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2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34085.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金石钻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钻头新型模具及制造方法,属于地质勘探用钻进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凸台(23)和样模本体(24)与变径槽(13)下部槽壁之间的空间为覆膜砂预留空间(3),在覆膜砂预留空间(3)内放置覆膜砂(4);石墨墨芯(6)由相连接的上体(61)和下体(62)组成,上体(61)和下体(62)分别设置在变径槽(13)和中心孔(12)内,上体(61)外包裹石墨纸(5),包覆在上体(61)下端的石墨纸(5)与覆膜砂(4)相接触。本发明采用覆膜砂和钢外模组装使用,代替传统的石墨模具,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降低加工石墨产品对大气的粉尘污染;同时将石墨墨芯外表面粘接石墨纸,可达到石墨墨芯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62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17067.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的CoWO4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CoWO4电极材料经过Mo的有效掺杂,钼原子部分取代钨,将破坏钴中心的配位对称性,增强钴活性中心的极性,有效提高CoWO4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将其用于SC电极时,有效的提升了CoWO4的电化学性能,例如,放电容量提升1.6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57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94312.3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层间距的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使用MoO3,TAA分别作为钼源和硫源,OA(油酸)作为封端剂及稳定剂,H2O/EtOH(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控制MoS2纳米颗粒的定向生长,在反应过程中,尿素作为弱还原剂分解出的CO2、NH3、H2O气体分子,油酸作为封端剂覆盖在二硫化钼原子层表面,导致上述气体分子嵌入MoS2层间,同时促使OA小分子插入层间,使MoS2(002)层间距显著扩大,解决了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间距过小的问题。其次,油酸可以吸附并钝化二硫化钼晶体表面,使纳米片以定向附着的方式生长,解决了二维纳米片易团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83549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1081431.4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包覆硫掺杂钴基碳纳米笼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前驱体钴基ZIF‑67的制备、硫掺杂钴基碳纳米笼的制备、聚吡咯包覆硫掺杂钴基碳纳米笼(PS‑CNCs)的制备。通过构筑碳纳米笼形成内部中空结构,可容纳更多的活性物质硫,并且限制硫的体积膨胀,有效缓解电池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增加使用寿命;硫钴共掺杂有效提高PS‑CNCs与极性多硫化物在反应中的相互作用,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提升电池循环性能;利用聚吡咯包覆碳纳米笼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减小阻抗,抑制极化,提高电池稳定性。本发明的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适合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62226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1574342.6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41 , B29C64/209 , B29C64/245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状纤维增强特种工程塑料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属于增材制造领域。龙门式三轴滑台组件安装在铝型材框架上,打印喷头组件安装在龙门式三轴滑台组件的Z向滑块上,打印基板组件固定在铝型材框架上,手动位移台组件固定连接在铝型材框架的底部,维料台组件与手动位移台组件的悬臂梁连接、且位于打印喷头组件和打印基板组件之间。本发明优点是以纤维网络与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作为原材料,借助打印装置完成构件成型,实现力学测试试件的增材制造,打印方便、可靠、快速,缩短研究周期,对于研发新的增材制造材料有很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5256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710070526.0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林赐云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方法。本发明根据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检测器、交通流参数感应器等多源交数据检测器获得的实时交通数据,对在受不良因素影响路段上运行的车辆或是即将驶入受影响路段的车辆进行安全预警并提供合理的安全行驶车速或车距,同时根据检测到的交通流量、密度判断是否存在拥堵,在多约束条件下协调各个路段之间的密度以及出入口匝道的流量,保证各路段密度均匀,有效地提升道路交通运行安全性,可显著提升道路交通指挥和管理协调程度,最大限度为道路交通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预警管理决策和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78710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0977914.1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2C1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河狸门齿结构的耐腐蚀树枝粉碎刀具,由仿生刀片和定位螺栓组成,其中,所述仿生刀片是由仿生切削刃和刀柄组成,在刀柄4上开有U形定位孔5,所述定位螺栓2垂直于刀柄4安装在U形定位孔5内,从而实现仿生刀片1与粉碎机的机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仿生刀片1的仿生切削刃3的上切削表面的轮廓曲线为仿河狸门齿结构曲线,曲线方程为:f(x)=a1x2+a0x;其中:a1的取值范围为‑0.012~‑0.008,a0的取值范围为0.55~0.70,x的取值范围为0mm~30mm;在所述仿生切削刃的上表面覆有MoS2微球结构,所述MoS2微球表面沿径向分布着纳米柱。本发明所述刀具仿河狸门齿结构,在树枝粉碎过程中,减少树枝粉碎刀具的工作阻力、提高粉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871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77914.1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2C1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18/18 , B02C2201/0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河狸门齿结构的耐腐蚀树枝粉碎刀具,由仿生刀片和定位螺栓组成,其中,所述仿生刀片是由仿生切削刃和刀柄组成,在刀柄4上开有U形定位孔5,所述定位螺栓2垂直于刀柄4安装在U形定位孔5内,从而实现仿生刀片1与粉碎机的机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仿生刀片1的仿生切削刃3的上切削表面的轮廓曲线为仿河狸门齿结构曲线,曲线方程为:f(x)=a1x2+a0x;其中:a1的取值范围为‑0.012~‑0.008,a0的取值范围为0.55~0.70,x的取值范围为0mm~30mm;在所述仿生切削刃的上表面覆有MoS2微球结构,所述MoS2微球表面沿径向分布着纳米柱。本发明所述刀具仿河狸门齿结构,在树枝粉碎过程中,减少树枝粉碎刀具的工作阻力、提高粉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31970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166823.6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首先构建时空数据统一感知数据格式;识别原始数据延时并进行时间点修正;接下来进行完整性程度评判,识别出同时间段上空间缺失数据并标记,包括检测器未检测到的数据以及不完整的数据;之后对数据记录根据交通特性进行准确性评判,识别出错误数据并标记;然后评判数据参数是否符合一致性;再利用时空相关性的对数据质量标志位为0的进行多维数据修复;最后更新数据库;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多源信息资源,从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实时性四个方面确保交通数据的质量,并结合高速公路实际利用时空相关性对多维数据修复,为后续交通信息融合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68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52109.3
申请日:2017-0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5 , G06Q5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急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事故发生地的初始时刻物资需求量Q0,根据所述初始时刻物资需求量Q0确定事故最早结束时间T,然后获取n个应急救援点的救援信息,根据n个所述应急救援点的所述救援信息和所述事故最早结束时间T确定n个所述应急救援点的能力费用比,最后根据n个所述应急救援点的能力费用比确定n个所述应急救援点提供的物资供给量。本发明综合考虑事故结束时间最早、应急救援费用最少2个因素确定一种应急资源调度方法,克服了传统应急资源调度方法不能实现应急资源最优调度的问题。
-
-
-
-
-
-
-
-
-