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7632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669602.6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刀具沟槽磨损预测的新方法,属于金属高速切削领域。该模型预测方法步骤包括:检测难加工材料被加工表面硬化层深度;进行难加工材料陶瓷刀具高速加工实验,获得并定量测量对应刀具沟槽磨损边界;通过测量分析,获得沟槽磨损宽度和深度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取沟槽磨损宽度和硬化深度的关系;建立沟槽磨损宽度和深度之间的微分关系;最后建立沟槽磨损深度和硬化层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本发明中在预测陶瓷刀具沟槽磨损时考虑了被加工表面的硬化层深度,从而更加接近真实的加工状况,提高了沟槽磨损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5169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56092.3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P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机加工的辅助装置,用于实现对高硬度的高温合金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属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等离子加热单元,夹持单元,切削力测量单元,以及测温单元,等离子加热单元包括等离子发射喷头,用于对高温合金工件待切削位置加热以使之软化而能进行切削加工;夹持单元包括多个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相对安装以用于夹持等离子发射喷头;测温单元中的测力仪用于与高温合金工件接触以测量其被切削时候承受的切削力的大小;测温单元的红外摄像头用于测量被所述等离子发射喷头加热的高温合金工件待切削位置的温度。本发明装置的设备价格低,且耗能底,并可实现切削加工过程精确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2566492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010736.8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金属难加工材料插铣最大铣削力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为难加工材料建立反映插铣最大铣削力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使用插铣过程中的侧向步距、切宽、进给和切削速度这些参数作为预测因子;(2)设计且进行难加工材料的插铣加工实验并采集其插铣加工过程中的铣削力数据曲线;(3)通过对数据曲线执行滤波和取极值处理以获得实验数据并计算出预测模型中的修正系数和指数,由此确定指数模型;以及(4)运用指数模型来执行最大铣削力值的预测过程。通过本发明,由于在预测模型中增加了侧向步距作为参数,因此更准确全面地预测难加工材料插铣过程中的最大铣削力大小,从而能够为难加工材料的高效加工提供有效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4220.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B23D79/00 , B23Q11/1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跨尺度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加工残余应力快速预测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在工件的三维切削模型中,根据切削深度、进给量以及刀具几何形状确定未变形截面,基于未变形截面确定多个截面单元;分别对每个截面单元进行二维切削仿真,得到每个截面单元的力热载荷分布;进而插值得到三维切削区域的力热载荷分布;对三维切削模型进行三维切削仿真,该仿真过程中无切屑形成,将力热载荷直接作用于工件加工表面,且力热载荷的移动模拟刀具切削及进给过程,从而仿真得到残余应力分布。本发明可避免网格大变形对仿真速度的影响,从而提升残余应力预测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07431.0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优能特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佟敏 , 孙东平 , 崔亚茹 , 党乐 , 陈忠源 , 董俊谦 , 张威 , 史昌明 , 刁凤新 , 吴胜利 , 郝建国 , 张海龙 , 张星宇 , 张小明 , 何清 , 陈大鹏 , 温富景 , 赵海峰 , 邢正根 , 桑椹 , 杨欢欢
IPC: G01N21/3504 , G06F18/214 , G06N3/09 , G06N3/0985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景自适应的多组分气体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对目标变压器油的目标应用场景进行多维度特征收集,得到目标场景特征信息;将所述目标场景特征信息作为输入信息,得到输出信息,对目标变压器油的同类变压器油的历史气体检测记录进行筛选,得到目标历史气体检测记录;提取第一历史气体吸收信息,对气体组分进行并集运算得到目标气体组分集;读取预定波长策略,得到目标波长区间;激活中红外检测设备进行气体检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变压器油中气体检测的精度不高、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复杂场景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对变压器油中气体检测的精度,优化检测效率,增强适应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71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62971.9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P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自适应滚压强化装置,包括直线推动机构、滚压刀机构、主机架和导滑撑杆;主机架用于将整套装置组合在一起并与机床刀柄相连;直线推动机构沿竖直方向布置,与主机架固连,导滑撑杆沿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于直线推动机构;两个滚压刀机构对称布置于导滑撑杆沿水平方向的两侧,中部与主机架转动连接,上部对称设有倾斜的导向槽,且两个导向槽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下端之间的距离,导滑撑杆的两侧分别通过副销轴与导向槽构成移动副。本发明通过导滑撑杆上下移动带动所述滚压刀机构转动实现对工件夹紧实施滚压力或者松开,通过导滑撑杆水平移动实现滚压刀机构在工件两侧的自适应对中,提升滚压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表面强化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412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426629.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元离散的通用刀具五轴加工切削力预测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切触区域离散微元的坐标信息及工件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信息;(2)计算得到每个微元处的切入切出角;(3)根据刀刃转角与切入切出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切削刃微元是否参与切削;(4)根据刀具几何参数及工件材料属性解析计算剪切力系数和边缘力系数;(5)计算微元切削刃长度、微元切削宽度及厚度进而计算每一个微元处的切削力的大小,并在切触区域边界中进行微元求和,进而得到整个刀具对工件的切削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复杂曲面五轴加工刀具与工件啮合区域难以快速、准确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9580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011310382.X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F18/21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零件表面振纹缺陷检测方法,包括:测量零件当前加工过程中刀具沿机床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将加速度响应信号中的刀通谐波分量滤除后,提取加速度响应信号中反映加工失稳强度的小波熵特征,记为振动特征;将振动特征输入到预训练好的颤振检测模型中,对当前用于加工零件的弱刚性加工系统的颤振状态进行判断;若为颤振状态,则零件当前加工表面存在振纹缺陷。且本发明每加工完一个零件后,根据当前颤振检测模型的准确度,在已有颤振检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增量学习的方式,利用不断积累的实测振动信息,逐步淘汰掉一些会对判别精度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以提升颤振检测模型的准确度,加工表面振纹缺陷的检测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208866.2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壁叶片模态预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薄壁叶片加工时变模态参数高效预测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对叶片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与节点坐标提取,依据提取得到的节点坐标进行特征处理,获取叶片外形特征数据;基于深度学习搭建叶片频率预测模型和振型预测模型;实时获取叶片加工参数,并根据加工参数修改叶片外形特征数据,将其输入频率预测模型和振型预测模型,得到叶片前五阶频率和振型,实现叶片加工时模态参数的实时预测。本发明实现了依据叶片的三维模型预测叶片加工过程中模态参数的功能,预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少且简单,软件运算速度快,精度较高,解决了难以获取薄壁叶片加工过程中模态参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1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6629.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元离散的通用刀具五轴加工切削力预测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切触区域离散微元的坐标信息及工件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信息;(2)计算得到每个微元处的切入切出角;(3)根据刀刃转角与切入切出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切削刃微元是否参与切削;(4)根据刀具几何参数及工件材料属性解析计算剪切力系数和边缘力系数;(5)计算微元切削刃长度、微元切削宽度及厚度进而计算每一个微元处的切削力的大小,并在切触区域边界中进行微元求和,进而得到整个刀具对工件的切削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复杂曲面五轴加工刀具与工件啮合区域难以快速、准确获取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