装置依次相连;制冷装置与冷却塔、冷却水泵依次连接;系统由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能量的梯级优化利用,提高太阳能利用利用率;系统综合能效高,成本低,节能节水环保性好,可实现商业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1615466U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20200581.8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层玻璃管同轴套管式槽式太阳能集热管模块。套管内管的一端通过冷凝水入口管与冷凝水总管相连接,冷凝水总管的两端设有法兰,套管外管套在套管内管外面,套管内管的另一端与套管外管相通,套管外管与套管内管的连接端与蒸汽出口管的一端相连接,蒸汽出口管的另一端与蒸汽总管相连接,蒸汽总管的两端设有法兰,U型玻璃管套在套管外管外面,并通过特殊合金密封盖与套管外管密封连接,U型玻璃管的两端通过两个隔热支撑件固定在套管外管上。本实用新型将所吸收的热能高效传递到需要利用热能的设备中,整个集热管效率高、结构简单、模块化设计、安装方便定位精度高、生产成本低、能够大面积使用,为太阳能中高温利用的普及提供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462769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21712.3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 Y02E10/47 , Y02P80/1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套管式汽液分流两相热虹吸管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塔架、水泵、锅筒、四杆机构、金属软管、玻璃聚光镜、蒸发器、自动跟踪及液压驱动系统等,塔架上端设有锅筒,锅筒通过第一法兰和金属软管与蒸发器相连接构成汽液分流两相热虹吸管,在蒸发器对应处设有太阳能聚光器,太阳能聚光器由自动跟踪以及液压装置系统驱动跟踪太阳。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聚光器将太阳光聚焦到汽液分流两相热虹吸管的蒸发段高效吸收产生热量,并利用汽液分流两相热虹吸管高效传热的特性将热量传递到锅筒内与锅筒内的水换热,产生中高温饱和蒸汽,系统效率高、不易结垢、简单并且可以长期高效运行,由于采用同轴套管式集热管,降低了系统成本,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20189776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1577917.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10/659 , H01M10/655 , H01M10/613 , H01M10/6567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级相变材料与液体耦合的电池温控装置,该电池温控装置包括相间叠放的方形电池与两级相变材料板、液冷板以及环绕在电池组周围与电池组交叉放置的肋片;两级相变材料板分为两层,其中分别填充金属相变材料与有机相变材料。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广泛使用的有机相变材料热导率低,热量积聚不易散出,导致锂离子电池组局部温度过高、电池组温差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057087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006707.5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冷凝下降管与S形弯管、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流量控制调节阀、集热管、金属连接管、主汽管、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上升管、蒸汽换热器通过波纹连接管顺次连接;上升管末端设有真空抽气口;转动轴分别于液压系统、反射镜架、镜架支撑相互连接;反射镜架上装有反射镜面;集热管和光强感应器通过集热管支撑架与反射镜架连接;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和S形弯管通过与管道转动基支撑连接后与转动轴同轴固定在镜架支撑上;转动管道顶端支撑固定在反射镜架端部;蒸汽换热器安装在铁塔上;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引入自然循环,采用高效新型连接和控制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621901U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20126323.2
申请日:2010-03-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溴化锂储热储冷装置。它是一种新型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发生器、冷凝蒸发器、屏蔽泵、抽气管、蒸汽压缩机、阀门、传热管、温度表、压力表及分离器。其原理是利用溴化锂溶液的低水蒸气压的特性来实现热量的存储和释放。它可以把工业的低温废热收集起来进行储存,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热量释放并加以利用,产生生活所需的热水或冷水。储存的潜能可以转化成热能,或者转化成热能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冷能,这是传统的蓄能技术所做不到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641472Y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03231306.3
申请日:2003-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22B3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智能的锅炉燃烧在线优化控制装置。它是通过锅炉集散控制系统的下载接口从集散控制系统下载锅炉的运行参数,从锅炉尾部烟气组分在线监测系统获得锅炉的排烟组分,并从锅炉尾部安装的飞灰含碳量监测仪获得锅炉的飞灰含碳量,锅炉的运行参数,排烟组分和飞灰含碳量数据存贮于燃烧在线优化控制系统的中央处理计算机的数据库中进行学习并建立非线性模型和全局优化计算。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最小锅炉污染物排放时的锅炉优化运行方案,或者获得一定锅炉污染物排放限下的最大锅炉效率为寻优目标,也可以实现多目标优化的运行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