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15646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85924.8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的二氧化锰电催化剂,该催化剂中掺杂有钙元素或银元素或钙、银两种元素。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碱性电解水阳极析氧反应中的应用,制备步骤包括:1)将锰源和无机铵盐溶解制成溶液;2)水热处理步骤1)所述溶液;3)分离,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纳米线;4)将无机钙盐和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溶解制成溶液;5)将步骤4)的溶液与二氧化锰纳米线混合,搅拌均匀,静置,焙烧,制得改性的二氧化锰纳米线电催化剂。本发明通过水热法制得二氧化锰纳米线,再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在二氧化锰纳米线中引入少量杂元素对二氧化锰进行改性,从而提高了二氧化锰电催化碱性电解水阳极析氧反应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9947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12583.6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78 , B01J23/755 , B01J23/83 , B01J35/10 , C01B3/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基催化剂,其活性成分包括NiO,辅助活性成分包括Co3O4、Fe2O3、RuO2、Rh2O3、PtO2、PdO中的一种或多种,改性剂包括CaO、MgO、K2O、Na2O、Li2O、BaO、CeO2中的一种或多种,载体包括Al2O3、TiO2、SiO2、MgO、CeO2、ZrO2、尖晶石、方镁石、钙钛矿、Y型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成型方法及其在甲烷重整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改进催化剂配方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耐烧结强度和抗积碳性能,可用于干重整、湿重整、部分氧化重整、天然气燃烧等多种甲烷重整反应,甲烷转化率达80~100%。
-
公开(公告)号:CN104327900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63747.5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L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辐射高硫煤炭直接脱硫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高硫煤炭置于反应装置中,并将该反应装置置于微波辐射反应炉内;2)通入载气,待气流平稳后,打开微波辐射反应炉开关,对高硫煤炭进行微波辐射,然后,关闭微波辐射反应炉开关。本发明的脱硫率在50%左右,微波辐射高硫煤炭脱硫过程对煤质的主体结构影响较小,煤炭的发热量、粘结性、内在结构特性、结晶度、稳定性、热化学性等保持稳定,煤炭的损失率极低,且微波辐射高硫煤炭直接脱硫生产周期短、设备投资低,反应速度快、能耗低、易于控制且可实现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77747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050846.1
申请日:2013-02-08
Applicant: 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浆态床反应器,所述浆态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1),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筒体之内的多个下降管(28)、多个喷射器(13)和气体分布器(27),中部外循环装置和/或顶部外循环装置,所述中部外循环装置用来将反应器筒体内的至少一部分浆态物料引出并至少一部分外循环回反应器筒体,所述顶部外循环装置用来将反应器筒体内的至少一部分气态物料引出并将至少一部分从气态物料中分离出的液体物质外循环回反应器筒体,其中,所述多个下降管沿所述反应器筒体(1)的内壁设置,所述喷射器(13)在所述筒体(1)中央区域设置在不同的垂直高度,所述喷射器(13)的开口方向朝向正上方或斜上方。该反应器通过浆液外循环来强化所述浆态床反应器内的颗粒悬浮、液固混合、以及传热和传质。本发明还提供了用来进行浆态床反应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7774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050833.4
申请日:2013-02-08
Applicant: 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IPC: B01J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006 , B01J8/1827 , B01J8/226 , B01J8/26 , B01J2208/00902 , B01J2208/00911 , C07C29/152 , C07C41/01 , C10G1/02 , C10G2/342 , C07C43/043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浆态床反应器,所述浆态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1),至少一个中心下降管(14)、至少一个中央喷射器(15)、多个周边喷射器(13)、气体分布器(27)、中部外循环装置和/或顶部外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周边喷射器(13)的开口方向朝向斜上方,开口方向的水平分量沿着反应器筒体(1)内壁的切向。该反应器通过反应器筒体内循环和/或外循环来强化所述浆态床反应器内的颗粒悬浮、液固混合、以及传热和传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浆态床反应器进行浆态床反应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6206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9758.1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浆态床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1)以及设置在该壳体(1)之上或壳体(1)之内的以下部件:上部出口(13)、导流管(17)、下部入口(12),所述导流管(17)竖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允许浆态床浆液从所述导流管(17)的上部开口流入,所述下部入口(12)与所述壳体内用于容纳浆态床的空间流体连通,所述上部出口(13)用于导出所述壳体内容纳的气体物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管(17)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嘴,所述喷嘴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或斜下方。本发明所述的浆态床反应器可以用来进行浆态床反应,例如可以用来进行费-托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实现高效的内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396206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9719.1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浆态床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1)以及下部进气组件、反应区筒体(6)、沉降管(5)和上部出口(14),所述上部出口(14)用于导出该腔室中的气体物质,所述下部进气组件是文丘里装置,所述下部进气组件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反应区筒体的下部,并且所述沉降管(5)的下部流体连通至所述下部进气组件的侧面,所述反应器壳体内允许浆液依次经过所述反应区筒体(6)、沉降管(5)、下部进气组件、反应区筒体(6)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在描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进气组件促进了所述反应器内的混合及传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8334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510054225.X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道达尔炼油化工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SAPO‑34分子筛膜渗透汽化与汽相渗透分离气液/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包括步骤:1)合成SAPO‑34分子筛晶种;2)将SAPO‑34分子筛晶种涂布到多孔载体的内表面;3)合成SAPO‑34分子筛膜;4)进行离子交换及焙烧;5)采用渗透汽化分离工艺或汽相渗透分离工艺,利用步骤4)制备的离子交换SAPO‑34分子筛膜对气液混合物或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本发明的膜法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具有能耗低、不受恒沸物限制且具有甲醇通量大、分离系数高等优点,具有极大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86783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510390361.6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全硅DD3R分子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硅源、金刚烷胺、水和助模板剂混合、搅拌老化;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0.01~5%的全硅DD3R晶种;再在120~220℃下加热3~72小时即获得全硅DD3R分子筛。本发明所述方法在高温条件下水热合成全硅DD3R分子筛,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合成时间短,所得全硅DD3R分子筛颗粒均匀,可实现快速制备全硅DD3R分子筛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709876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310683298.6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Y02P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零碳或负碳排放系统制备合成气的工艺方法,包括步骤:1)第一原料气脱硫后,配入水蒸汽,升压并升温,进行反应,得第一转化气并输出;输出的第一转化气与纯氧混合,进入二段炉再进行反应,得第二转化气并从二段炉输出;2)第二原料气脱硫后,升压并升温,将其与纯氧以及二氧化碳混合,发生重整反应,得第三转化气并从重整反应器输出;3)第二转化气回收热量后,将其与第三转化气混合,形成粗合成气,该粗合成气通过或不通过脱碳装置后,作为后续的合成气。本发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碳效率,实现能源化学品的碳资源循环利用,并使合成气的氢碳比达到下游工艺要求的理想比例和实现整体系统的零碳或负碳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