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2928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1030262.3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S19/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件物品运输定位控制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超大件物品运输定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位置测量装置和角度测量装置。本系统通过位置测量装置对超大件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参数进行测量;通过角度测量装置对超大件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倾角参数进行测量;根据超大件物品上的各个特征点与位置检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位置参数确定超大件物品的当前位置;根据超大件物品的当前位置和倾角参数与超大件物品的预设目标位置和预设目标倾角确定的修正参数修正超大件物品的运输方向,从而能够提高对超大件物品运输过程中定位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1941.2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所述纠偏方法包括将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的步骤;控制千斤顶组顶推待调整管节直至完成的步骤;将沉管两侧回填的步骤;卸载千斤顶组的顶推力的步骤;拆除千斤顶组的步骤。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对沉管进行腔内精调纠偏,可减小沉管在水下的纠偏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纠偏精度;可实现向接合腔内充气,使接合腔内的总压力基本等于待调整管节管外水压和管底与基床摩擦力的总和,从而使待调整管节处于动静临界状态;只需用较小尺寸的千斤顶组对沉管施加一个相对小的顶推力就可实现纠偏,有效减小了千斤顶组的尺寸,可与接合腔相对较小的空间相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91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89538.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铺排船滑板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铺排船侧舷上的悬臂和滑板,悬臂上安装有滑车,吊索的一端与滑车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在滑板的端部安装有支撑,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该支撑滑板装置的铺排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铺排船滑板支撑装置,在进行铺排作业时可以通过支撑与铺排船成为一体,此时吊索处于放松状态,不但受力合理,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本发明所公开的铺排方法,利用上述的滑板支撑装置,操作方便,可以显著提升铺排作业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57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009110.X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吴利科 , 王学军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王立峰 , 梁萌 , 刘金秋 , 张乃受 , 刘徳进 , 宿发强 , 张学俊 , 王文涛 , 曲俐俐 , 张作礼 , 王明祥 , 赵姬峰 , 陆连洲 , 张建军 , 魏红波
IPC: E02D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底基床整平设备,公开了一种抛石整平装置,包括抛石管,所述抛石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GPS定位系统和整平头,所述整平头用于基床刮平,所述GPS定位系统用于确认抛石管的平面位置和底标高。其中,所述抛石管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固定的主管,下部为可伸缩的平衡管,所述平衡管与所述整平头连接。其中,所述整平头上设有声纳系统,所述声纳系统用于检测海底槽床和基床标高。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抛石管对基床抛石,基床存在定标高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采用整平头进行刮平处理,保证了基床的夯实整平,基床的平面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02970.0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水下姿态的测控系统及测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GPS接收机、声纳装置以及中央处理器对管节沉放和对接姿态进行指导和调整的测控系统以及测控方法。本发明采用声纳装置的设计;该声纳装置可用于在沉放过程中对待安管节进行实时定位;以及在对接过程中对待安管节与已安管节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实时定位;可以有效解决管节在水深处的沉放和对接测控问题,从而实现管节在深水环境下的实时姿态调整;节省各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912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89021.0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航道整治铺排作业中的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及对铺系统,该系统由一艘高滩铺排船和一艘深水铺排船组成,两艘铺排船的滑板相对,在每一铺排船的甲板上还包括有驱动滚筒和设置在驱动滚筒远离滑板一侧的摩擦滚筒;该对铺方法包括两艘船同时铺排以及两艘船非同时铺排,通过运用上述的联锁片对铺系统及对铺方法,可以实现对高滩和深水交界区域进行快速铺排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28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30262.3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S19/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件物品运输定位控制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超大件物品运输定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位置测量装置和角度测量装置。本系统通过位置测量装置对超大件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参数进行测量;通过角度测量装置对超大件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倾角参数进行测量;根据超大件物品上的各个特征点与位置检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位置参数确定超大件物品的当前位置;根据超大件物品的当前位置和倾角参数与超大件物品的预设目标位置和预设目标倾角确定的修正参数修正超大件物品的运输方向,从而能够提高对超大件物品运输过程中定位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91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089021.0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航道整治铺排作业中的软体排浅滩陡坡对铺方法及对铺系统,该系统由一艘高滩铺排船和一艘深水铺排船组成,两艘铺排船的滑板相对,在每一铺排船的甲板上还包括有驱动滚筒和设置在驱动滚筒远离滑板一侧的摩擦滚筒;该对铺方法包括两艘船同时铺排以及两艘船非同时铺排,通过运用上述的联锁片对铺系统及对铺方法,可以实现对高滩和深水交界区域进行快速铺排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57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09110.X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吴利科 , 王学军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王立峰 , 梁萌 , 刘金秋 , 张乃受 , 刘徳进 , 宿发强 , 张学俊 , 王文涛 , 曲俐俐 , 张作礼 , 王明祥 , 赵姬峰 , 陆连洲 , 张建军 , 魏红波
IPC: E02D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底基床整平设备,公开了一种抛石整平装置,包括抛石管,所述抛石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GPS定位系统和整平头,所述整平头用于基床刮平,所述GPS定位系统用于确认抛石管的平面位置和底标高。其中,所述抛石管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固定的主管,下部为可伸缩的平衡管,所述平衡管与所述整平头连接。其中,所述整平头上设有声纳系统,所述声纳系统用于检测海底槽床和基床标高。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抛石管对基床抛石,基床存在定标高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采用整平头进行刮平处理,保证了基床的夯实整平,基床的平面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01941.2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所述纠偏方法包括将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的步骤;控制千斤顶组顶推待调整管节直至完成的步骤;将沉管两侧回填的步骤;卸载千斤顶组的顶推力的步骤;拆除千斤顶组的步骤。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对沉管进行腔内精调纠偏,可减小沉管在水下的纠偏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纠偏精度;可实现向接合腔内充气,使接合腔内的总压力基本等于待调整管节管外水压和管底与基床摩擦力的总和,从而使待调整管节处于动静临界状态;只需用较小尺寸的千斤顶组对沉管施加一个相对小的顶推力就可实现纠偏,有效减小了千斤顶组的尺寸,可与接合腔相对较小的空间相适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