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2459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009160.8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李一勇 , 王学军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王立峰 , 岳铭滨 , 石书元 , 刘徳进 , 陈刚 , 宿发强 , 张学俊 , 曲俐俐 , 杨勤 , 王明祥 , 王文涛 , 陆连洲 , 陈赋秋 , 张建军 , 魏红波
IPC: E02D15/10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底基床整平设备,公开了一种抛石整平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行走大车和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大车横跨整平船船体的月池,用于实现抛石整平过程中的纵向位移;所述行走小车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行走大车上,用于实现抛石整平过程中的横向位移。本发明采用行走大、小车实现抛石整平过程中纵向和横向的位移,其结构简单,确保了基床的碎石铺设过程中的行车平稳,利于抛石整平工作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5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591552.5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隧道建设的管节拉合系统。该拉合系统包括拉合千斤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挂钩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设于待安管节和已安管节的顶部,拉合千斤顶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座上,挂钩件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座上,拉合千斤顶的前端设有拉合连接件;通过拉合千斤顶的竖向转动和横向伸缩可使得拉合连接件与挂钩件搭接。本发明采用拉合千斤顶和挂钩件的拉合组件进行拉合搭接,并将拉合组件设于管节顶部,避免对管节结构造成破坏,并可提供较大的拉力,提高了管节拉合效率;且可通过旋转式千斤顶进行水下的无人操作进行拉合千斤顶升降,拉合千斤顶搭接速度快,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91552.5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隧道建设的管节拉合系统。该拉合系统包括拉合千斤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挂钩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设于待安管节和已安管节的顶部,拉合千斤顶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座上,挂钩件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座上,拉合千斤顶的前端设有拉合连接件;通过拉合千斤顶的竖向转动和横向伸缩可使得拉合连接件与挂钩件搭接。本发明采用拉合千斤顶和挂钩件的拉合组件进行拉合搭接,并将拉合组件设于管节顶部,避免对管节结构造成破坏,并可提供较大的拉力,提高了管节拉合效率;且可通过旋转式千斤顶进行水下的无人操作进行拉合千斤顶升降,拉合千斤顶搭接速度快,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2970.0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水下姿态的测控系统及测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GPS接收机、声纳装置以及中央处理器对管节沉放和对接姿态进行指导和调整的测控系统以及测控方法。本发明采用声纳装置的设计;该声纳装置可用于在沉放过程中对待安管节进行实时定位;以及在对接过程中对待安管节与已安管节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实时定位;可以有效解决管节在水深处的沉放和对接测控问题,从而实现管节在深水环境下的实时姿态调整;节省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92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90992.9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李一勇 , 关秋枫 , 尹海卿 , 翟世鸿 , 何可耕 , 王立峰 , 蒋健 , 彭瑞 , 刘德进 , 宿发强 , 曲俐俐 , 华晓涛 , 苏长玺 , 李家林 , 董美余 , 王强 , 岳远征 , 周相荣 , 汤慧驰 , 王博 , 孙健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管节吊运沉放系统及方法。沉放系统包括沉放驳,待安管节吊挂在所述沉放驳的下方,所述沉放驳上分别设有管节升降机构、管节平移机构和沉放驳平移机构;所述沉放驳平移机构用于控制沉放驳的水平位移;所述管节升降机构与待安管节连接,用于控制待安管节的竖向位移;所述管节平移机构与待安管节连接,用于控制管节的水平位移。其中,所述沉放驳包括两个独立的船体,所述两个船体分别位于所述待安管节的两端。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沉放驳、管节升降机构、管节平移机构和沉放驳平移机构实现管节的吊运沉放,控制管节浮运至管节安装段后的姿态,可顺利实现管节的下沉和初步的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212388602U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21570259.7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穆钜(上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B66F3/46 , B66F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沉管对位的内部精调装置及系统,包括第一沉管和第二沉管形成结合腔,设有垂直推动千斤顶总成和水平推动千斤顶总成,沉管内侧壁上设有垂直千斤顶限位组件,所述垂直推动千斤顶总成由多个垂直安装的一体式千斤顶组成,所述水平推动千斤顶总成由多个水平安装的一体式千斤顶组成,放置于结合腔内的轨道上,一体式千斤顶采用快速拼接的方式,且采用位置和力的双闭环控制,提高纠偏定位精度,该海底沉管对位的内部精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海底沉管对位偏差调整方法存在的所需推力较大、反力点难找、空间狭小、安装不方便等难题,还解决了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纠偏定位精度低等技术难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846502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20012879.2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抛石整平船用支撑桩腿,所述桩腿用于支撑整个船体,其两侧分别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设于船体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与齿轮箱、电机连接,用于驱动船体做升降运动。该桩腿还包括桩腿锁紧机构,用于将桩腿和船体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为抛石整平船提供桩腿用于支撑,可以保证抬升过程中船体的稳定和作业安全性及基床铺设精度,齿轮与桩腿两侧的齿条啮合使得船体可升降,实现了船体高度可调,桩腿锁紧机构实现了桩腿和船体的固定连接为一整体,增加了船体和桩腿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129180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20748142.2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李一勇 , 关秋枫 , 尹海卿 , 翟世鸿 , 刘亚平 , 岳铭滨 , 石书元 , 李增军 , 刘德进 , 宿发强 , 苏长玺 , 王强 , 岳远征 , 周相荣 , 汤慧驰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节对接导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施工中管节对接作业的对接导向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已安管节连接的导向架和与待安管节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收容导向杆。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向杆和导向架的设计;使导向杆放置在导向槽内,并以此使得两个管节基本对齐,即,两个管节的轴线基本重合;使待安管节的对接端最终与已安管节的尾端对齐并拢;采用该种结构使对接更加快速、顺畅;从而缩短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对接精度;减少了工作失误,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203129152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20008364.5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利科 , 刘德进 , 蒋健 , 李增军 , 彭瑞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曲俐俐 , 陆连洲 , 王正权 , 马宗田 , 宿发强 , 汪立宏 , 张建军 , 尚乾坤
IPC: E02D15/10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沉管隧道建造,公开了一种物料回填系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锁固回填系统;所述锁固回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船舷一侧的两个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所述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能够实现对溜管供料,由溜管完成对沉管隧道的锁固回填,溜管的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对沉管隧道各个位置的回填,保证沉管整体的牢固稳定,提高沉管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913431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264806.8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安装在配重箱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顶推机构,该水平定位顶推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水平顶推千斤顶,水平顶推千斤顶的一端与配重箱连接;底板上安装有水平横移千斤顶和滑槽,滑槽内放置有可沿滑槽滑动的竖向顶升千斤顶,水平横移千斤顶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竖向顶升千斤顶连接。本实用新型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省时省力,安装精度准确,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小,稳定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